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封地封什么,春秋乱世始于分封

三国万户侯是很少的 。东汉制度,列侯(有封地)分为郡侯、县侯、乡侯、亭侯,某些时候又创造出都乡侯和都亭侯,但实际封地封户很少 。各地的王爷与地方官属于什么关系?据《明史》记载,终明一代,共册封了87位亲王,这其中有因病早夭的皇子,实际到达封地的只有65位,其中,朱元璋册封的亲王最多,也最为出名,一共是25位 。
朱橞封地宣府,为什么被封为谷王?

三国乱世封地封什么,春秋乱世始于分封


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九子出生,生母为郭惠妃,即朱元璋起家时的上司、恩人、岳父(朱元璋发妻马氏之养父)郭子兴之女 。太祖赐这个儿子名“橞”,和他的同母兄蜀王朱椿、代王朱桂一起由生母郭惠妃亲自抚养,日常待遇相对其他异母兄弟(除太子朱标外)更为优厚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太祖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建藩,册封诸子为亲王,并给他们选定藩地 。
【三国乱世封地封什么,春秋乱世始于分封】在这一次的建藩中,太祖将尚未封王的十六子朱栴、十七子朱权、十八子朱楩、十九子朱橞、二十子朱松、二十一子朱模、二十二子朱楹、二十三子朱桱、二十四子朱栋、二十五子朱?统统册立为亲王:其中朱栴为庆王、藩地宁夏;朱权为宁王、藩地大宁;朱楩为岷王、藩地岷州;朱橞为谷王、藩地宣府 。以上四王的封国都位于大明边塞,是军事重地,所以太祖将戍边重任交给自己的亲儿子们,心中才能安心 。
(此时,开国诸功臣宿将或凋零或被杀,已经所剩无几了) 。即将成年的朱橞和兄弟们(朱栴、朱权生于洪武十一年,朱楩、朱橞生于洪武十二年,时年十二、三岁),行册立礼后,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先后赴藩地就封,并同时承担起为国家镇守边塞的重任 。而几个年幼的皇子:韩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栋、伊王朱?则没有就藩,一直生活在京师(南京)中,直至太祖去世、建文帝登基、燕王靖难后,才先后出外就藩 。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正月,十五岁的朱橞告别父母,率谷藩护卫、谷王府属官、内眷家属等,浩浩荡荡出发,穿越中原腹地,历经三个月的跋涉,在当年三月抵达谷藩封地:万全都指挥使司宣府镇(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 。宣府镇,其地属古冀州 。战国时期的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年),燕国大将秦开率大军破袭占据此地的东胡部,设立新郡以统治其地 。
因为新郡治位于军都山峡谷之上(今张家口市怀来县小南辛堡镇大古城村北),所以燕国将这块新领地命名为上谷郡 。此后历经千年时光,上谷郡地先后更名平原郡、妫州、易州,武州;后晋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为获取契丹支持,以夺取后唐社稷,于是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以换契丹出兵 。已经更名为武州的古上谷郡也在十六州内,所以归于契丹,并历经金、蒙古(元)统治,名称也改为归化州、宣化州、宣德府 。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军攻占宣德府,明太祖下诏改宣德府为宣府,设立宣府左中右三卫,驻守宣府以抵御鞑靼部进犯 。宣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号称“南屏幽燕,后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诚边陲重地 。”所以太祖十分重视这里的防卫和驻军,逐年增加驻守军士,并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把第十九子朱橞建藩于此,以亲子镇守,以示重视 。
而朱橞的“谷王”封号,就是来源于宣府的故称“上谷郡” 。自一千六百年前,燕将秦开逐东胡夺取此地、设立上谷郡以来,“上谷”地名一直沿用至北魏末年,直到北魏正光六年(525年),北魏六镇起义爆发,北部边境重镇皆遭受毁灭性打击,“上谷郡”才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但上谷名号消失,旧属地却一直以平原郡、妫州、易州,武州、归化州、宣化州、宣德府的名称存在于历朝历代中,地方百姓官民也在此繁衍生息、各司其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