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原创组作品,头图 视觉中国
作者丨吴倩男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围观了58同城CEO姚劲波的微博 。
他最近的一次更新是10月9日,发了一条58同城二手车业务的推广文 。这条微博下面有64个回复,一半是举报在58同城上被骗的,一半是喊话不要再打推销电话的,还有零散几条卖域名的、求投资的、求职的 。
“虚假信息”已经成为58同城的一个标签 。
以“58同城”和“骗子”为关键词,在百度上得到的搜索结果是506万个 。
澎湃新闻做过一个更细致的检索 。他们在中国裁判文书上搜索,搜到60起通过58同城、赶集网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诈骗案例,超过5500名被害人受骗 。诈骗金额最高的一份判例中,受害者2000余人,被骗中介费共计6270万元 。
于是有自媒体直指58同城是“互联网毒瘤之一”,称“这个‘假’名在外的网站却依旧屹立不倒,几乎从未受到过全民舆论和社会指责,这才是‘神奇’之处 。”
这篇文章无意去辨别58同城上的真真假假,而是想探究,为什么成立13年,58一直没能摆脱虚假信息的质疑?从黄页发展起来的“分类信息网站”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是否还能走通?在完成合并赶集实现一家独大后,58同城是否正在面临更大的危机?
一、原罪
开始有媒体关注到58的虚假信息问题是在2011年 。这一年,包括新京报、广州日报等媒体报道了多起相似的案例:
求职者在58上寻找职位信息,面试通过后被以文本费、押金、培训费等各种名目缴纳费用 。或者,求租着在58上寻找房源,见面后房东变黑中介,扣掉押金 。
七八年过去,这套行骗手段并没有改变,在微博上、知乎问答上,类似的被骗经历仍旧有大量网友在讲述 。
这显然与姚劲波的初衷背道而驰 。
58同城的诞生源自姚劲波一次租房被骗经历 。他多次向媒体讲述这段2000年初来北京的租房经历:“北太平庄边上一个房屋中介,我给他交了1200块中介费,他带我看了一次房子后就再也不找我了 。我让他退钱,结果这个中介说好的,你把收据给我,他居然拿到收据就当着我面撕了 。然后说你等一下,他就上楼去了,然后就没有任何人理我了,我也没有任何证据,因为那张纸已经被他撕掉了 。”
推荐阅读
- 新乡招聘,新乡伯乐人才网是一家专业化的人才招聘网站
- 横盘房价为什么那么贵,未来的10年房地产走势
- 蛐蛐怎么斗得厉害,斗蛐蛐的乐趣在哪儿
- 运动听音乐的耳机哪个拍子号,哪个牌子的蓝牙耳机好
- 为什么房价会涨得很高呢,为什么房地产涨价这么厉害啊
- 腾讯与乐视哪个好些,腾讯和乐视的合作
- 手机音乐应用哪个好用,用iPhone听音乐
- 厦门乐购招聘,乐购的招聘地点
- 莽荒纪手游世界境人物怎么得到,乐都莽荒纪2.0永无止境
- 佳的美与乐泡哪个好,买什么紫砂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