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的目的,百日维新的目的是什么

1,百日维新的目的是什么根本是为了富国强兵 。而甲午惨败之后“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这迫使以光绪皇帝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上层改革派痛下决心,采取损害到以慈禧为代表的封建大地主阶级既得利益的更为激烈的变法图存手段,这就激化了慈禧与光绪本已存在的矛盾,从而使变法最终流产 。应该说,光绪皇帝确实是一个胸有大志的君主,从人格上而言算是一个有血性的中国男人,慈禧等人出卖国家利益以图一时苟安的政策,自然不会得到他的默许,堂堂青史上被大书卖国的骂名,这是光绪皇帝不愿意看到的 。有的时候做一件事情并不需要太复杂的目的,如果说光绪皇帝支持维新变法真有什么目的,那可能就是为了富国强兵,为了做一个好皇帝吧

戊戌变法的目的,百日维新的目的是什么


2,晚清光绪皇帝的戊戌变法到底是怎样的戊戌变法的意义在于引导,让当时的人开始思考国家的未来,怎么能让国家改变,星火燎原,而戊戌变法就是星火,后期的革命就是燎原,虽说戊戌变法存在很大的不可实施性,也不能成功,相比较戊戌变法的本身,开了改革的头才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完事开头难,但总有人得先走一步,虽说可能是万丈深渊,但会给后人以激励,以勇气继续走下去,直至成功,戊戌变法本身意义不大,且不现实戊戌变法的意义在于引导,让当时的人开始思考国家的未来,怎么能让国家改变,星火燎原,而戊戌变法就是星火,后期的革命就是燎原,虽说戊戌变法存在很大的不可实施性,也不能成功,相比较戊戌变法的本身,开了改革的头才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完事开头难,但总有人得先走一步,虽说可能是万丈深渊,但会给后人以激励,以勇气继续走下去,直至成功,戊戌变法本身意义不大,且不现实清朝是一个以武立国的王朝,其领土大部分是通过武力征服所得 。当其武力衰落,其统治必然松动 。戊戌变法是一次维新派发起的改良运动,是甲午战败后清朝转向近代君主立宪体制的一次不成功的尝试 。清朝这个王朝,在其存在的295年内,进行过两次重大的体制转向 。第一次是皇太极时期,从北方游猎民族的汗国体制转向中原式的封建王朝体制 。皇太极从可汗变成皇帝,改女真为满洲,改后金为大清 。从北方政权走向全国政权 。权力从分散到集中,地位从低到高,目标也从小到大 。一定程度来说,这一次体制转向是成功的 。但是这一次转向仍然保持了其北方游猎民族的顶层传统——八旗制度,即八固山制度(Jakun-gusa),分为正(汉语音读整)镶四旗以及左右翼护军 。这种制度可以追溯到完颜金朝时期的猛安谋克制度、元朝时期的千户制度以及骑兵作战传统的左右翼战略思想 。即将整个族群实行军事化管理,实现整个族群的军事化和权力的集中化 。在当时满族人口偏少,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八旗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吸纳蒙古、汉军等新加入的力量,同时便于将这些力量进行整训改编 。实际上这个时候,部分满族士兵军官化了,基层士兵或者说主攻部队往往以蒙古、汉军为主 。入关后八旗体制得以保留,八旗渐渐演变成一个军事化贵族集团,和科举制度下的士大夫封建官僚制度同时存在于清朝权力结构中 。从这个角度来说,清朝是一个二元制官员选拔结构的王朝 。其行政结构也是二元的——在汉族等定居民族地区施行行省制度 。在东北—内外蒙—新疆的广大地区,实行将军制度,设立理藩院管理广大边疆地区的“藩部” 。在清朝前中期,这种二元甚至是多元制度是合理的,“因地制宜”的 。但是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新的对手出现了 。有外国学者把清朝在17—18世纪的扩张与欧洲在同时期的殖民扩张看成同时期同一类型扩张,这种说法显然片面 。但不管怎么说,清朝前中期的扩张与对多民族国家的整合是成功的 。与此同时,八旗制度开始失效 。八旗制度限制了制度内人员正常的生产生活,使得八旗族群彻底脱离生产,并形成了孤岛式的、封闭的、碎片化的生活环境,这也使八旗族群彻底贵族化 。比如太原驻防八旗,终日打架斗殴,欺负民人 。当地政府官员头疼又不能管理,太原八旗也被太原民人称为“太原的梁山泊” 。另外,定居化的城市、城防驻守生活使得八旗族群脱离了原有的游猎生产生活,无法再保持骑兵技战术水平 。八旗族群的战斗力直线下降 。因为涉及国本,八旗改革又十分困难,导致八旗武力衰退,越来越成为文官的储备力量 。清朝处于防范目的,遏制利于广泛普及的新式武器的使用 。比如燧发火枪,虽然很早出现,但仅仅限于宫廷打猎时使用 。有官员奏请将武举考试中刀剑改为火枪射击,这无疑会促进新式武器的使用,可是被清朝皇帝制止,改为考弓箭射击 。新式武器不能普及,导致了新式武器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全面落后 。清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调集蒙古马队正面冲击英法联军,英法联军以康格里夫火箭弹回击,火箭冒着烟雾呼啸而来,蒙古战马受惊,队不成队,军不成军,全体覆没 。鸦片战争、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朝面对的是满洲蒙古不堪再用的危亡局面 。老办法不灵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出现 。为了挽救自身统治,清朝开始“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 。隶属于总理衙门的、新组建的大清海关为清朝带来大量的财政收入 。清朝将财政收入投入到武器装备升级中,发展出近代军事工业 。虽然损失了一些北方边境领土,但也算勉强渡过了边疆危机 。横向比较,与清朝同时期的奥斯曼土耳其与莫卧儿帝国,一个损失了一半以上的领土,一个彻底沦为殖民地 。但是,清朝的顶层依旧是封建制度的,咸丰皇帝时期湘军的解散,侧面体现了清朝对新式军队的不信任与临时抱佛脚的心态 。清朝买了西方的军舰组建了水师,却无法精心维护升级,最终落后于明治维新的日本 。19世纪的日俄与英法不同,英法对清朝的战争为得主要是维持贸易优势,从中国赚到钱是第一位的 。他们满足于清朝对中国的统治 。19世纪的日俄则看中了中国的领土,要吞并、灭亡中国 。尤其是刚刚崛起的日本,自身实力较弱,所以全面发力,与清朝争夺朝鲜 。这里应该指出,有观点认为——因为当时沙俄也想控制朝鲜,所以日本争取对朝鲜的控制,也有对抗俄罗斯的潜层意图 。但由于当时朝鲜被清朝实际控制,所以战争表相为日本和清朝的战争 。甲午战争十年后,日本击败沙俄,完成了在东北亚优势地位的确立 。当然,这种观点对错尚有争论 。甲午战争是日本维新后进行的第一场对外战争,虽然现在日本描述的很轻松,但实际上是日本倾全国之力准备的战争 。对日本来说,是一场拼国运的全面战争 。打输了日本明治维新就失败了,日本有可能与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当时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清朝一样没有自主关税权,其实也有半殖民地化的危险) 。而横向比较——中法战争中法国远征军作战不利,不过是谈判中没有占大便宜,促使法国内阁倒台而已 。两相比较,严重程度绝不是一个层级 。全面战争是“水桶原理”的体现,交战双方在全面战争中拼尽全力,非死即生 。在这个较量中,一丝一毫的弱点都会被放大,成为失败的因素 。简单地说,清朝在用一支地方部队(淮军—北洋体系)对抗日本举国之兵 。李鸿章曾说自己“以北洋一隅之力,博倭人全国之师” 。而且就是这一支地方部队,实际上也是不愿意对日作战的 。避战保存实力的思想十分严重,主观上并不认同这场战争的必要性,大部分官兵不愿意为清廷出力,邓世昌那样的勇猛将领并不占多数 。加上李鸿章先期战略判断失误,认为日本忌惮清朝国力,不会主动进攻,后来又寄希望于国际干涉,最终导致误判,全盘失败 。甲午战败,失去朝鲜、割让台湾 。最关键的是清朝的发源地东北险些丢失,证明了洋务运动作用有限 。这最终逼迫清朝试图完成第二次体制转向,向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时期的主流制度——君主立宪制转向 。具体表现为1898年的戊戌变法和1906年的预备立宪 。光绪皇帝在甲午战争中是主战派 。根据英国领事个人回忆(不是信史),战前光绪皇帝曾质问军机大臣、醴亲王世铎,对日本作战准备的怎么样?没想到世铎推诿,说这是庆亲王奕劻的职责 。光绪转而询问庆亲王,庆亲王却说清朝准备不足 。最终导致光绪大怒,摔了茶杯 。光绪皇帝在晚清政治中的面目十分复杂 。从某种程度上讲,光绪和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十分相似,都有强烈的救亡图存的意图,但都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改变形势 。甚至他们俩去世的年龄都差不多——崇祯上吊时33岁,光绪被慈禧毒害时38岁,都是英年早逝 。戊戌变法时光绪已经27岁,慈禧这个年纪已经发动辛酉政变登上了权力核心 。1898年时光绪已经亲政9年,却处处受到慈禧的控制,因此有借助改革夺回权力的想法 。这一点,老谋深算的慈禧岂能不知?从血缘上看,光绪不是慈禧的直系亲属,两个人没有多深的感情,况且早被封建权力争夺搞得面目全非 。地方上看,不少开明知识分子与官僚也有改革要求 。1895年11月,康梁推动建立了强学会,地点为北京 。得到了如文廷式、翁同龢、刘坤一、张之洞的支持,是帝党与维新派的合作 。但仅仅过了两个月,就在李鸿章的暗中授意下,由杨崇伊上书弹劾、封禁 。强学会的封禁如同戊戌变法的预演 。美国公使在致美国国务卿的信中曾表明——因为强学会的主力是开明汉族知识分子与官僚势力,所以遭到满洲勋贵的忌惮与强烈反感 。1898年6月15日,光绪颁布《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开始 。仅仅4天之后,慈禧出手 。慈禧将光绪的老师、协办大学士、总理衙门大臣、户部尚书翁同龢革职,遣送原籍 。仅仅听到这一系列官职与身份,就可以知道翁同龢在变法中的重要性 。同时,明确规定二品以上官员的任免需要慈禧的同意 。紧接着,慈禧开始一系列军事部署 。将八旗出身的官僚荣禄调为直隶总督,并将几支具有战斗力的军队交给荣禄指挥(袁世凯新建陆军、董福祥甘军、聂士成武毅军) 。人事上、军事上,维新派没有任何凭借,且多有偏激、不切实际且激化矛盾的举措 。手腕自然无法与封建权力斗争经验丰富的慈禧相抗衡 。维新派所依靠的只有光绪的支持 。作为回击与支持,光绪迅速罢免了一干阻碍变法的官员 。这最终导致慈禧秘密从颐和园回京,发动戊戌政变,重新临朝训政 。而光绪没有军权,只能坐以待擒,被囚禁瀛台 。有学者查阅1907,08年内务府档案,发现了当时光绪皇帝所阅读之书籍,部分如下: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严复《政治讲义》清水澄《政治法泛论》《国债论》《欧洲财政史》……由此可见,光绪在瀛台软禁期间并没有沉沦颓废,他预计自己可以在慈禧去世后破除最后的阻力全面亲政,他一直在为清朝的改革作知识储备 。只是慈禧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光绪在慈禧去世的前几个小时去世,死于砷中毒,光绪是被毒杀的 。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光绪只是同治皇帝的代替,是个影子武士,只是慈禧控制朝政的幌子,当真正的幕后要离开的时候,幌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时间回到1875年,当这个幌子出现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四岁小孩 。慈禧看着这个孩子,她可能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替代人选、这个命中注定的幌子将来却是晚清几位帝王中思想最开明的一个 。戊戌政变后,戊戌变法的大部分举措被废止,只保留了建立大学这一项 。此后中国许多精英,多受惠于此 。从戊戌变法之后的走向看,清朝在1906年预备立宪,那个时候光绪还在世 。预备立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清朝对戊戌变法的变相肯定,也是清朝被迫向近代君主立宪转向的第二次尝试 。但清朝责任内阁制度在1911年才确立,那个时候无论光绪还是慈禧都去世了 。而且责任内阁成员多为满洲八旗勋贵,实际上象征性大于改革性 。这些不利举措最终导致清朝向近代君主立宪体制转向的失败,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及清朝灭亡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清朝无法从一个封建王朝过渡到近代化君主立宪政府 。在当时,爱新觉罗家族是中国君主立宪唯一的选择,戊戌变法的失败也证明了中国无法走近代化君主立宪之路 。个人整理创作,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图片一来自杂志《文化纵横》刊文“超越民族主义:“多元一体”的清代中国”中配图——文章作者张志强 。图片二为清末讽刺漫画《时局图》,来自于网络 。戊戌变法的意义在于引导,让当时的人开始思考国家的未来,怎么能让国家改变,星火燎原,而戊戌变法就是星火,后期的革命就是燎原,虽说戊戌变法存在很大的不可实施性,也不能成功,相比较戊戌变法的本身,开了改革的头才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完事开头难,但总有人得先走一步,虽说可能是万丈深渊,但会给后人以激励,以勇气继续走下去,直至成功,戊戌变法本身意义不大,且不现实戊戌变法的意义在于引导,让当时的人开始思考国家的未来,怎么能让国家改变,星火燎原,而戊戌变法就是星火,后期的革命就是燎原,虽说戊戌变法存在很大的不可实施性,也不能成功,相比较戊戌变法的本身,开了改革的头才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完事开头难,但总有人得先走一步,虽说可能是万丈深渊,但会给后人以激励,以勇气继续走下去,直至成功,戊戌变法本身意义不大,且不现实清朝是一个以武立国的王朝,其领土大部分是通过武力征服所得 。当其武力衰落,其统治必然松动 。戊戌变法是一次维新派发起的改良运动,是甲午战败后清朝转向近代君主立宪体制的一次不成功的尝试 。清朝这个王朝,在其存在的295年内,进行过两次重大的体制转向 。第一次是皇太极时期,从北方游猎民族的汗国体制转向中原式的封建王朝体制 。皇太极从可汗变成皇帝,改女真为满洲,改后金为大清 。从北方政权走向全国政权 。权力从分散到集中,地位从低到高,目标也从小到大 。一定程度来说,这一次体制转向是成功的 。但是这一次转向仍然保持了其北方游猎民族的顶层传统——八旗制度,即八固山制度(Jakun-gusa),分为正(汉语音读整)镶四旗以及左右翼护军 。这种制度可以追溯到完颜金朝时期的猛安谋克制度、元朝时期的千户制度以及骑兵作战传统的左右翼战略思想 。即将整个族群实行军事化管理,实现整个族群的军事化和权力的集中化 。在当时满族人口偏少,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八旗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吸纳蒙古、汉军等新加入的力量,同时便于将这些力量进行整训改编 。实际上这个时候,部分满族士兵军官化了,基层士兵或者说主攻部队往往以蒙古、汉军为主 。入关后八旗体制得以保留,八旗渐渐演变成一个军事化贵族集团,和科举制度下的士大夫封建官僚制度同时存在于清朝权力结构中 。从这个角度来说,清朝是一个二元制官员选拔结构的王朝 。其行政结构也是二元的——在汉族等定居民族地区施行行省制度 。在东北—内外蒙—新疆的广大地区,实行将军制度,设立理藩院管理广大边疆地区的“藩部” 。在清朝前中期,这种二元甚至是多元制度是合理的,“因地制宜”的 。但是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新的对手出现了 。有外国学者把清朝在17—18世纪的扩张与欧洲在同时期的殖民扩张看成同时期同一类型扩张,这种说法显然片面 。但不管怎么说,清朝前中期的扩张与对多民族国家的整合是成功的 。与此同时,八旗制度开始失效 。八旗制度限制了制度内人员正常的生产生活,使得八旗族群彻底脱离生产,并形成了孤岛式的、封闭的、碎片化的生活环境,这也使八旗族群彻底贵族化 。比如太原驻防八旗,终日打架斗殴,欺负民人 。当地政府官员头疼又不能管理,太原八旗也被太原民人称为“太原的梁山泊” 。另外,定居化的城市、城防驻守生活使得八旗族群脱离了原有的游猎生产生活,无法再保持骑兵技战术水平 。八旗族群的战斗力直线下降 。因为涉及国本,八旗改革又十分困难,导致八旗武力衰退,越来越成为文官的储备力量 。清朝处于防范目的,遏制利于广泛普及的新式武器的使用 。比如燧发火枪,虽然很早出现,但仅仅限于宫廷打猎时使用 。有官员奏请将武举考试中刀剑改为火枪射击,这无疑会促进新式武器的使用,可是被清朝皇帝制止,改为考弓箭射击 。新式武器不能普及,导致了新式武器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全面落后 。清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调集蒙古马队正面冲击英法联军,英法联军以康格里夫火箭弹回击,火箭冒着烟雾呼啸而来,蒙古战马受惊,队不成队,军不成军,全体覆没 。鸦片战争、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朝面对的是满洲蒙古不堪再用的危亡局面 。老办法不灵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出现 。为了挽救自身统治,清朝开始“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 。隶属于总理衙门的、新组建的大清海关为清朝带来大量的财政收入 。清朝将财政收入投入到武器装备升级中,发展出近代军事工业 。虽然损失了一些北方边境领土,但也算勉强渡过了边疆危机 。横向比较,与清朝同时期的奥斯曼土耳其与莫卧儿帝国,一个损失了一半以上的领土,一个彻底沦为殖民地 。但是,清朝的顶层依旧是封建制度的,咸丰皇帝时期湘军的解散,侧面体现了清朝对新式军队的不信任与临时抱佛脚的心态 。清朝买了西方的军舰组建了水师,却无法精心维护升级,最终落后于明治维新的日本 。19世纪的日俄与英法不同,英法对清朝的战争为得主要是维持贸易优势,从中国赚到钱是第一位的 。他们满足于清朝对中国的统治 。19世纪的日俄则看中了中国的领土,要吞并、灭亡中国 。尤其是刚刚崛起的日本,自身实力较弱,所以全面发力,与清朝争夺朝鲜 。这里应该指出,有观点认为——因为当时沙俄也想控制朝鲜,所以日本争取对朝鲜的控制,也有对抗俄罗斯的潜层意图 。但由于当时朝鲜被清朝实际控制,所以战争表相为日本和清朝的战争 。甲午战争十年后,日本击败沙俄,完成了在东北亚优势地位的确立 。当然,这种观点对错尚有争论 。甲午战争是日本维新后进行的第一场对外战争,虽然现在日本描述的很轻松,但实际上是日本倾全国之力准备的战争 。对日本来说,是一场拼国运的全面战争 。打输了日本明治维新就失败了,日本有可能与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当时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清朝一样没有自主关税权,其实也有半殖民地化的危险) 。而横向比较——中法战争中法国远征军作战不利,不过是谈判中没有占大便宜,促使法国内阁倒台而已 。两相比较,严重程度绝不是一个层级 。全面战争是“水桶原理”的体现,交战双方在全面战争中拼尽全力,非死即生 。在这个较量中,一丝一毫的弱点都会被放大,成为失败的因素 。简单地说,清朝在用一支地方部队(淮军—北洋体系)对抗日本举国之兵 。李鸿章曾说自己“以北洋一隅之力,博倭人全国之师” 。而且就是这一支地方部队,实际上也是不愿意对日作战的 。避战保存实力的思想十分严重,主观上并不认同这场战争的必要性,大部分官兵不愿意为清廷出力,邓世昌那样的勇猛将领并不占多数 。加上李鸿章先期战略判断失误,认为日本忌惮清朝国力,不会主动进攻,后来又寄希望于国际干涉,最终导致误判,全盘失败 。甲午战败,失去朝鲜、割让台湾 。最关键的是清朝的发源地东北险些丢失,证明了洋务运动作用有限 。这最终逼迫清朝试图完成第二次体制转向,向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时期的主流制度——君主立宪制转向 。具体表现为1898年的戊戌变法和1906年的预备立宪 。光绪皇帝在甲午战争中是主战派 。根据英国领事个人回忆(不是信史),战前光绪皇帝曾质问军机大臣、醴亲王世铎,对日本作战准备的怎么样?没想到世铎推诿,说这是庆亲王奕劻的职责 。光绪转而询问庆亲王,庆亲王却说清朝准备不足 。最终导致光绪大怒,摔了茶杯 。光绪皇帝在晚清政治中的面目十分复杂 。从某种程度上讲,光绪和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十分相似,都有强烈的救亡图存的意图,但都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改变形势 。甚至他们俩去世的年龄都差不多——崇祯上吊时33岁,光绪被慈禧毒害时38岁,都是英年早逝 。戊戌变法时光绪已经27岁,慈禧这个年纪已经发动辛酉政变登上了权力核心 。1898年时光绪已经亲政9年,却处处受到慈禧的控制,因此有借助改革夺回权力的想法 。这一点,老谋深算的慈禧岂能不知?从血缘上看,光绪不是慈禧的直系亲属,两个人没有多深的感情,况且早被封建权力争夺搞得面目全非 。地方上看,不少开明知识分子与官僚也有改革要求 。1895年11月,康梁推动建立了强学会,地点为北京 。得到了如文廷式、翁同龢、刘坤一、张之洞的支持,是帝党与维新派的合作 。但仅仅过了两个月,就在李鸿章的暗中授意下,由杨崇伊上书弹劾、封禁 。强学会的封禁如同戊戌变法的预演 。美国公使在致美国国务卿的信中曾表明——因为强学会的主力是开明汉族知识分子与官僚势力,所以遭到满洲勋贵的忌惮与强烈反感 。1898年6月15日,光绪颁布《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开始 。仅仅4天之后,慈禧出手 。慈禧将光绪的老师、协办大学士、总理衙门大臣、户部尚书翁同龢革职,遣送原籍 。仅仅听到这一系列官职与身份,就可以知道翁同龢在变法中的重要性 。同时,明确规定二品以上官员的任免需要慈禧的同意 。紧接着,慈禧开始一系列军事部署 。将八旗出身的官僚荣禄调为直隶总督,并将几支具有战斗力的军队交给荣禄指挥(袁世凯新建陆军、董福祥甘军、聂士成武毅军) 。人事上、军事上,维新派没有任何凭借,且多有偏激、不切实际且激化矛盾的举措 。手腕自然无法与封建权力斗争经验丰富的慈禧相抗衡 。维新派所依靠的只有光绪的支持 。作为回击与支持,光绪迅速罢免了一干阻碍变法的官员 。这最终导致慈禧秘密从颐和园回京,发动戊戌政变,重新临朝训政 。而光绪没有军权,只能坐以待擒,被囚禁瀛台 。有学者查阅1907,08年内务府档案,发现了当时光绪皇帝所阅读之书籍,部分如下: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严复《政治讲义》清水澄《政治法泛论》《国债论》《欧洲财政史》……由此可见,光绪在瀛台软禁期间并没有沉沦颓废,他预计自己可以在慈禧去世后破除最后的阻力全面亲政,他一直在为清朝的改革作知识储备 。只是慈禧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光绪在慈禧去世的前几个小时去世,死于砷中毒,光绪是被毒杀的 。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光绪只是同治皇帝的代替,是个影子武士,只是慈禧控制朝政的幌子,当真正的幕后要离开的时候,幌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时间回到1875年,当这个幌子出现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四岁小孩 。慈禧看着这个孩子,她可能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替代人选、这个命中注定的幌子将来却是晚清几位帝王中思想最开明的一个 。戊戌政变后,戊戌变法的大部分举措被废止,只保留了建立大学这一项 。此后中国许多精英,多受惠于此 。从戊戌变法之后的走向看,清朝在1906年预备立宪,那个时候光绪还在世 。预备立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清朝对戊戌变法的变相肯定,也是清朝被迫向近代君主立宪转向的第二次尝试 。但清朝责任内阁制度在1911年才确立,那个时候无论光绪还是慈禧都去世了 。而且责任内阁成员多为满洲八旗勋贵,实际上象征性大于改革性 。这些不利举措最终导致清朝向近代君主立宪体制转向的失败,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及清朝灭亡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清朝无法从一个封建王朝过渡到近代化君主立宪政府 。在当时,爱新觉罗家族是中国君主立宪唯一的选择,戊戌变法的失败也证明了中国无法走近代化君主立宪之路 。个人整理创作,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图片一来自杂志《文化纵横》刊文“超越民族主义:“多元一体”的清代中国”中配图——文章作者张志强 。图片二为清末讽刺漫画《时局图》,来自于网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