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继续玩阴的,肥阴展阴艺术( 二 )


第二,稍微控制浇水吊兰其实是非常耐旱的 。它的根就是非常粗壮的萝卜根,可以吸收水分,保存一部分水分,供给植株生长 。所以说养护吊兰,可以等到盆土干了之后再给它浇水 。但是它是喜欢空气湿度比较大的环境 。为了防止空气太干燥出现干尖黄叶,要经常给叶片喷清水,增加空气湿度 。第三,施肥要均匀吊兰是以观叶为主的植物 。很多花友以为要给它多施氮肥,其实如果是氮肥过多,会造成它叶片生长过快,比较高大粗壮,容易倒伏 。
栽种吊兰的时候,可以给它放一些底肥 。在养护的时候不施肥也没有关系,或者是每个月给它用一次氮磷钾元素齐全的肥料,让它养分均衡 。不会缺失某种肥料造成植株造型散乱 。如果你的吊兰长的植株太大,叶片徒长折断,太难看了怎么办?可以用一把剪刀,将盆土表面的枝叶全部剪掉,在盆土表面保留两公分的高度就可以 。然后给它放一些多元素肥,比如复合肥,缓释肥或者是饼肥水都可以 。
文同与郑板桥画竹的艺术特点有何不同?
文与可在历史上不仅留下了一副弯头墨竹,还有一个成语“胸有成竹” 。他与苏东坡相友善,不仅是表兄弟,情同手足,并且同为“竹痴” 。苏东坡那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流芳百世 。文同则在苏东坡的文章中多有提及,二人交游品画,可谓亲上加亲,精神上的挚友 。文同的竹子写实,从杆到叶到竹节、竹枝都是尽力贴近客观,几乎和西方素描有异曲同工之妙 。
只不过文同的竹子写实里放逸出了竹子的生气、品性、精神 。那杆弯头竹杆子垂下来,叶片却是极力的向上,骨子里是坚韧和倔强 。文同的这幅竹子,调一下颜料涂上去就是油画,是中国式的油画 。板桥的竹子飘逸,骨子里是清奇 。它胜在韵致,浓墨淡墨间虚实掩映,墨痕露处都是书法的味道 。杆子劲道,叶片潇洒,竹枝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
书法中的力度、阴阳和顿挫,该怎样去理解?怎样运用在书法艺术之中?
书法中的力度是指书法用笔的力量和速度 。作为书法的字,是由结体和用笔两要素构成,而成为书法作品还要讲求墨法和章法 。书法用笔中的力量、速度和方向是结字的需要,具体过程既能体现用笔的轻与重、疾与徐和去与复,也反映着书法动态运行的轨迹和变化规律 。书法有多种书体,每种体都有其用笔的特定规律,因而对用笔力量、速度及使转方向方法的要求皆不同,而每一位写书法的人又对用笔这种书法美学规律各有自身的理解 。
因此,您要问到底怎么把握这种力度,我只能说那是玄之又玄的答案,只能由亲历者亲身去体验 。讲一则小故事帮我蒙混过关 。颜真卿与怀素讨论草书笔法,怀素听说张旭悟出“孤蓬自振,惊沙自飞”,而自家喜欢观夏云绕奇峰,常师其势,又看到断壁上的裂痕非常自然 。颜真卿问:与屋漏痕相比如何?怀素听后很是激动,认为屋漏痕就是自己一直追寻的笔法 。
有些人明明喜欢人体艺术,一边是逢画必看甚至收藏,一边又对人体艺术说三道四,为什么?
确实是这样 。我身边就有几个同事平时喜欢在网上寻找人体艺术图片目不转睛地欣赏,完了还要保存,然后又跟人说人体艺术怎么怎么不好,给人一种心口不一自相矛盾的感觉 。毋庸讳言,人体艺术一直是一个受人关注又富有争议的话题 。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不赞成也不反对者有之,私下里喜欢明面里吐槽者也有之 。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迂者见迂,各执一词 。
为什么有的人明明喜欢欣赏人体艺术,嘴上却又对人体艺术说三道四呢?我琢磨着有这样两个原因:其一,喜欢人体艺术可能是人所共有的天性,无分男女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好奇心和猎奇心的驱使 。虽然人体艺术表现的是人类自我,但是现实中并不是人人都是对人体了解的,这应该是人们普遍关注人体艺术的主要原因 。其二,有些人喜欢欣赏人体艺术是天性使然,而嘴里又对人体艺术说三道四是思想使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