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 二 )


物理界讲究的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有说服力,而不是去做空口无凭的事情,杨振宁对于现代物理,贡献巨大,但是他并不是神而也是人,所以他有些东西其实也没把握一定是对的,但是从他对高能物理探索的意见来看,目前他对高能物理的掌握应该没有太多的信心,但是他有些话也不会随便去说得罪一大群人,有些事情少说对自己没有坏处 。
截止目前,潘建伟院士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


本人对于潘建伟在国外所取得的成就不甚了解,而在国内所取得的必须加注双引号的所谓“科技成就"大致分为通信、计算与探测三大类,通信类有墨子号无线通信卫星、京泸光量子通信干线、潜艇光量子通信等,计算类是光量子纠缠计算机,探测类有光量子隐身探测雷达等 。但是,潘建伟的上述所谓成就,均居于没有验证、也永远无法验证,违背微粒子状态的随机分布规律、光速极限论与角动量物理学原理的“量子纠缠原理",以及不具有可操作性的单光子的制作、抓捕、贮存、检测与控制技术,因而其是否可以算为"科技成就"令人质疑 。
在此不想详论,仅就单光子的抓控环节提出质疑如下:尽管他们宣称墨子号卫星每秒发送600万对纠缠光子,可以在地面接收到一对光子,如此便可以实现准确无误的通信密钥分发,但没人能想象得出如此高达99.9999%的出错率,如何知道哪个配哪个?如何高效、准确地编码?是按到达两地的时间是否一致来判断吗?但卫星与两地之间的距离未必一致,到达的时间也未必一致,两地之间也不可能同步校对时间!我们更不敢去想象他们如何在发送时把稠密而且质量几乎为零的数以亿计的光子群高效而精确地分出单个光子,即使选用直径最小的氢原子的内部空虚部分作为限制光子通过数量的小孔,也无法保证仅仅通过一个光子,因为氢原子的直径也有64皮米,是单个光子的1000万倍!难道他们能用亚原子级以下的微粒子做孔径的材料么?这已象神话故事了!建议大家思考两个问题:潘建伟大师的墨子号卫星发送的单光子在下雨天能走多远?在大晴天,潘建伟在无数光子的天空中,能分辩出哪个光子是他的墨子号卫星发送出的单光子吗?最后附加声明,质疑潘建伟“光量子科技”的是池昭新等人,方舟子先生从来都不讨论量子科技之真伪,仅说过潘的论文涉嫌移花接木,以及把所得国际三项研究基金说成是奖金 。
大家如要对光量子科技的质疑者进行驳斥,请找对你想算账的人,不要张冠李戴 。【郑重声明】本人对光量子伪科技的质疑,悬赏百万元人民币求驳倒!任何人均可参与,千万别说你与钱有仇,更不要说出为了保密的大笑话,因为本人的质疑范围是已向全球公开的理论与技术,与保密无关!建议大家邀请潘建伟团队活跃在《头条》的成员袁岚峰(副研员)、九维空间(博土)等学者反驳本人的论据与观点!大家可以用本人姓名在头条搜索到相关质疑文章,也可直接进入本人主页查找 。
量子计算机问世,那些质疑潘建伟的人去哪了?
量子计算机并没有问世,而且很可能在我辈有生之年都看不到量子计算机的问世,因为量力技术距离实际商业应用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的成绩仅是相当于万里长征才走了两米的样子 。近日新闻热卖的只是量子计算的突破,而且这台机器只能特定解决高斯玻色取样问题,大概就是解决了光子分布概率计算的问题,它并不能解决常用的加减乘除的问题,这跟吃瓜群众所理解的“计算机”不太一样,这好比中国的“天眼”天文望远镜是观察宇宙深空用的,这跟大家理解的望远镜不一样,天眼并不能观察河对岸那只水牛吃草的状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