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三国怎么贸易,《兵法三国》贸易风云揭幕( 二 )


”曹操向左慈说喜吃“蜀中生姜”,于是左慈即刻就拿到了蜀姜,左慈“即得姜还”可能是滥竽充数骗曹操的 。但是此时魏境内有商贩售蜀姜,则完全有可能 。而这样的小商品很大可能上就是走私而来的 。三、文化贸易:精神的隐形贸易魏晋时期,虽处战乱分裂之际,但是在文化上却异常兴盛 。魏晋风流,建安七子 。南朝宋檀道鸾曾提出:“自司马相如、王褒、扬雄诸贤……及至建安,而诗章大盛 。
”此时,曹魏的建安文学才是当时中国文坛的正统,处于西南一隅的蜀国士人也必然推崇 。这种文化上优势也让魏国打文化贸易战成为可能 。相比之下蜀国文化才具比较缺乏,对于文化的重视也远不如曹操父子 。所以文化的逆差也由此形成,建安文学从魏传至蜀,精神上隐形的贸易也成为两个敌对政权的贸易方式 。直到“吴、蜀已平”,这种现象仍然不绝 。
比如左思的《三都赋》,一时间可谓洛阳纸贵 。总结综上所述,三国时期,魏、蜀作为两个敌对政权,虽然处处提防、战争不断,但是贸易的往来仍然无法断绝,也不可能断绝 。无论是官方之间之间的特产贸易、民间的走私贸易,甚至是隐形的文化贸易,都可以说明两国之间的交流是频繁的,贸易的方式有变化,但贸易的需求永远不会变,因为贸易的背后不过就是利益二字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