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狠残暴的阿育王为何被称为“和平的皇帝”

【凶狠残暴的阿育王为何被称为“和平的皇帝”】

凶狠残暴的阿育王为何被称为“和平的皇帝”



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 。 他一生的业绩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前半生是“黑阿育王”时代, 后半生是“白阿育王”时代 。
公元前273年,其父王病重, 阿育王回国争夺王位, 传说他杀死了99个兄弟之后才坐稳了宝座 。 在排除一切反对势力后, 阿育王举行了灌顶仪式(印度当时的登基仪式) 。 杀人无数的阿育王即位后依然不改其凶狠嗜杀的作风 。 他发动了一系列战争, 通过武力基本统一了印度,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是公元前261年远征孟加拉沿海的羯陵伽国 。 这次战争使孔雀王朝基本完成了统一印度的事业, 但也造成了10万人被杀、15万人被掳走的人间惨剧 。 此战中, 阿育王被伏尸成山、血流成河的场面所震撼, 痛悔自己统治的凶残, 于是停止武力扩张, 改变其统治策略 。
在其后半生, 阿育王在全国努力推广佛教, 使佛教成为国教, 促成了这一世界性宗教的繁荣 。 其统治时期也成为古代印度历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 。 阿育王先后在全国修了8万余座佛舍利塔, 多次帮助信 团, 布施供养三宝 。 阿育王又派许多大德高僧, 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弘扬佛教, 这些传教高僧及大臣东到缅甸, 西到埃及、希腊等 。
由于阿育王幡然悔悟, 在其后半生的统治中十分强调宽容和非暴力主义, 并且积极地爱护人民、保护生命、护持佛教, 所以他被人称为“和平的皇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