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文字人字怎么写,我熟悉的人当中有

类似方法构字的有:尸,像人屈身侧卧之形;身,像人妊娠之形;尾,像人有尾形;壬,挺字初文,像人立于土上;老,像人长发倚仗之形,等等 。“人”字该怎么写?这样的哲学问题,我很少思索 。“人”字最初为何“造”成这个样子?如果用“杠精”的话回答——那只能去问当年造这个字的人了——别人谁说的都可能不准;若以汉文字学的说法回答,就是现在的汉字,是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同源发展而来的,当时占大部分的文字是象形字,“人”就是其中之一 。
中国那么多字,为什么“人”字这么简单?
人,一撇一捺就是个人 。做事情要经过反复的思考然后在去做 。在生活中的确有许多的事情让我们感到十分为难 。正像那句古话说的好自古忠孝两难全 。更别说是自己和别人比那个重要 。做人其实并不难啊,为自己想的多一点同时也为别人想的多一点 。一人独木难支,三人便是众 。做人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你是你命运唯一的操纵者,别人无法左右你的一切 。
因为你是一个人,一个有着自己独立思想的人 。做每一件事情其实就像打蓝球一样 。你有能力你可以自己得分突破,这样的人没有几个人会去喜欢他,因为他自私 。但是你又能得分又能为队友创造机会让他们也能去展示自己 。那你不就是两全其美吗 。做人和这是一样的道理,永远不要把球放在自己手里 。楼主你要把眼光放的更远才能慢慢的看到做人的意义 。
汉字中的“人”,为何是一撇一捺?有何含义?
“人”字最初为何“造”成这个样子?如果用“杠精”的话回答——那只能去问当年造这个字的人了——别人谁说的都可能不准;若以汉文字学的说法回答,就是现在的汉字,是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同源发展而来的,当时占大部分的文字是象形字,“人”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叙述清楚,稍微绕点弯儿,先请谅解 。一,汉文字究竟有多长的历史,现在尚难定论 。
郭沫若曾认为有6500年左右历史,还有一些史学和文字学大家认为至少有6000年上下 。从贾湖遗址以降,逐渐发现了一些刻符符号,其中一些与甲骨文有极相似之处 。但因为发现的刻符数量太少,难以做系统研究,也还难以证明这些刻符的文字性质 。徐中舒先生认为,殷商有一个强大的巫史集团——“贞人”,所以形成了甲骨文 。他认为夏无文字 。
徐先生史学和古文字学的成就斐然,但这个论断不妨看作是一家之言 。甲骨文已被中外学者断定为十分成熟文字,以盘庚所在的前1300年计算,前推到商汤的前1600年,300年里靠商族一己之力,是否有可能使甲骨文日臻成熟如此之快,大可存疑 。二,话说回来,毕竟我们能看到的最早汉文字,还仅只是甲骨文 。东汉写《说文解字》的许慎,关于汉字的形成有一个重要观点——“文”和“字”是汉字的两个发展阶段,也就是经历了由图画符号过渡为标音符号的历史过程——“依类象形”是描绘所反映的事物的形象和状态;“形声相益”则是偏旁加音符,也就是由图画文字发展为标音文字 。
《说文》收汉字10516个,其中,“依类象形”的“文”占20%左右,“形声相益”的“字”占到了80% 。但是在甲骨文中,这个比例是相颠倒的 。现在,搜集甲骨文字近5000个,识读不到2000个,有一些人名、地名的字识读了没啥意义,和后来的汉字没有联系 。这其中,“依类象形”之文约占65.%,“形声相益”之字约占32%左右,尚有少量暂无法归类 。
第一,这可以看出,汉字确实有一个同源发展的过程;第二,殷商时代的甲骨文能有32%的形声字,说明其作为文字已经相当成熟 。三,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一是无法证实,二是不太可能由一人一时造出众多汉字 。最有可能的是,正如以色列怪才尤瓦尔.赫拉利所言,因为人们的“记忆过载”,有了发明文字的迫切需要,我们的先民,在劳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凭依长期实践积累和出色描写能力,或注重形状轮廓,或注重姿态特征,随物赋形,创造出了最初之“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