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往哪里迁,还能往哪些方向发展

现在东莞的房价已经很高了 。11月最新签约均价20821元/平方米,已连续4个月突破2万元大关 。东关国际商务区,400亿合同,华润重金拿地,水建头旧改,东城,莞城,老城区,还有银龙桥打通的万江,都是其他镇望尘莫及的 。松山湖片区引进了华为终端总部、CIMC、新能源、宇龙通讯、艺声科技、易捷、普联、东阳光制药总部、大连机床、广广 。
发动机制造,造船,卡车制造,机车制造,电力工业,交通运输,包括海鱼渔业都会有很大的出路 。这是一个伪命题 。制造业向内陆转移了一波,现在这股浪潮正在向东南亚转移 。中国不可能把全世界的制造业都做完,让其他国家的制造业都死掉 。大量中低端产业向印度、越南、孟加拉、印尼等东南亚、南亚国家转移,高端制造业也在美国回归制造业的逆全球化浪潮中加速撤离中国 。
为啥低端制造业不往内地转移却往东南亚转移?

制造业往哪里迁,还能往哪些方向发展


这是伪命题,制造业已经往内地转移过一波了,现在的这一波是往东南亚转移 。要不然,郑州的富士康项目,是从哪来的?不要指望独揽全世界的制造业总有人喜欢说,中国为什么不重视实体经济 。还怎么重视啊?中国是有史以来,出口最大的国家,没有之一 。是美国称霸全球以来,欠债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 。中国制造布满全世界,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不管是拉美还是中东 。
中国不可能把全世界的制造业全部干完,让其他国家的制造业全部完蛋 。曾经的加工贸易政策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当年中国走过的路,我举个例子三来一补 。这是当年改革开放初期使用的办法,也就是所谓的外包政策 。按照1979年开展对外加工装备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办法规定,加工装备业务,由外商提供原料和零件,由我国工厂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加工装备,成品交给对方销售,我方收取个加工费,外商提供技术,设备,和必要材料,我方生产,然后由我方生产的产品进行偿还 。
相当多的外贸行业对中国出口退税补贴的依赖较大,而且反而不重视利润,三来一补的企业的股东逐渐被外方掌控,没有自建品牌的能力,在2000年左右,大批的中国自主品牌反而落在了外商的手里 。尤其是第一代企业,比如说苏泊尔,哈尔滨啤酒,大宝,中华牙膏等等一大批企业已经落在外资手里 。尤其是中华牙膏,早就是联合利华的了 。
而且这种模式还导致每次西方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搞反垄断法的时候,一些本来是中国的企业跟着遭殃,且这些加工贸易异常损害环境,得不偿失 。我们今天看到的活跃在中国市场上的中国品牌,大部分是第二代中国品牌,其结果是利润最为丰厚的一块,变成了外资,而中方只能获得利润可怜的劳务费 。东莞当年就是靠加工贸易崛起的 。
从2008年起,西方出现严重金融危机,中国也意识到不能把这种情况 永远的持续下去,中国应该发展自己的品牌和技术,于是沿海城市执行腾笼换鸟的政策,大批的制造业从沿海搬到了河南,四川等地 。搬过来的企业,例如河南富士康就是典型的,而更加低端的产业,例如制鞋业,皮革之类的,加速转移到制造成本更低的国家,例如越南,缅甸,印度之类的国家 。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人为的就是这一刻------不再当西方的廉价工厂,发展自己的品牌和技术,实际上从2008年起,中国已经涌现了无数的品牌,尤其是新兴行业,比如说智能手机 。不要指望一口气把全世界的制造业一口气全部吃完,不现实,中国不可能永远为西方打工,贸易战这种东西,就算今年不来,明年也会来,迟早都会来,中国早晚要经历一个转型,培育自己的国内市场,才是王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