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被什么兵种克制,兵种克制有多重要( 二 )


从孙子到汉尼拔,从亚历山大到岳飞,都是如此 。结阵,是步兵军团发挥集体战力的唯一选择,也是对付骑兵冲击力的不二法门 。军阵要足够大足够厚,才能够吸收与化解骑兵的冲击,也才能够不至于被骑兵击穿 。前文提到的华莱士,只靠薄薄的一层尖刺木杆就扛住了英格兰重甲骑兵的冲锋,这是因为英军投入冲锋的重甲骑兵太少,冲击力不够连续持久 。
斯特林桥战役中,英军只有150名重甲骑兵参战 。“长腿”爱德华一世最多的时候也不过只有一千多名具甲骑兵 。养不起!一支精锐的重甲骑兵队在中世纪时代是战略武器,相当于现在的核潜艇,国小民蹙,根本养不起 。换到同时期的中国战场,华莱士早就被碾压成了粉!金兵的“铁浮屠”郾城之战中出动一万五千骑,这还不算同是具甲骑兵、只在侧翼掩护的“拐子马”;成吉思汗的中军“怯薛军”规模更是达到五万人之多!当然,如果阵型能结合自然环境,足够的坚固,也未必非要摆大阵不可 。
比如刘裕的“却月阵”!上面是网上很流行的却月阵示意图,画的不很准确:战车是相互连接并锁死的,盾牌之间是环环相扣密合的 。这些都是铁家伙,说是铜墙铁壁一点也不过 。这可是刘裕在与北方骑兵作战多年之后,总结经验,专门打造出来的克敌利器 。说白了就是一座小型的钢铁堡垒 。丁旿率700死士,朱超石率2000重甲步兵,总共2700名晋军,在黄河北岸列阵,大战三万北魏骑兵(部分为具装骑兵),晋军的武器主要是重弓与长槊 。
双方大战经日,以北魏骑兵惨败而告终!谈到步骑结阵会战,不说一下郾城之战,对不起岳爷爷!郾城之战,是在平原地区骑兵步兵双方摆开阵势厮杀的典范战例,是标准的以煌煌之师对堂堂之阵,交战双方硬碰硬,都没有偷奸耍滑 。个人认为,重甲骑兵的巅峰时刻就是金兵的铁浮屠,再往后,很少有将领愿意让自己的骑兵背这么重的铁甲了 。
铁浮屠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显著 。重,不灵活,损失了骑兵的机动性 。也正是因为重,防护力强,像坦克一样,一旦发动起来,冲击力惊人 。很少有步兵军团愿意并且能够硬扛“铁浮屠”的正面冲击 。除了岳家军!汉民族被逼入墙角摁到绝境激发出来的爆发力在岳家军身上惊人地体现出来 。岳爷爷面对铁浮屠,摆出的就是万人大阵 。下砍马腿上刺眼,这一仗打出了那句名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03,斫营骑兵部队劳动力有限,夜间休息的时候难以修建坚固的营寨,易于攻入;夜间昏暗,骑兵难以发挥冲击的威力,再加上夜间战马都解除了装备,这些都是“斫营”的便利条件 。
370年,东晋寿春守将袁真投降了前秦,前秦苻坚派骑兵两万前往增援 。恒温的军队就采取斫营的战术,夜间发动袭击,大败前秦骑兵,并乘势收复了寿春,保住了东晋的淮河防线 。斫营看似凶险,实际上是攻击无防备的敌人,比战场上正面厮杀危险系数低很多,只要能在天亮之前逃回安全地点即可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也曾成功斫营,带领五十人夜袭金兵大营,将叛徒张安国擒拿,押回南宋受斩 。
斫营是步兵对骑兵的有效作战方法,大部分的时候未必能击溃敌军,但至少,疲敌的效果是很显著的,在实际作战中经常被使用 。04,倚矛、拒马坑、壕沟……所谓倚矛,就是将长矛迎着敌人的骑兵斜插在地上,用于阻止敌方奔驰的骑兵 。因为特别易于操作,所以在实战中被广泛使用 。西晋末年,巴氐人李特叛乱,在成都城下与守城的晋军作战,晋军就采用倚矛的方式成功地阻滞了叛军骑兵的进攻,李特的侄子李荡就是“触倚矛而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