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将新战役怎么打,《龙将》第十三章

“毛遂自荐”,我来说说这场战役吧 。战役结束后,投入战场的20万人,剩下不到一万,死亡率达95% 。在这场战役中,澳大利亚有2大优势:首先是有美国的撑腰 。这样的部队怎么重建呢?蒋军琢磨出来的办法是“以老带新”,即从胡琏的整编第11师中抽出一个整编旅(整18旅),以此为基干再补充一些新兵,重新打起整编第3师的番号;然后再从邱清泉整编第5师中抽出整编第96旅,补充之后如法炮制再恢复整编第70师的番号,于是两个整编师就扩编成为了四个,完成了部队的重建 。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怎么打出来的?

龙将新战役怎么打,《龙将》第十三章


分析众多以少胜多战例,总结归纳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将者果断发出正确指令(指挥得当);兵者训练有素、服从军令、因某种信仰或原因产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战斗意志;武器不能太落后;足够的战争必须物资;有时自然因素也会产生巨大作用 。上述某一点占有绝对优势,就有可能达到以少胜多,若几点都具备,且能充分合理结合运用,就可称为无敌之师 。
一.指挥得当 。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将者必须及时掌握准确情报,果断发出正确指令 。如淝水之战,谢玄指挥8万东晋精兵与苻坚率领的80余万前秦大军对峙于淝水两岸时,谢玄假意请求苻坚后退待东晋军队渡河后进行决战 。苻坚决定待东晋军队渡河过半时发起突然进攻,于是下令后退,东晋军队同时渡河 。80余万大军后退场面可想而知,尤其是后方军队根本不知为啥后退,这时潜伏在前秦大军中的东晋细作乘机大喊“我们打败了,快逃啊!”,不明真相的前秦大军顿时溃逃,踩踏致死不计其数,东晋军队尾随追杀,前秦大败 。
又如,毛主席前三次反围剿时采用官兵都能理解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等灵活有效的战术,连续三次取得以少胜多的战绩 。二.兵者训练有素、服从军令、因某种信仰或原因产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战斗意志 。古代许多著名将领都非常注重这一点,有与士兵同甘共苦的,有为士兵吸脓血的等等,都是希望拥有这样的军队 。
我们以抗美援朝为例,先看空军,新中国的空军相对美军真是太弱小了,有的飞行员仅仅训练20多小时就上空作战,结果战绩惊人,靠的就是大无畏的战斗意志,其中王海一人就击落9架敌机,包括一名美国王牌飞行员 。又如,在金城战役的白岩山棱坎战斗中,有个叫郑朝元的战士一个人就阻击歼敌122人 。再如,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无不彰显人民军队强大无畏的战斗意志 。
三.武器不能相对太落后 。二战日本投降的直接因素,就是面对超级强大的核武器,彻底丧失战斗意志 。四.足够的战争消耗物资 。官渡之战也是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面对优势兵力之敌,曹超派出精锐骑兵烧毁袁绍大军粮草,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想而知,粮草没了袁绍必败无疑 。抗美援朝虽不是以少胜多,但炸不断打不烂的交通线为前线源源不断运送的物资,却是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
五.自然条件往往在战争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抗日战争中日本没有迅速攻占中国,除了中国的抗战外,另一个因素就是战线推到山区后,日本的机械化部队几乎丧失作用 。德国两次入侵俄国,最终都败给严寒 。以少胜多的战役就是火烧赤壁,不善水战的曹军把船连接起来,本是应对良策,结果不该有的东风却吹起来,良策瞬间变成蠢策,最终因火烧连营而大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