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w1,京东的手机都是行货吗有华为W1吗( 五 )


在华为全栈方案的系统结构图中 , 华为将MindSpore与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学习系统TensorFlow并列在一起 。
但二者并不相同 。徐直军对全天候科技等媒体称:“我们分析过 , 现在所有框架很难适应全场景 。比如谷歌主要推的是云上的人工智能 , 它是在云端训练、推理 , 但这个框架不能用在手机这样的端侧 。你要在端侧做训练、推理 , 框架就要小 , 架构要灵活 , 现在的Tensorflow就放不进去 。边缘 , 未来网络里面是边学习、边推理 , 也需要有框架 。我们会出一个部署在端上的学习框架 , 这个之前是没有的 。我们找不到一个框架真正能够实现全场景 , 所以就自己做了一个 , 这样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
手握云、边、端等不同场景 , 并具备不同场景的技术能力 , 也被认为是华为AI战略的坚实基础 。今年 , 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过2亿台 , 同时 , 华为公有云和私有云也将成为华为AI芯片最大的种子用户 , 拥有自主AI芯片将令华为云服务更具性价比 。
华为从运营商业务起家 , 到消费者业务、企业级业务 , 是全球第一的电信设备商、全球前三的终端厂商 。据华为官方数据 , 华为2017年度净利润增长28%至475亿元人民币 , 对比2008年的78.48亿相比 , 10年翻了近6倍 。
一位就职于高通的人士对全天候科技分析 , 在芯片侧 , 华为AI芯片的算力虽号称超过英伟达 , 但英伟达所构筑的AI生态全球范围内仍无人能及 , 其GPU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通用AI硬件计算平台;在AI框架上 , 谷歌的TensorFlow和Facebook的PyTorch已经成为主流 。但要论从云到端的全场景 , 全球可能找不出一家公司能与华为在产业链与商业形态上形成对标 。
对于未来的市场竞争 , 徐直军坦言:“华为不直接向第三方提供芯片 , 跟芯片厂商没有直接竞争;华为提供硬件和云服务 , 因此跟硬件和云服务厂商应该会有竞争 。但是 , 没有竞争不叫市场 , 华为在市场上能不能竞争过对手 , 关键看华为做得怎么样 。”
生态与边界
华为的AI布局带有明显的“企业级”和“技术底层”印记 。
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 , 到2022年 , 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价值 , 将高达3.9万亿美元 。而华为认为 , 到2025年 , 整个AI产业的市场空间有90%在企业级市场 。
徐直军指出 , 在华为整个AI战略中 , Mindspore作为计算和推理框架 , 未来能不能构建一个生态 , 大家会不会用 , 这是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挑战 。
华为常务董事、战略和市场总裁徐文伟对全天候科技表示:“(企业级市场)华为能做得好 , 前提条件是技术好 , 平台有足够的先进性 。华为2017年研发投入近900亿元 , 占销售收入的15% , 公司强力投资研发 , 必须保证技术上是领先的;二是保证平台的开放性 , 三是公平、公正 。这几点保证我们平台的伙伴会越来越多 。”
徐文伟称:“华为的战略是平台+AI+生态 。”据他介绍 , 华为AI生态中包含了产业联盟、商业联盟、标准及开源以及开发者的四类生态伙伴 , 计划3年发展100万AI开发者和合作伙伴 。
从全栈方案需要涉及的芯片、库、框架、工具、平台 , 到全场景需要覆盖的云、边、端各种应用场景 , 华为都拿出了实际的产品方案和演示案例 。例如 , 在应用案例上 , 深圳机场、招商银行、奥迪等都应用了华为的AI技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