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优势基金净值,亚太优势基金净值( 九 )


光大控股的自有资金遵循四项资金使用职能:
一是通过自有资金协助尚处于成长期的投资团队,孵化高质量的私募股权类产品;
二是通过先期投入、共投或跟投基金管理业务覆盖行业内有竞争优势的项目,使之与基金管理业务实现良性互动;
三是通过合理的股权投资,巩固和提升光大控股的持续经营能力,并提高整体收益水平;
四是通过司库或理财形式提升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优化现金流 。光大控股的自有资金,投资领域包括飞机租赁、养老服务及资产管理技术服务等 。
近年以来,在PE领域一日千里的光大控股持续加码VC项目,将投资业务向产业周期前段延伸 。目前,光大控股相继布局了新经济多个行业的细分领域,完成了30余个项目,累计投资规模近200亿元,新经济已经成为光大控股千亿投资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与此同时,借助自身位居香港的优势,光大控股将其基金管理业务再度向母基金FoF、跨境资产管理等领域延伸 。2013年,光大控股入股首誉光控资产管理公司,发展内地资产管理业务 。
至此,从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及上市前投资,到上市后再融资、二级市场交易、私有化及企业整合,光大控股的业务领域涵盖企业成长全周期 。这艘掌管千亿资产的航母,在业内也因此被称为“中国黑石” 。
截至目前,光大控股已成为光大集团在海外最大的跨境资产管理及投资平台,其旗下主要的资产包括自有资金业务和基金管理业务,以及光大证券(601788)21.3% 、光大银行(601818)3% 及部分保险公司股权,形成了资产管理业务、银行及证券等被动权益组成的“一体三翼”金融控股平台(图1) 。
图1:光大控股的业务架构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光大控股管理资产超过2800亿港元 。其中,光大控股旗下基金募集资金总额为1389亿港元,投后管理项目134 个,主动管理类基金55 个,专业投资人才超过200位,旗下的首誉光控管理资产746 亿元人民币 。
02
基金管理业:势如破竹,跻身第一梯队
光大控股的华丽转身,始于其基金管理业务的突飞猛进 。Wind数据显示,2016-2017年,来自一级市场的基金管理业务收入,占光大控股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5.42%、40.25%;来自二级市场的基金管理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15.75%、31.89%;来自FoF的基金管理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0.25%、0.7% 。合并计算,同期基金管理投资板块,占光大控股的收入比例分别为61.42%、72.84% 。这意味着,基金管理投资成为连年占光大控股50%以上营业收入的业务板块,地位举足轻重 。
2004年,光大控股中国特别机会基金I期正式成立,打响了进入基金管理行业的“第一枪” 。但当期基金的募集规模并不大,仅为5000万美元 。2007年,光大控股成立北京中关村产业投资基金,募资规模达到1.6亿元,这是其成立的首只创业投资基金 。2009年,光大安石房地产基金成立,光大控股将业务延伸至产业投资基金 。此后,光大控股大致按照每年成立3只基金的节奏匀速前行 。截至2018年6月30日,光大控股旗下的主动管理类基金达到55 只 。
募资数据显示,光大控股从2004年不足10亿元的募资规模起步,到2010年即已突破了100亿港元,短短6年突破了8倍增长(图2) 。此后,光大控股募资总额于2014年突破503亿港元,不足5年时间实现了5倍增长 。截至2018年6月30日,光大控股旗下管理基金规模达到1389 亿港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1%,堪称惊艳 。
图2:光大控股旗下基金募资规模变化情况(单位:10亿港元)
通常,管理资产规模、上市项目数量、回报数据被认为评估一家VC/PE行业地位的三个关键指标 。事实上,截至2018年6月30日,光大控股的基金管理规模已达1389亿港元 。同期,中信资本、鼎晖创投、弘毅投资、黑石亚洲地产基金、凯雷亚洲基金的基金管理规模分别为1360亿元、1200亿元、720亿元、460亿元、370亿元 。光大控股的基金管理规模在该阵营中仅次于中信资本,位列第一梯队 。2017年,光大控股在中国私募评级中位列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5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