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的路田坪怎么去,田坪村群众吃上了自来水

不为人知的是 , 虽然晚清早已把乌苏里江以东划给了沙俄人 , 仍有千万的胶东人选择了更远的“闯崴子”的海上路线 , 崴子指的是海参崴 , 现在已经叫“符拉迪沃斯托克” , 属于俄罗斯的领土 。铁路的通行 , 使得民国时期的山东人闯关东多了一条捷径 , 据铁路部门的统计 , 仅1927年 , 平均每天从青岛出发前往东北的农民有3000人左右 。
作文题目是《路》怎么下笔?

一市的路田坪怎么去,田坪村群众吃上了自来水



我感觉《路》有本意 , 也有引申义 。本意也好 , 引申义也好 , 要依据自己的思路 , 可开门见山 , 直接主题 , 也可通过故事情节最后承接主题 。简单地说 , 文章順叙与倒叙及插叙任意选择即可 。谢谢!!!{!-- PGC_VIDEO:{"thumb_height": 0, "vid": "v03016g10000c309qjm7o8shio7f1qng 。
山东人闯关东的时候选择的路线是怎样的?
一市的路田坪怎么去,田坪村群众吃上了自来水



近代山东人闯关东的路线主要分两种 , 一为旱路 , 一为水路 。旱路:鲁西一带的山东人多凭借脚力走旱路 , 旱路叫做“傍海道” , 顾名思义 , 它是一条顺着海边的大路 , 从河北东部穿过山海关 , 抵达关东 , 因为这条道路上有一座临榆关 , 所以也叫做榆关道 , 1907年之前 , 它是一条尘土飞扬的沙土路 。山东人去闯关东 , 多是在老家遭遇灾荒 , 家里没有土地 , 身上缺少盘缠 , 到关东是为了梦寐以求的容身之地 , 寻找“插根筷子就能发芽”的肥沃黑土 , 凭借着这份信念 , 路再遥远 , 他们也会带上一家老少踏上前程 。
年轻人多是靠步行 , 也有推着独轮木车或大车的 , 车上多半要承载老人或孩子 , 以及一些“破家值万贯”的必备家当 。稍微有钱的一些人 , 不排除赶着畜力车前行 , 这种人家中 , 牲畜已是最昂贵的家当 。除了主要路线傍海道 , 还有喜峰口和古北口两处关隘 , 有一些山东人会走这两条路线 , 同样可以进入赤峰、通辽地区 , 既可以继续向北抵达吉林黑龙江 , 也可以在现今的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停下脚步 。
到了清朝灭亡的那一年 , 津浦铁路和京奉铁路全部建成通车 , 加上原有的胶济铁路 , 山东人闯关东也多了一条铁路路线 。铁路的通行 , 使得民国时期的山东人闯关东多了一条捷径 , 据铁路部门的统计 , 仅1927年 , 平均每天从青岛出发前往东北的农民有3000人左右 。截至建国前 , 通过胶济铁路前往东北的人数达到了一千八百多万 。其中1935年的山东水灾 , 胶济铁路开通难民专列 , 运送了十三万多山东难民前往东北 。
水路:山东半岛的烟台地区与东北辽宁半岛的旅大地区隔海相望 , 如同现在的台岛与福建 , 至今口音区别不大 , 这也说明大连有多少山东半岛的移民 。解放前辽宁半岛叫做海北 , 山东半岛叫做海南 , 多少山东人跨越了海峡 , 成为辽宁半岛上的“海南丢儿” 。山东半岛和辽宁半岛的最近处 , 直线距离不过100多公里 , 海运很早就成为两地来往的主要手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