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体各个角度的特写,凸起的环状结构应该是加强箍弹体截面图,注意图中标出的“SAFETY PIN”和“SHEAR PIN”两个保险装置另外,长度近两米的木制手柄,也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些许心理安慰,让他以为或许在炸药被引爆的瞬间他可以就地卧倒从而侥幸生还 。然而这种构造粗陋的兵器并非定向爆破器材,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金属射流固然绝大部分都会射向坦克装甲板,然而剩余的足以致命的冲击波和炸弹破片仍会横扫过周围十数米的半径范围 。
从纸面上看,这种武器的威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当锥形装药以90o 撞击车体时,它可以穿透约150 mm的均质钢装甲,60o 时的穿深则有100 mm 。考虑到美制“谢尔曼”坦克车体的侧面只有38mm的垂直装甲,而各型LVT履带式两栖车的装甲更薄,所以一旦这种武器发挥效果,其打击的目标几乎必然面临的是车毁人亡的后果,当然,使用武器的日军士兵也会同归于尽 。
不过,这种武器要发挥作用纯粹需要依靠撞击力进行瞬时触发,如果在移除保险销后,弹体末端的金属套筒与木制手柄之间滑动不畅,或者使用者的撞击力度不够,都有可能导致攻击失败 。而且,由于无论是武器本身和武器的使用者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使用训练更是无从谈起了 。如此看来,实战效果恐又颇为可疑 。四式反坦克刺雷最早是在1944年代莱特岛战役中投入实战,在后来菲律宾群岛的其它作战和冲绳战事中也有部署使用;然而,按照美国军方在1945年3月的报告中的说法,“敌军使用此武器攻击我方坦克的尝试,无一例外均遭遇了失败” 。
不过老白以为,即使这种武器真的曾经取得过战果,也不会有亲历者能够幸存下来讲述这一事实 。最后补充一点 。与大多数二战日军的“特攻”兵器不同的是,四式反坦克刺雷的“传奇”甚至延续到了战后 。日本驻中南半岛的占领军在投降后将大量刺雷武器遗留当地,而在后来的第一次印支战争期间,越盟部队获得并装备了若干此类反坦克器材 。
在1946年底爆发的河内战役中,一位名叫阮文成(Nguy?n v?n Thi?ng)的越盟营长曾试图使用这种武器攻击法军坦克,但炸弹触击目标后却没有爆炸;据说后来阮营长在轻武器对射中阵亡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式反坦克刺雷成为了某种象征,成为了越南军民前仆后继争取民族解放的爱国主义之符号,这恐怕是日本军部的战争狂人们所万万没想到的吧 。
在1946年12月的第一次印支战争期间,手持四式反坦克刺雷的一名越盟敢死队员,正在河内市豆行街(Hàng-??u)的废墟中,等待法军坦克的到来 。在越南河内市区为纪念民族独立解放斗争而设计的雕塑作品中,四式反坦克爆雷甚至变成了一种象征物的存在,在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之笼罩下,这种日式“特攻”兵器的加入竟然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
踩到地雷后是不是真的不动就不会爆炸了?
额,怎么说呢这个事,首先是这样的,电视或者电影出现的踩地雷的桥段,大部分都是经过了艺术的加工,在现实的情况中,人发现自己踩到地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触发地雷产生的反馈非常的小,不会出现所谓的咔哒一声 。所以真正现实的情况是,当你毫无防备的时候,地雷就已经爆炸了,你会被地雷里面的钢珠以及碎片炸成筛子,如果运气好的话,你可能只是炸断了一条腿,如果运气不好,直接就会命丧当场,没有一丝一毫的侥幸存在 。
那么地雷的种类实际上有很多种,我们平常在电视上看的那种,它属于松发式的地雷,理论上来说,如果一个人踩到并且没有抬脚的话,地雷应该不会被触发,但是想要跟电视上那样,弄个石头压着,这么说吧,连小数点的概率都没有 。然后就是松发式的地雷现在已经很少了,大部分都是触发式和绊发式,而且地雷一般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当你发现第一个地雷的时候,意味着这周边是一片地雷区,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原路返回,否则即使你排掉了第一颗地雷,那么后面还有很多颗等着你 。
推荐阅读
- 《八十亿疯狗出地球》最新章节,80亿
- super su和kingroot哪个好,《kingroot下载安卓版》
- 狼牙山五壮士主要讲了什么
- 熨帖是什么意思三年级语文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主题思想
- 宋人或得玉文言文翻译
- 四史是哪四个
- 清塘荷韵主要内容
- 辞源与辞海的区别
- 火影ol人间道怎么过,再追一遍《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