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雨伞创始人赵书平哪里人,又一百亿级共享经济市场崛起

让我告诉你,共享雨伞和自行车共享不同,需求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想想吧 。下雨的时候,很多人会自带雨伞 。如果下大雨,大家都去避雨 。首先,从应用场景来看只能在雨天使用,无形中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频率 。最重要的是雨伞单价10-20元,显然不适合合租 。所以,综合判断 。
共享雨伞,可行吗?
要讨论一个商业模式是否可行,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是否盈利 。我们先来看看共享雨伞的收支状态,成本高价格低,盈利模式不清晰对投资人而言,风口上的企业,烧钱是不可避免的,但得有靠谱的盈利模式 。说道盈利,我们先来分析分析共享雨伞的成本、收费标准和使用频次,此前,没有固定伞桩、搭配了智能锁和GPS定位的共享e伞,其创始人曾公开表示:一把伞的造价开发和运营成本高达90元 。
【共享雨伞创始人赵书平哪里人,又一百亿级共享经济市场崛起】这样算下来,同样配置还有伞桩的春笋雨伞、魔力伞和JJ雨伞等,成为只会更高,不仅是雨伞的成本,还有线下运营成本、产品损毁率等都要考虑 。以共享e伞为例,如今团队已有近四百人,其中有约三百人属于线下运维人员,以每人每天的人力成本为100元,一个月下来也近100万了!共享雨伞又是如何盈利呢?和其他共享经济一样,共享雨伞的主要盈利渠道主要来自于押金和收费,
不过,和单车不一样的是,雨伞只有在下雨且自己没带伞的情况下应急使用,所以很多用户会选择押金随用随存 。想要靠累积巨额押金来盈利,对共享雨伞而言,似乎不太现实,至于共享雨伞的收费标准,我们先来看看:共享e伞——押金19元,租金0.5元/小时;春笋雨伞——押金59元,24小时内免费,之后1元/天;魔力伞——押金20元,15天内免费,可免费续借3天,此后按0.5元/天计费;JJ雨伞——押金30元,12小时内免费,此后1元/12小时计费;还有此前提到的OTO共享雨伞,免押金、免租金 。
继共享单车后,又一百亿级共享经济市场崛起,共享雨伞有戏吗?
共享经济的发展,在国内走到现在看来,就是一个看上去很美丽的“大饼”,吸引眼球,圈了投资者的钱,薅了消费者的羊毛!共享经济的设想和初衷是正确的,也是一本好经,被一些心怀叵测的人念歪了,最早试水共享经济之一的共享单车ofo小黄车,至今还有近1000万用户的押金还没有退还,仅这些押金就高达上亿资金,目前还面临着全国各地170余诉讼官司缠身 。
小黄车的5位创始人,被国家列为失信人员,但不影响这些人继续高消费和其他生意投资,摩拜单车被美团收购以后,至今还没有找到盈利的模式,还是不断的依靠烧钱在维持市场运行 。共享汽车、共享电瓶车、共享充电宝,都是在打造一个所谓“共享经济”下看似很美好的商业模式,至今没有看到一家真正实现盈利的企业,2018年下半年以来,打着“共享经济”大旗的商业模式,已经越来越难吸引到风险投资的加入 。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有一句互联网上很流行的话:“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是当风停了以后,猪还是要摔死的 。当潮水退去的时候,你就会看到谁是没有穿泳裤的那一个人,“共享雨伞”的发展前景,我个人不看好,没有好的可以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风险投资也不会盲目进入 。共享雨伞的使用,既不是高频,也不是刚需,还要看天吃饭,并且归还起来不方便,
雨伞是个日常用品,再高端上档次的雨伞,使用者也很难接受超过50元以上的押金,无法实现押金的资金沉淀 。更何况低端甚至一次性的雨伞更没有市场和实际使用效果,共享雨伞的广告传播价值也非常低,无法实现有效的广告效应 。有人说用押金抵销售,直接把雨伞卖给顾客而不用归还,我认为这是“杀鸡取卵”的做法,还有可能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