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要限制无人机飞行时间,是政策限制吗

这个问题应该是为什么普通民用无人机或者消费级无人机续航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因为像军用无人机和一些国家研究的无人机没有这个限制 。现在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时间在15到20分钟左右,执行简单的飞行任务和娱乐是可以接受的 。但如果要长时间飞行,比如5个小时没电,这样的要求还是遥不可及 。
无人机最长可以飞行多少时间?

国家为什么要限制无人机飞行时间,是政策限制吗

文章插图
看你是什么无人机,一般都是20多分钟 。悟2:飞行时间25-27分钟,信号距离7KM,飞行速度30M/S,前视避障30米,图传分辨率1080P,视频拍摄5.2K/4KMINS,精灵4p:1英寸影像传感器,60帧,机械对焦,双编码方式,5向环境感知,7公里控制距离,30分钟续航,Mavic御也是30分钟左右 。
中国的无人机有飞行时间和高度的限制吗?
赞同前面网友观点,的确,500米以下高空是开放给国内消费级无人机的飞行空域 。因为这个飞行高度的空域不会与民用航空器的固定翼飞行器和军用航空器固定翼飞行器、旋翼机的飞行空域重叠,所以是安全空域,关于消费级无人机的续航时间按所配备的电池看一般在30分钟以内 。这对一般用户航拍需要已经基本满足,从起飞到降落耗去2~3分钟外,留空工作时间至少也有25钟以上,
国内的民用无人机飞行时间大都在30分钟以内,是政策限制吗?
其实这个问题存在一定的误解 。下面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下:1、民用无人机并不是等于消费级无人机或者航模;按目前产业界公认的划分标准,民用无人机可以包括工业级无人机和消费级无人机两大类,航模则是不在无人机范畴,消费级无人机就是一些面向个人用户的小型无人机产品,比如大疆精灵、御等系列的小四旋翼航拍无人机,这些无人机产品受到自身产品定位、成本控制、以及电池特性的综合限制,一般航时宣称30-35分钟,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在20-25分钟范围 。
工业级无人机则相对于消费级无人机而言技术难度和性能方面都有所加大,其用户也是多样化的,包括植保、安防、勘探、测绘、气象等等,由于不同客户的要求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工业级无人机几乎都是“私人订制”版本,小批量生产为主,很少能像大疆航拍无人机那样做成通用版本,大批量生产,说到航时,工业级无人机航时范围就比较大了,电动植保多旋翼无人机一般10-15分钟,油动多旋翼一般可以达到1-2个小时,固定翼工业级无人机航时更长一些,2-4个小时都是起步价,还可以4-6个小时,少数系留无人机可以达到24小时以上 。
2、消费级无人机普遍使用的聚合物锂电池能量密度还是偏低,比汽油这样的燃料要低两个数量级以上,因此,但凡是采用燃油动力的无人机,都要比同样起飞重量、同样气动布局的电动无人机要飞的更长更好 。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之下,对于最为常见的消费级四旋翼无人机,采用的电池大多都是3S/4S15C4000-5200mah的电池,重量方面都是500g左右,配上这种气动效率比较差的四旋翼布局,也就是25分钟左右的航时了,
为什么无人机不能超过半小时?
这个问题应该是普通的民用无人机或者说消费级无人机为什么不能超过半个小时,因为像军用无人机以及一些国家科研的无人机是没有这个限制的 。国内的无人机市场主要是大疆,还有一些小的品牌像小米啊,对于无人机来说动力电池通常采用锂芯电池,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锂电池,用LiPo表示,每节锂电池的电压通常为3.7v到4.2v,也就是说每一节锂电池的空电电压为3.7满电电压为4.2v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