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后周军事将领,韩通

后周大将韩通是怎么死的?

五代后周军事将领,韩通


哪年出生不祥,死的那天却很清楚: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三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倒转枪头,直奔京城开封 。守卫京城的禁军首领石守信,王审琦都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二话不说,打开城门,赵匡胤顺利地进入了京城 。赵匡胤反叛的消息传来 。正在大殿的韩通很是吃惊,他急冲冲地走出大殿,孤身一人骑着马就要去找赵匡胤当面问个清楚,少不了指责几句,比如,先皇待你不薄,现在你竟然欺负人家孤儿寡母一类的话 。
他了解这位老同事,知道赵匡胤大概不会杀他,可他忽略了一件事,赵匡胤手下可不都是会讲理的 。例如王彦升,他是赵匡胤的得力助手,也是陈桥兵变的功臣,这个人是典型的五代十国的武夫代表,他恨不得在这次改朝换代中大开杀戒,早就把赵匡胤的入城纪律,不许骚扰百姓,不许枉杀大臣的话统统忘光了 。王彦升遇上韩通就追,一直追到家里,韩通不敌王彦升,被杀 。
王彦升不过瘾接着杀光了韩通的家人 。这下王彦升可是过足兵变的瘾了他是过足了瘾,可赵匡胤发怒了,韩通一家人的被害不仅使他和平兵变,万民拥戴的美梦破裂了,此后更是受到后周大臣的指责和猜疑 。赵匡胤的理想不同于以往五代的骄兵悍将,他很在乎社会舆论 。愚蠢的武夫破坏了这一切!可说到底也是自家兄弟,不能杀,那就罚!于是王彦升成了陈桥兵变功臣中唯一的一个终身不受赏赐的大将,此后再不受重用 。
赵匡胤为什么要厚葬陈桥兵变中唯一反对他的韩通?不怕功臣功臣寒心么?
五代后周军事将领,韩通


韩通(?—960年),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又称作“韩瞠眼”,后周将领 。韩通历仕后晋、后汉、后周三朝,在周世宗柴荣在位时期屡建奇功,官至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柴荣驾崩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韩通打算组织军队抵抗,为王彦升所杀 。赵匡胤登基后,追赠其为中书令 。赵匡胤之所以要厚葬反对他的韩通,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韩通人生经历来看,其在每个朝代都是忠臣,尽心尽力 。
韩通历经后晋、后汉和后周,其在每个朝代都是大将主力,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官职一直在上升 。而且其都是尽心尽力,毫无一点私心和杂念 。同时其也是复合型的人才,除了会带兵打仗,其还擅长于修建水利设施、城市、疏通河道等,并且都能够按照要求高规格完成,所以其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虽然其是唯一一个想带队反抗赵匡胤起兵,但其人格魅力还在,百姓大都知晓,面对这样的人物其必须要厚葬 。
赵匡胤2.韩通虽然反抗赵匡胤,但这正说明他的忠诚和忠君思想 。君主手下难得有几个始终终于自己的臣子,毫无二心,一心为朝廷办事,韩通就属于这样的人物 。其反抗赵匡胤是终于后周的表现,是忠心和忠诚,而赵匡胤起兵之后,他就需要这样的忠心臣子来辅佐他,所以,他采取厚葬韩通的方式,让广大官兵通晓,每一个人都要终于他,听从他的调配,服从他的命令,说白了为了作秀 。
影视剧中的赵匡胤3.赵匡胤确实有惭愧之意 。在发动陈桥兵变的时候,赵匡胤假装不同意,后在其弟弟等劝说下,“勉强”同意,但提出要求,不能对城里的大臣杀戮,所以,在得知韩通,以及他的家人都被杀后,虽然对于赵匡胤来说不算什么,毕竟韩通反抗自己,将他杀害也没什么,但既然在军官面前层提出要求,就这样不管不顾确实不好,所以,为了给自己打个圆场,也为了给别人看,展现自己对其的敬意,所以厚葬韩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