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宝秋,小米人工智能部和技术委员会合并( 四 )


为什么?因为他们根本写不出博士论文来!还有博士毕业必须完成的发表几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指标,也无法完成 。于是他们陷入严重的焦虑和迷茫 。细读过新闻后,我怀疑,杨宝德可能不具备博士应有的研究能力,他学的太辛苦了!他自己也说,总是找不到重点,一篇文章都写不出来 。可能有人会说,他硕士阶段发了三篇文章,为什么到博士阶段了,反而写不出来了?肯定是老师的问题!是这样吗?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
我虽然是文科,与理工科和医科不太一样,但大理儿想来还是差不多的 。博士能不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关键还是要靠个人的学术潜能和学校提供的学术平台,与之相比,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尚在其次 。实际上,现在许多博导,本人工作忙不说,还一人带几个、十几个博士,他根本没时间一个个指导,全凭学生个人努力 。那这些博士都不活了?还有的博导,本身就是“老板”,学生也称他老板,他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使,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比如大量的基础性实验),学生敢怒不敢言 。
你说,碰到这样的导师,是不是比找你吃饭、做家务的导师还可怕?耽误学生的时间更是无法估量 。用的趁手的学生,有的恶师还想各种办法不让他准时毕业呢!这些博士遇到的困难,哪个不比杨宝德大?杨宝德的最主要问题,不是被老师使唤了,而是他学业上遇到瓶颈了,做不下去了,可是他又没能及时放弃,主动寻求由硕博连读降为硕士毕业(西安交大每年总有几个学生这么做) 。
他不愿放弃博士学位,又在博士攻读中看不到前路,仿佛陷入了泥淖,不知如何自拔 。再加上他性格比较偏激,遇到这样的困境,不知如何寻求自救,于是就走上了绝路 。他两次自杀,第一次时,女朋友还在租住地等他,他忽然就跑到山里自杀去了,折腾了一整天没死成,却把女朋友急死了 。可见他的自杀之举是应激反应,一时头脑发热,不管不顾,就要去死 。
他应该是有着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 。在杨宝德之死的问题上,最主要的责任人,其实是他本人 。他的导师是否像杨宝德女朋友说的,至少要占70%的责任?我觉得应该倒过来,顶多占30% 。一个成年男性自杀了,却要别人为他负绝大多数责任,你觉得此人靠谱吗?周博导作为一个可能离异或丧偶的中年女性,对自己的学生表现出暧昧,是严重违背师德的 。
她让一个29岁的年轻男性学生,经常与自己独处,还在半夜聊一些两性话题,可能已经令杨宝德感到惊恐 。如果有进一步的证据,甚至可以说,周老师有骚扰男学生的嫌疑 。至于周老师让学生做的那些事(洗车、接送、吃饭),虽然在高校较为普遍(学校里,老师们经常将“让学生来做唦”这话挂在嘴上),但不出事没什么,一旦出了事,也将构成对导师不利的证据 。
一个负责任了导师,如果使唤学生,那么他必须能使学生得到某种形式的回报,比如帮他联系工作、发表论文什么的,如果没有,最好别用学生 。我想,一个有本事的博士生,他会机智的规避和处理导师的骚扰;他如果能有效把控自己的学业,帮老师做一点杂务也不至于将他逼到死路 。在杨宝德之死上,杨应该自负其责,而导师也应该承担她应该承担的责任(据传周老师已经被取消带学生的资格) 。
看了西安交大博士杨宝德与其导师的聊天记录,你是什么感觉?
回答这篇文章前,还是先为溺亡的年仅29岁的西安交大博士生杨宝德默哀,愿你的天堂没有导师的伤害 。前段时间,同样回答了一篇关于西安交大博士生杨宝德溺亡事件的看法 。文中也谈到了一些疑点,看到杨宝德与其导师周筠的微信聊天记录后,这些疑点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一些 。开始正式回答我看到溺亡博士生与其导师的聊天记录后的感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