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吗?

一、案例:
非条件反射案例:狗天生这样:食物到——分泌唾液 。
条件反射的实验:铃声响(食物到)——分泌唾液 。多次之后,就变成,铃声响——分泌唾液 。这个“反射”是后天培养起来的 。
【什么是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吗?】各位家长:你是否知道?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其实也隐含着“条件反射”原理 。这一讲,就讲讲怎样利用“条件反射”原理,把家教做得更好 。
二、总结:
1.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铃声)和另一个带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食物)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刺激时(铃声),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食物——分泌)的条件反应(铃声——分泌) 。再如:“吃饭——洗手”也可构成条件反射 。
2.条件反射有好的和坏的之分 。比如:“饭后——漱口”和“饭后——抽烟”就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条件反射 。
三、建议
1.对孩子的行为教育要重复进行 。许多家长以为,对孩子的教育只要说一遍就行了,根据条件反射原理,这是不行的 。必须把条件事件A与非条件事件B联结起来,经过多次训练,那样,你指望的条件反射才能形成 。比如: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就要通过几十次训练才能形成这样的条件反射 。
2.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就要争取想建立的反射弧是优质的 。比如:孩子学习乒乓球,开始就要请好教练 。
3.孩子在某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中,要及时强化 。好的要及时奖励,让它的反射联结加固;坏的要及时惩罚,把它的反射联结及时消解掉 。如:遇到客人就微笑,就要及时鼓励;一不高兴就发火,就要及时制止 。
现在许多城市都流行婴儿游泳,明明宝宝没有经过任何游泳训练,在小泳池里却怡然自得,甚至还会手脚游动 。为什么小宝宝天生就会游泳,长大后却变成“旱鸭子”了呢?这是因为宝宝与生俱来的一些“超能力”,在长大后就会逐渐消失 。
这些“超能力”,其实是宝宝天生的条件反射,主要有下面几种:

什么是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吗?


1.游泳反射
将小宝宝仰卧放在水中,他手脚会协调的游动,不会溺水 。这是因为宝宝在出生前都是生活在羊水中的,对水很熟悉了,所以才不会怕水呢!不过在6个月后,游泳反射消失,把宝宝放到水里他会挣扎乱动 。

什么是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吗?


2.踏步反射
当家长抱起新生儿时,把他的脚放在平面上,他会做出迈步的动作,看起来就像原地踏步一样 。踏步反射消失得早,在出生后两个月内就会消失了 。

什么是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吗?


3.抓握反射
当你用自己的手指或其它物品触碰宝宝掌心时,他就会立即牢牢抓住不放 。到了3~4个月时,宝宝手部精细动作开始发育,抓握反射也会随之消失 。有研究人员表示,宝宝的抓握反射是因为在人猿时期,妈妈都是背着宝宝行走,宝宝需要牢牢抓住妈妈的毛发,所以才进化成了抓握反射 。

什么是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吗?


4.拥抱反射
在宝宝仰卧时,家长托住他的头颈再突然稍稍放低他的头位,使得头部略微倾斜向下 。此时宝宝会出现两臂外展,接着收回在胸前,呈拥抱状;如果在新生儿床边用力拍床垫也会有这一情况,这是宝宝在感受到不安时的自我保护反应 。同样是在3~4个月时,拥抱反射就会消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