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纳,TOMEFON

张生为何对崔莺莺薄情始乱终弃?

斐纳,TOMEFON


张生为何对崔莺莺薄情始乱终弃?简单回顾下《莺莺传》的故事 , 崔莺莺是前朝崔相国之女 , 与母亲因故被困于庙中 , 得到张生的解救 , 因为红娘牵线搭桥 , 也因为莺莺对爱情的渴望 , 所以莺莺与张生 , 成就了好事 , 崔母得知 , 恨极 , 逼张生考取功名来娶莺莺 , 后来张生考中了状元 , 被当朝重臣看重 , 选为女婿 , 莺莺自然被抛诸脑后 , 多年后 , 故地重游 , 莺莺拒绝见这个“外兄”——《西厢记》里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 , 写成了张生与莺莺大团圆 。
相较于《莺莺传》和《西厢记》 , 莺莺传更现实 , 也更符合人性 , 其乐融融的结局 , 往往是梦想而已 。张生为何对崔莺莺始乱终弃?我个人的看法是张生始终没有爱过莺莺 。爱上她和爱上她 , 真的是不一样的 。很早以前 , 红娘就问过张生为什么不走正常路数 , 向崔母提亲 , 张生的解释是什么呢?他说什么纳采问名等等一系列的程序耗时太长 , 他实在等不及了 , 不愿意等了 。
真正喜欢一个姑娘 , 不愿意等?很明显 , 成年人都明白 , 这就是张生精虫上脑的意思 , 他要的 , 不过是崔莺莺的身子 , 其他的嘛 , 再说啰 。后来 , 张生发达了 , 怎么说崔莺莺的呢?“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不爱就不爱吧 , 为了开脱 , 竟然把曾经的枕边人 , 当作是妖孽祸水 , 可见 , 所谓的爱情 , 从来都是假的 , 至少在张生看来 , 年少的青春的崔莺莺 , 最大的作用 , 无非就是排解寂寞而已 。
于张生来说 , 崔莺莺已经没有了价值 , 他要的东西 , 崔莺莺永远给不了 。崔莺莺出身博陵崔氏 , 母亲出身荥阳郑氏 , 她是真正的五姓七宗望族的大小姐 , 如果她父亲在的话 , 光一个崔氏 , 就可以给张生带来无限的好处 , 更别说还有郑氏的加持了 。可是 , 崔父已然是前相国 , 早就退出了朝堂的圈子 , 何况还死了 , 崔母一介女流 , 要命的是崔家并没有嫡亲兄弟之类的可以依靠 。
要说显贵吧 , 很显贵 , 要说没实权吧 , 也的确帮不上张生什么忙 。人都是务实的 。张生作为读书读老了的 , 自有一番计算 , 相较于当朝重臣之女 , 崔莺莺能给的实在太少 , 张生想要在仕途上有作为 , 没有妻族的帮衬是不可能的 , 娶了崔莺莺 , 可以得到什么呢?除了一个重情重义的虚名外 , 好处很有限 , 而另娶他人 , 却有完全不一样的未来 。
何况大唐观念开放 , 婚前失贞的女子也可以有好归宿 , 崔莺莺失了贞 , 却也嫁得出去 , 有大把的人冲着她去 , 再说 , 崔莺莺外柔内刚 , 寻死之类的事情是不会做的——不会闹出人命 , 丑事不会被揭 , 张生放弃这段历史 , 也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 , 人不为已 , 天诛地灭嘛 , 负了一段感情没什么关系 , 重要的是未来前程似锦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