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敏感性如何培养,如何研究好历史

怎样培养对艺术的敏感?

文化敏感性如何培养,如何研究好历史


这个问题,使我想起文学创作方面的一句话:诗的功夫在诗外 。大概意思是,写诗不是看了几本书,或整天苦思冥想通霄达旦就写得好的 。诗歌是情理境(景)高度融合的文学样式,诗人要到火热的生活中去观察体验甚至接受生活磨励,才能产生情,悟出理(哲学道理),并把经历过的情境描写出来,才使诗作情景交融情理交汇,才能沁人心扉!可见,诗歌的敏感(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用心观察和深切体验!新闻名采访人员,几乎天天有新闻报道,他靠什么?当然是靠敏感!他的敏感从何而来?一从敬业心,二从专业水准 。
采访人员以其专业能力和素养,早已定好新闻可能发生的N多个点,并设定量变因素和变化数值,每天观察统计,一旦某个点发生的异常巨大的变化,新闻就出现了 。你说,他的敏感怎么得来?艺朮的敏感,其实同理 。要说培养,我认为:一筑牢专业基础,掌握将支持你有所新发现新创意的必要因素 。门都不入,何以出师?正如新闻,洞悉旧闻,才会发现新闻 。
敏感的人如何才能提高“钝感力”?
文化敏感性如何培养,如何研究好历史


【文化敏感性如何培养,如何研究好历史】今天来听豆豆的小故事,听她说玻璃心,纯感力 。她说读小学时,有次上音乐课,老师抽她唱歌,她站起来,因为特紧张,一开口就跑了调,同学们哈的一下笑了起来,豆豆当时囧得脸绯红 。从那以后,就觉得自己唱歌笨,再不敢在众人面前唱了 。当时同学不经意的一笑,可能下了课就忘得一干二净了,但却束缚了豆豆十几年 。
直到N年后的某一天,单位搞活动,友邻单位来了几个客人,一起去OK厅玩 。可能是酒精的作用,豆豆握着话筒,唱得很投入,声情并茂,完全忘了身边那么多人在看在听 。一首歌下来,大家纷纷给她鼓掌 。同事惊讶道:“哎呦,完全对你刮目相看,高人深藏不露呀”“真的呀?”是真的,客人们过来敬她酒,还纷纷邀请合唱 。那刻,豆豆很兴奋,她突然发现,说她不会唱歌是谬论 。
谁也没说她不会唱歌呀,是她自己这么认为的 。于是豆豆开始反省自己 。回顾中学时代,她说她成绩好,尤其是文科,还写得一手好作文,她的作文细腻,生动,富有想象力 。老师说她聪慧敏锐,努力上进,好学生 。可她内心常常感到紧张不安,不知为什么 。现在经过琢磨,她觉得自己属于比较敏感的人,用现在的词来说,就是“玻璃心 。
”玻璃心,见字得义,就是易碎,经不起外界的力碰撞 。即承受能力差,经不起一点打击 。想当年,打击她的只是唱歌,如果是学业呢,那岂不是一辈子沦陷了 。她惊得一身冷汗 。她开始正视敏感,着手调理心态 。与玻璃心相对应的是钝感力 。书上所讲的钝感力,说的是在复杂社会里的生存智慧 。如大智若愚呀,睁只眼闭只眼呀,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等等 。
而豆豆通过自身经历悟出,敏感要一分为二的看,对于某些职业,必须有高的敏感度,如作家,科学家,艺术家,医生等,需要敏锐的双眼捕捉新鲜点 。那么人与人交往,在生活里,就要“钝”点 。遇上别人的讽刺,嘲笑,就学许三多,不在乎,呵呵一笑,装不懂 。更不要介意相信别人对你评论,你就是你自己 。对于工作中犯的小错误,也不要太钻牛角尖,人无完人,哪里不出点错呢,过度地放大错误是跟自己过不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