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掠地铸造怎么搞,《攻城掠地》黄色御赐珍宝属性详解


退居蒙古草原的蒙古人怎么到了明朝连铁锅都铸造不上?

攻城掠地铸造怎么搞,《攻城掠地》黄色御赐珍宝属性详解


有人笑称,蒙古与明朝打了两百多年,就是为了一口铁锅 。有个词儿叫“连锅端”,用来形容明朝时期经常南下的漠北铁骑再合适不过,他们越过长城之后劫掠之时,最爱抢的东西之一,就是铁锅 。在《正统临戎录》之中,记载了这么件事,大致内容就是:明英宗亲征之前,锦衣卫指挥使杨铭出使瓦剌,结果没多久就碰上明朝与瓦剌开战,杨铭被扣下,土木之变英宗被俘,杨铭侍奉英宗为虏 。
也先对朱祁镇还有杨铭抱怨:我们每次奏讨物件,你们不愿意给,我派去使者买铁锅,你们也不肯卖!既然不愿意好好做一家子,那就一拍两散好了 。虽然也先的说辞有点甩锅的意思,但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他重点提出了一个商品,那就是“铁锅”,他还特意派人去中原买铁锅 。中原家家户户都有的铁锅,在草原上那么中原么?还真的非常重要,明朝对于铁锅外流管得非常严格,尤其是对漠北草原,就算是一种战略物资 。
铁锅并没那么容易造,蒙古当时造不出来直到两宋时期,蒙古各部才完整一统,但其经济长期处于比较粗犷原始的状态,主要就是游牧与劫掠,手工业与商业等发展程度很低 。正因如此,蒙古崛起之初每每南下进攻,除了攻城略地抢夺财宝、女人之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劫掠对象,那就是各种各样的工匠,以此满足手工业与商业、军事的需要 。
然而,蒙古自身历经上百年,依旧没有学会非常复杂的铁锅制造技术,铁锅不像刀剑等,制造加工在古代是个很麻烦的事情,中原的铁匠也不是都能制造铁锅 。元顺帝被逐出大都,率众退回草原之后,其经济模式再次回归到单一游牧方式,本就不发达的手工业再次回归原点,根本就造不出铁锅,只能用陶锅之类 。除了技术原因,蒙古人难以锻造铁锅还有个很重要,却也有点让人觉得哭笑不得的原因,那就是燃料方面的问题 。
古代的技术不如现代发达,冶铁需要大量的燃料,煤制焦炭之前,只能用木材制成的木炭作为冶炼燃料,换言之,没有充足的森林资源,很难进行冶铁业发展 。蒙古高原上森林不多,而且集中在东部山区与西部阿尔泰山地方,但这些地方在当时都游离于瓦剌掌握之外,没有了足够的燃料,蒙古连冶炼金属都很困难 。当然,也有煤炭,但早期的煤炭因为加工粗糙含硫量高,质量很不好,所以明朝的冶炼中心都向森林资源丰富的南方转移,直到焦炭等新技术出现,才使得煤炭代替了木制燃料 。
铁锅对蒙古人,的确非常重要据说明清时期,蒙古家庭为女儿选择丈夫的时候,丈母娘要先问男方一句:家里有铁锅没?就像现在考虑婚事前,问男方家有没有房一样 。这个说法倒是没有确凿记载,不过明代的典籍中对于瓦剌的风俗,有另外一个记载倒是可以说明铁锅的重要:分子嫁女,有一锅而分其半 。女儿出嫁儿子分家,只要家里有铁锅,哪怕是一半都要,虽然是夸张了点,但这也足以证明铁锅在草原的紧俏短缺,还有就是相当重要,是家中备受重视的财产 。
也正因为铁锅对蒙古人实在太重要了,所以土木之变后,也先与明英宗抱怨的时候,才会着重提出明朝不给铁锅这么件事 。明代史料记载:铁锅为虏中炊煮之日用,每次攻城陷堡,先行搜掠,以得锅为奇货……生锅破坏,百计补漏用之,不得已至以皮贮水煮肉为食 。游牧经济的两大支柱,一个是规规矩矩放羊,一个是南下进行劫掠,而他们抢的东西,除了金银财宝和女人之外,那就是工匠与铁锅之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