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设银行招聘,成都建设银行( 三 )


随着金融改革有不断深化,国有银行之间的传统分工逐渐被打破 。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对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的监管,维护金融体系安全、有效地运行 。
当时几乎是一致的意见,是“金融改革先行” 。同时还提出了现在看来仍毫不过时的目标:“利率市场化、银行商业化” 。
1993年底开始的金融改革,堪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新的里程碑,商业银行的营销竞争自此揭开序幕 。据央行吴晓灵副行长说,那以后,红头文件里对四大国有银行的称谓,才开始改为“商业银行” 。
1994年,政府就对国有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进行了分离,原国家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被划分出去,由几家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负责经营 。国有专业银行专营商业性业务,成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各行业务的交叉进一步扩大,传统分工更加淡化 。
当专业银行的帽子摘除后,各家银行的市场定位逐渐趋同化,所谓“工行下乡、农行进城、中行上岸、建行破墙”,就是对这一现象的形象描述 。但是,这种产品高度同质化趋势,使银行在争夺优质客户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遭遇白热化甚至是恶性的竞争 。
更重要的是,是国有银行必须迅速改变昔日办事效率低下,人员臃肿的行政机构形象 。
正如原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尚福林所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银行的工作目标是‘守计划、把口子’,长期以来形成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体现的是以计划指标为核心的行政管理原则,现代商业银行所必须的经营管理制度和业务规范仍然比较粗糙,因而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中要围绕经营、再造管理制度、业务制度和业务流程 。”这要求国有银行加快商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步伐 。
从我国《商业银行法》正式实施的1995年7月1日算起,原四大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已是8年多了 。但8年抗战,并未让人们看到真正的商业银行在神州大地上跃起,更别说哪家国有银行打出明显的市场定位旗号 。银行家们似乎更习惯“走一步看一步”的日子 。
四大国有银行离现代商业银行还有较大距离,大致在三个方面上得到证实:
一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这一商业银行最本质的特征,尚未在国有银行的经营中得到无保留地执行 。银行信贷仍不时要承担国家政策的配套执行任务,个别信贷甚至出现“财政化”和“社会保障化”的现象 。
二是作为商业银行的基本准则的“四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三性”(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在实践中常常遭到外力干扰 。尤其是“自主经营”这一条,经常受到包括国家政策、地方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无形干预,银行对此无法抗拒 。
三是国有银行的一些重要指标未根本改善,有时甚至出现恶化的情况 。像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总额,近年来仍呈大幅上升趋势 。1999年,将1700亿美元的不良贷款剥离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后,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瘦身”至25% 。但到2002年底,四大银行不良贷款的官方数字是25%(大约3740亿美元),而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在最近的报告中称,实际比例可能高达50%(大约7490亿美元) 。这是一个让人沮丧和震惊的数字,意味着四大资产公司4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
无论是以《商业银行法》来衡量,还是和国际先进银行来对比,四大国有银行都离商业银行差一大截,或许,用“有限商业化”来形容目前国有银行的处境,更为准确 。但是,仅仅靠“有限的商业化”所激发出来的活力,并不能让国有银行在新的竞争形势面前支撑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