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之家,本本之家怎么样?可靠吗?买过没有?( 六 )


新MacBook Air左侧有两个USB-C接口
新MacBook Air发布之后,很多用户会发现它与官网在售的MacBook、MacBook Pro之间关系很微妙,新Air性能配置比MacBook强,重量却没有MacBook轻,MacBook Pro性能各方面都优于MacBook Air,但价格比它高 。
选哪一款?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尤其是,新Air与MacBook之间的关系更是傻傻分不清楚 。因为MacBook一度被认为是取代MacBook Air的位置,MacBook Air的长期不更新已经被行业认为苹果早已放弃它 。
但是回到两年前的一个事件,就大概可以理清楚苹果之所以这么设置产品系列的逻辑 。2016年10月,苹果推出了新版MacBook Pro,同时还做了一件事,停售了11英寸的MacBook Air,由此Air只剩下13英寸可选 。
实际上,今年苹果完全是可以拿出11英寸、13英寸两款新尺寸MacBook Air供用户选择,但是由于12英寸MacBook还在 。所以,臣妾做不到,不能任性,要妥协,因为11英寸MacBook Air只要一出来,12英寸MacBook就没有售卖的理由了 。
也就是说,现在MacBook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一个更合理的解释是,苹果是要让它来取代11英寸MacBook Air位置 。
如此一来,你会发现,与其说苹果提供的是一款产品,倒不如说它提供给用户的是一种解决方案,用几款在售的Mac产品,精准区分用户群体需求和使用场景 。
想要更新、高性能又便携,新MacBook Air是首选,想要更小、更轻,可以忍受性能降低,12英寸MacBook则更适用 。
对于工作性能要求高胜于重量,向上选择13寸英寸MacBook Pro(无 Touch Bar)即可 。如果不缺钱,又想体验目前性能最强大的Mac产品,甚至是从事专业领域工作,毫无疑问就是13英寸和15英寸带Touch Bar的MacBook Pro 。
妥协背后的设计逻辑
从第一代开始,Air就是在不断的做某些“妥协”,无论是它的性能和配置,抑或者是让步于其他Mac产品 。
为什么苹果不能一次性升级到位,把Air做到最强?背后其实是一种有意思的设计逻辑 。
著名德国工业设计师迪特·拉姆斯,对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和Mac产品影响颇深 。上世纪70年代后期,迪特·拉姆斯日益担忧这个世界处在一种“形态、颜色和噪音所组成的混乱”里,于是提出了好的设计应当满足的十条要求,这也是著名的“设计十戒”,其中就提到好的设计是实用的、环保、易懂的,甚至是克制的 。
在工业设计纪录片《Objectified》中,拉姆斯表示苹果是唯一一家遵循他“好的设计”原则去设计产品的公司 。
现在,拉姆斯所提及的设计元素在新Air身上基本能找到关联 。比如环保,新Air是首款以100%再生铝金属打造的Mac 。它还用了两个USB-C接口,因为很多用户觉得12英寸MacBook的一个USB-C不够用,MacBook Pro的价格又比较贵,新Air两个接口刚刚好 。
同样,当iPad、iPhone都习惯了使用指纹和面部识别,完全不用输入密码时,苹果把Touch ID这种实用的功能搬到了Air身上,这促使Mac用户无需进行二次学习如何使用,它是易懂的 。当然,这也可以看作是苹果正在把Mac与iOS产品逐渐靠拢,走向了使用体验的统一 。
苹果把Touch ID搬到了新Air身上 。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MacBook Air值得称道的地方,可能就在于克制和妥协,因为它没有一味去满足用户无尽的欲望,用少的设计集中于实用的本质,而不在产品上添加“多余” 。
用一句很俗的话说:饭吃八分饱,够用就好 。
这种适度、克制同样被无印良品用作设计语言,名曰:物的八分目 。无印良品想达到的一种目的是,把生活中对于物质的满足从100%“抑制”至80%,将已扩张过剩的欲望调整至适当的状态,进而得到更多的愉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