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何读文献,如何每天读文献( 五 )


2、本领域牛人或者主要课题组的文献 。每个领域都有几个所谓的领军人物,他们所从事的方向往往代表目前的发展主流 。因此阅读这些组里的文献就可以把握目前的研究重点 。这里有人可能要问,我怎么知道谁是牛人呢?这里我个人有两个小方法 。第一是在ISI 检索本领域的关键词,不要太多,这样你会查到很多文献,而后利用ISI 的refine 功能,就可以看到哪位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比较多,原则上一般发表论文数量较多的人和课题组就是这行里比较主要的了 。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首先要了解本领域有哪些比较规模大型的国际会议,而后登陆会议主办者的网站一般都能看到关于会议的invited speaker的名字,做为邀请报告的报告人一般来说都是在该行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呵呵3、高引用次数的文章 。一般来说高引用次数(如果不是靠自引堆上去的话)文章都是比较经典的文章,要么思路比较好,要么材料性能比较好,同时其文笔应该也不赖的话 。
多读这样的文章,体会作者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图表分析的处理,相信可以从中领悟很多东西的 。4、最后就是当你有了一定背景知识,开始做实验并准备写论文的时候需要看的文献了 。我个人的经验是,首先要明确一点,你所做的实验想解决什么问题?是对原有材料的改进还是创造一种新的材料或者是新的制备方法,还是采用新的表征手段或是计算方法 。
明确这一点后,就可以有的放矢查找你需要的文献了 。而且往往当你找到此外,我想提到的一点就是关于文献的整理 。很多时候大家下文献都是很盲目,抱着一种先下来再说的思想 。往往下来的文献不少,但只是空占者磁盘空间 。不经过整理归类的文献就不是自己的文献,那根据什么来分类呢?我有一个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适用于那些拥有大量未读文献的 。
就是只关心三点:文章的前言的最后一部分(一般这部分都是提出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依据和方法),文章中的图表(提出采用的表征方法以及性能变化)和结论(是否实现了既定目标以及是否需要改进) 。当然,如果全部精读相信工作量也不小 。我的看法是尽可能用50个字左右来归纳文章,说白了就是文章的目的(如改进某个性能或提出某种方法)+表征手段(如XRD,IR,TEM 等)+主要结论(如产物的性能) 。
当你按照这个方法归纳整理几十篇文献后,自然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后再根据你的笔记将文献分类整理,当你在写论文需要解释引用时再回头精读,我觉得这样会提高效率不少 。进) 。当然,如果全部精读相信工作量也不小 。我的看法是尽可能用50个字左右来归纳文章,说白了就是文章的目的(如改进某个性能或提出某种方法)+表征手段(如XRD,IR,TEM 等)+主要结论(如产物的性能) 。
研究生有没有必要天天读一篇文献,该怎么读?
1.有必要,但与数量无关 。2.文献浩瀚无垠,把握好大方向即面上的文献,可以拓宽研究视野,同时,把握好聚焦问题,加深研究问题的深度与精度 。3.读国内和国际与你相关研究领域的核心顶级刊物,特别是国外文献 。4.该精读的就得精读,该贩毒的就泛读 。别告诉我你不好把握哪些该精读,哪些该贩毒?5.多比较对同领域,同研究方向的文献,从研究方法,研究设计,研究结果等多方面比较,进而发现新的问题与不足 。
唯此,奠定你研究的创新与价值 。6.学会做冷板凳,吃冷饭,喝冷水,也要学会废寝忘食,起早贪黑,忍辱负重 。7.不要被周围的人和事太多干扰你的学习,你努力的信念和方向不动摇 。8.适时调整自己的阶段性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安排学习的事情 。9.别忘记,人生不只是学业,还有诗和远方 。10.别问我是谁,我是过来人,我依然活在在前行的路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