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麦克斯韦,麦克斯韦电磁场( 六 )


爱因斯坦还说,但是还有一些人寻求世界的体系,来构成他们感情生活的支点,他希望能够寻找科学的规律来达到自己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他们每天的努力并非是来自于深思熟虑的计划,而是直接来自于激情 。从这一角度上讲,科学精神里最重要的,也是科学能取得这么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由兴趣和好奇心驱动的无功利的行为 。
科学里非常重要的就是质疑精神,一方面我们要充分相信前人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发现了一些定律和规律 。但对前人工作的深入了解之后,我们对他们的理论还是要保持审慎的批判精神 。也就是说科学里是没有什么权威的,一旦科学成为一种信仰,最后就很可能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宗教 。历史告诉我们,牛顿力学告诉我们宗教里很多事情不是真实的,后来爱因斯坦又推翻了牛顿的绝对时空的观念 。随后量子力学又进一步地颠覆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决定论观点 。从这种角度上来讲,科学是演进的,没有永远不变的权威,所以科学非常需要质疑,需要审慎的批判精神 。
科学另一个要点在于,任何属于不可证伪的理论和观点都不属于科学的范畴 。如何判定某项研究是否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或者科学研究的范畴,关键在于实验上是否可以实证 。如果实验上不可以实证的话,它跟科学本身是没有关系的 。对我们物理学家来说,我们尽管可以天马行空,但最后东西都是要落到实证上,这是量子力,告诉我们的 。
爱因斯坦在他的思想观念中也体现了这一点 。爱因斯坦本来就是一个实证主义者,任何研究都要经过实证才有意义,这在他建立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然而,由于他在建立广义相对论的过程中,抽象思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至于他特别希望量子力学也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就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并不一定依赖于实验 。然而最后,大家还是明白,真正的物理学始终离不开他年轻时候最革命的想法:如果一个东西是不可以证伪的话,那研究它是没有意义的 。
回到“科学精神在中国”的话题 。“钱学森之问”非常有名,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先生的时候,他问了一个问题,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学术成就能够和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民国时期还是有大师,这个问题就给出了部分答案 。我在思考,为什么从解放之后到目前为止,我们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里可能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因为历史上的原因,我们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与国际先进的水平没有及时充分的交流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注重发展经济 。这固然是有益于社会发展的,然而也产生了功利的文化氛围,科学常常被当作职业与谋生的手段 。比如说在我刚回来做量子信息的时候,很多人都说这个东西是伪科学、不靠谱 。但后来这个领域慢慢发展起来之后,基金委每年收到的项目在呈指数的增长,本来并不具备必要基础的人,全部都来做这个 。为什么?可能因为申请基金比较方便,能够谋生 。从这一角度而言,科学成为功利的职业被用来谋生,我们就很难在创新上往前走一步 。
其次,在功利性的文化之后,科学家很难沉浸地做事情 。在中国别人经常会问你最近有没有什么重要的成果,对你具体做的是什么不太感兴趣,却总是希望你能够发布新闻,或者发布重要成果 。我好几次在欧洲的时候,遇到哪怕是山村里面的老太太也对科学本身很感兴趣 。我有一次去因斯布鲁克度假,在大峡谷遇到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她见我这个外国人很高兴 。跟我聊起来之后,她说她还读过我们的文章,只是没有读懂 。所以她只是对科学感兴趣,觉得你的文章很有趣,并不在意你有什么成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