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的雷达在哪里,是怎么判断对方炮兵在哪的

沃罗涅日-VP雷达站的基础设施正在Olenegorsk建造,以取代旧的第聂伯雷达 。沃罗涅日-VP雷达工作在VHF波段,可以探测到距离千千数米远的导弹,并将目标数据直接发送到防空导弹系统,如S-300S-400和S-500等即将部署的沃罗涅日-SM雷达 。目前处于发展阶段 。
在没有炮兵雷达的时候,是怎么判断对方炮兵在哪的?
在连续剧历史的天空当中,有过这样一个情节朝鲜战争爆发后,志愿军某师师长姜必达姜大牙率领本部官兵入朝作战,原国民党军校科班出身解放战争中加入我军的陈墨涵担任该师参谋长 。一天晚上,该师官兵利用夜色秘密行军,由于在朝鲜战场上夜战是我军最经典的特色,也让美军惊恐万分,因此在夜间经常对可疑地点展开火力袭击 。
这一天晚上,姜必达和手下官兵利用夜色在山路上秘密行进,前进途中,志愿军突然遭到连续20多发大口径榴弹炮的袭击,由于这股炮击并没有停顿,而是20多发炮弹几乎在同一时间砸了下来,因此姜必达判断,袭击他们的是美军一个标准榴弹炮营 。因为美军一个炮兵营的火炮数量大概也在20门左右 。而参谋长陈墨涵根据看到敌方炮弹出膛的火光再到炮弹爆炸,中间相隔了大概20秒,再根据美式榴弹炮每秒650米左右的速度,判断这个炮兵营距离志愿军大概13公里左右,进而该步兵师根据两位师级领导的预测,迅速做好了安全防卫工作 。
可以说在炮兵定位雷达问世之前,老兵的经验判断是侦测敌军炮兵方位的主要方法之一!当然,光靠着人体器官的功能肯定不行,必须还要借用更精密的仪器设备 。在近代战争中,寻找敌军炮兵阵地的设备有很多,而其中几个常用的主要设备,就是侦测气球声测设备和飞机侦查等 。所谓侦测气球,在20世纪之前就已经出现,多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侦测气球更成为了主要参战国家的在战场上的重要观测设备 。
它通常由热气球或者飞艇类气球组成,地面部队利用钢索控制气球起降,观测员在几千米的高空中,利用更大的视野范围追踪敌军炮兵阵地 。由于地球是圆的,地面也成曲面化状态,单纯的在地面观测,视线会受到很大范围的限制,而观测员升入到高空上,方圆几十公里都处于他的视野之下,除非有特殊的障碍物阻挡,否则敌军的炮兵阵地难以隐形 。
而声测设备,则是一种特殊的顺风耳,侦查小组通过设备对准不同的方向,侦听所对方向可能传来的炮声,一旦在某个方向听到了炮弹出膛的响声,便立刻以此方向为基准点,开始进行左右角度的移动 。通过不同方向角度炮声的分贝程度,来推算出敌军炮兵阵地的精确方向 。一旦确定了大概方向,在如同文章开头那样,根据开炮时可能发出的光速和声速,以及炮弹落地爆炸的时间差,来计算敌军炮兵阵地距离己方阵地的距离 。
当然,这样的操作较为复杂,也需要一定水平的经验和数学知识 。飞机侦察,这就更不用多说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侦察几乎成为了对地面所有军事目标进行侦察的最有力武器,越是掌握制空权的国家,越在这样的侦察对抗中占据上风,毕竟整个天空都是他们的!飞机利用自己的高速度和高空视野,在短时间内横扫整个战场,任何大面积的阵地都难以躲过飞机侦察的眼睛 。
更重要的是,随着飞机的发展,加装了机枪和炸弹的飞机更可以在发现敌军炮兵阵地的同时,对敌军炮兵阵地展开火力压制 。而缺乏防空能力的炮兵阵地在敌军的空中打击面前,是完全没有还手之力的!例如,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在战况最激烈的时候,参与反击的我军动用了陆军最大的杀器——德国32倍150毫米榴弹炮,由九门150毫米榴弹炮组成的炮兵营,秘密进入战场,设定方位后立刻向日军阵地开火射击,巨大的杀伤力炸的日军人仰马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