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inghua,朱邦芬

教育减负和高考矛盾吗?

Tsinghua,朱邦芬


我认为一点都不矛盾,如何进行学生减负?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不是让学生不做作业不上课或少上课,不经常参加考试或者不经常竞赛?当然不是!全国统一规定上课时间和学习内容,不得增补学习内容不得提高学习难度,不准培训机构开办各种补习班 。必须加大力度严格控制 。将学习内容大量删减烦难怪的内容,图突出重点,强化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不要搞偏题怪题难题,不要频繁的搞所谓的竞赛 。
高考不要唯分数论,要从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特别是培养爱国主义的培养,这一点非常重要,不然学习成绩再好出国以后照样成为洋人的奴才,即使考入清华,北大出国之后回来的人少之又少,国家花大力气培养了这些顶尖的学霸最后都为他人做嫁衣裳,出国之后就会洋人服务了!这样的教训难道还少吗?所以爱国主义这一课必须开设且分数不能太低!否则不能上985、211大学!这些是本人的一点认识,敬请参考! 。
袁隆平的水稻,举世皆知,杨振宁的成就是什么?
袁隆平是我们乃至全球都认知的杂交水稻之父,可以说是居功至伟,解决了全世界人民吃饱饭的问题!至今已经90多岁高龄依然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努力奋斗,可以说是中国的骄傲!我们应该觉得中国因为有了袁隆平而感到自豪!可以说没有袁隆平,我们的温饱问题就不会解决得这么早,这是公认的事实!如果非要袁老跟杨震宁做一个比较的话,那我们就再说说杨振宁!杨振宁祖籍是我们中国的,还是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的发小,不难理解他顶多就是美籍华人科学家,他一生的最大成就就是证明了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他的就很少听说他还有什么成就了!而且到了晚年90岁了还不忘给自己找了一个小老婆,以证明自己的能耐!具体的他到底为我们国家做了多少贡献,几乎没有!所以在我的心目中杨振宁的地位根本没法与袁隆平地位相比的,!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也可以说是英雄!还有就是杨振宁的生活环境要比袁隆平好的多,获得的科研条件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袁隆平工作的年代历经文化大革命,可想而知这段时间科学家的待遇,我们都可以去了解,十分不容易,但是袁隆平依然坚持自己的研究,不屈服命运,不抱怨国家,生活艰苦!却又不放弃!是一个民族科学家!是个爱国科学家!虽然没获得什么诺贝尔奖,但是他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农民神一样的存在!所以两者肯定是袁隆平的地位高! 。
有的省份新高考为什么将历史或物理定为必选?这样合理吗?
这是新高考3 3方案的改进版,也就是3 1 2方案,虽然还没有一个省明确公布,更没有省份正式实施,但是似乎已经势在必行 。虽然没有实施,但是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我似乎已经能够感受到这个方案的弊端所在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老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新高考“3 3方案”中,除了弃物理现象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题目难度不同带来的影响,这一点在“3 1 2方案”中依然没有解决 。
举个例子:加入甲考生选择了物理、化学、生物组合,乙考生选择了历史、化学、生物组合,这样是符合物理或者历史中必选一科要求的 。那么,问题来了,你能不能保证物理和历史难度相同?加入物理和历史都以120分的原始分计入,成绩好的学生选择了物理,成绩稍微差一些的学生选择了历史,结果选物理考了90,选历史的考了110分,这样的话,在化学和生物成绩相同的情况下,选择历史的同学就比选物理的高出了20分,如果二者同时选择了某大学的化学专业,后者就被录取了,这合理吗? 二、不弃物理就会弃历史,这符合改革的初衷吗?把物理或历史列为必考,这是因为这是文科和理科中最重要的两门学科,现在二者不能一起选择,结果就让“物理”和“历史”进行厮杀,学生不弃物理就弃历史,这合理吗?新高考“3 3”方案中,学生可以选择物理和历史的组合,那么“3 1 2”组合中,这种组合就不存在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