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机为什么加镜头,还是选择便携大底卡片机

为什么说在选择相机的时候,宁愿要便宜的机身和贵的镜头,也不要贵的机身和便宜的镜头?摄影爱好者一般都是有闲钱烧相机和镜头的小康之人 。镜头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定焦镜头→固定一个焦距就好,比如大家熟悉的35mm、50mm、85mm的定焦镜头;另一种是变焦镜头,比如18-135,24-70,可以旋转变焦环,获得不同的拍摄视野 。这个镜头叫变焦头 。
出门旅行时,你会携带单反加镜头,还是选择便携大底卡片机?为什么?

单反机为什么加镜头,还是选择便携大底卡片机


一个不能更换镜头的相机,是我最反对购买的相机 。不管拍摄者的水平有多高,一个视角,无疑限制太大了,在布列松的年代,可能买一个徕卡镜头挺贵,在室外换一个镜头也不怎么方便,所以用一个自己喜欢的镜头也就罢了 。可是现在毕竟是2018年了,没有视角变化的摄影根本就不是摄影 。我说这话,大家不要以为我不懂摄影,不懂器材,不懂大底卡片机,
大家看看我玩徕卡Q操作的还可以吧!正是因为吃的太透了,所以才反对大家去买 。这类相机只适合一类人:对摄影已经确确实实了如指掌,修炼到掷木飞花皆兵器了,可以考虑购买,旅行时,我首选奥林巴斯微单,加一大堆镜头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头条号看我写的《揣着奥林巴斯EM1MK2顶级相机,狂飙2000英里美国西部攻略》孤独的摄影人第一季01:一杯醇酒,需要时间来回味,Q亦是如此维达勋爵顶级相机范2017-06-27stayalone来自顶级相机范00:0001:55刚放下手头的家务,品了一口醇厚的单一麦芽威士忌,
这是一种非常单纯的饮法,没有水,也没有加冰 。静静等上几秒钟,浓烈的感觉过后,醇香的味觉再次占领舌尖,好像山涧里的一阵微风袭来,享受、忘却,却又勾起一丝联想 。一种事物间内在关系的联想,放下杯子,开机,动键盘,努力回忆 。大家似乎已经猜到,我今天要讲的一定是一种非常纯粹的摄影装备,我自己一直对自己说,判断一台相机的好坏、判断一个镜头的好坏,绝对不要凭一时的测评;无论是机械的、还是光学的性能,都需要通过时间来检验 。
然而数码技术的速度,实在让我跟不上套,我也一直没有能够在读者面前兑现我的承诺,那就是对一台机器进行长时间的测试 。为什么会在喝酒的时候想到这点呢?是因为“纯粹”,也许是因为我本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非常鄙视那些所谓非常纯粹、非常文艺的相机 。我特指的是那些不能换镜头的相机,近代一点什么XT100、什么黑卡,久远一点的什么巧思、阿尔帕,中古一点的禄来福来,
【单反机为什么加镜头,还是选择便携大底卡片机】我一律是鄙视的 。我不看什么全幅不全幅,我只认能不能换镜头,哪怕是尼康1系列,在我心目里,那还是专业的 。也许是技术风格在脑子里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因此我对固定镜头相机始终没有什么好感,哪怕是徕卡Q刚出现的日子,整天可以用到Q的日子,哪怕是我捧着它和索尼黑卡成天对比的时候,我也不曾在意过 。(关于徕卡Q我曾经写过2篇使用报告)直到有一天,它再次出现的时候,
我决定带着它去试试自己喜欢拍的老题材,纯人文摄影 。在20多年前,我捧着佳能和徕卡M6对着魔都的这条河还有河上的桥拍了不知道多少个日夜,现在还能拍到当年的神采吗?我想我肯定是退化到了无可退化的地步 。M6和维尔维亚的胶片感是找不回来了,不管如何,试试吧!这是一场长征,准备从市区的办公室出发了 。小猫给我送行,
技术流派的我,免不了要将图片放大、放大、再放大 。最好再配合公式计算一下镜头的分辨率有多高,其实这是自找麻烦 。徕卡Q的水准需要我来测评吗?我的朋友们都知道写使用报告我是拿手的,可是拍照呢?如今退化到了无以退化的地步,我必须拿出一些勇气来恢复一下自己的水准 。先上一些黑白,干赶潮流,从这开始吧!地铁出来!南滨江的豪宅区开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