小学学困生帮扶计划 学困生转化措施( 三 )


这样,教育就可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尊重每个学生都希望别人赞许只有傻子才喜欢被被人挤兑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要想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首先要尊重学生 。新课程核心理念“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 。每个人都有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 。“问题生”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是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 。
被平等对待和受到尊重,是他们内心强烈的愿望 。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他们而言是极大的精神激励 。尊重“问题生”的实质是把“问题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 。从尊重“问题生”出发,建立独特的师生关系 。教师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从威严中解放出来 。尊重学生,真情互动,才能使教育在学生的心底开花、发芽,结出硕果 。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他们成长的伙伴,成为他们心理依赖的对象,成为他们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他们困惑的艰难进步历程中的扶持、帮助者 。信任只有信任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 。大部分“问题生”自尊心很强,敏感而封闭,自私而霸道,控制欲极强,“唯我”思想严重,人际关系差,情绪不稳定 。
喜欢称大玩酷,心理脆弱 。他们最需要的其实不仅仅尊重,更需要别人的信任 。老师的信任能是治疗他们扭曲心理的一剂良药 。能与他们相知、相融和相通,对他们而言或许就是干涸心灵的一场雨露 。教师要善于保护“问题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信任“问题生”,才能得到他们更多的信任,才能一步步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才能真正的打开他们的心结,融化心灵的坚冰 。
沟通责任、尊重、信任,是沟通的前提 。沟通有多个层面,一是和学生本人沟通,二是和家庭沟通,三是和学生交往圈沟通 。只有老师以强烈的责任为基础,尊重、信任“问题生”,给他们以亲近感、信任感、期待感,他们才会对老师产生依赖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 。“问题生”产生根源不同,问题不同,性格各异 。应区别对待,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根据需和不同的人沟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
有些适宜于谈话交心,有些适宜于书信交流,有些需用纸条交流,还有些可以用QQ聊天交流,有些可能需在同娱同乐,共同劳动中交流;有些需要多次家访建立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的教育模式;优秀需要和“问题生”的交往圈同学或其他人进行沟通,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轨迹......等等 。选准沟通的切入口,从他们最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营造宽松氛围,解除心理顾虑,打开他们的心扉 。
多听孩子们的心声,走进心灵世界的深处 。多了解一些他们最爱与最讨厌的事,与他们平等相处,像朋友一样进行沟通,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相信,即使是一块坚硬的石头也能被捂热和融化 。激励激励能给予他们动力和愉快 。所有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问题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更为强烈 。教师要善于把握他们的心理,完全掌握他们的细微变化和感情轨迹,触动触动他们心灵,适时地给予他们鼓励,期待,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和期望,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的认可,并产生强烈进步愿望的心理暗示 。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所以,用真情、真爱去关心学生,适时、适度、适当的给他们鼓励、帮助,并让他们能真切的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真切感受到自己的变化和进步,从而树立自信,增强自主意识,朝好的方面发展 。责任是天职,是使命 。亲近、尊重、信任是做好“问题生”工作的核心,沟通、激励是基本途径 。真情教育“十二字”是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是密不可分的教育心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