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阐述什么教育思想

可以了解一下孟子思想中体现出的为人处世的智慧 。孟子说:“子路 ,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可是他们的民众并未减少 , 而我的民众也不见增多 , 是什么道理呢?”孟子回答道:“大王喜好打仗 , 那就请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吧 。做事“通权达变”的原则孟子被称为“亚圣” , 因为“至圣”是孔子 。
孟子有哪些教育思想?

简述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阐述什么教育思想


【简述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阐述什么教育思想】可以了解一下孟子思想中体现出的为人处世的智慧 。孟子的“与人为善”原则“与人为善”一语 , 今天我们常常用到 , 孟子认为只有“与人为善”的舜 , 才真正进入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 成就了为人处世的典范 。孟子说:“子路 ,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禹 , 闻善言则拜 。大舜有大焉 , 善与人同 , 舍己从人 , 乐取于人以为善 。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 , 无非取于人者 。
取诸人以为善 , 是与人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说:“子路 , 别人指出他的过错 , 他就很高兴 。禹 , 听到别人善意的意见和建议 , 就向人家致敬 。伟大的舜更是了不起 , 善于向别人看齐 , 抛弃自己的缺点 , 吸取他人的长处 , 来发展自己的善行 。舜从耕田种地、制陶打鱼 , 一直到成为帝王 , 没有哪一个优点不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 。
吸取众人的优点来发展自己的善行 , 这就是与别人一同行善啊 。所以 , 最高尚的德行就是偕同他人一同行善 。”孟子认为:我们的感情、时间和精力都有限 , 就要分清本末主次 。而人与人相处需要找到稳定的模式 , 才能长期维持和谐的关系 。做事“通权达变”的原则孟子被称为“亚圣” , 因为“至圣”是孔子 。但这种称号并不像奥运会的金牌银牌 , 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隔着一百多年 , 在各自的时代其实都是独一无二的 。
孟子其实很不喜欢一个人一辈子就固执一个原则 , 因为人生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 。根本原则是心要真诚 , 遵守社会规范 , 但对方的期许有弹性 , 我们做出的行为要对别人真正有利才行 。为人处世要懂得变通 , 语出《离娄篇》 。他说:“大人者 , 言不必信 , 行不必果 , 惟义所在 。”意思是说 , “有德行的人 , 说话不一定要句句守信 , 行为不一定要贯彻始终 , 与义同在 , 依义而行 。
” 孟子的意思就是告诫人们做事宜通权达变 , 并不是不讲信用 , 而是说 , 要把道义放在第一位 。孟子特别强调变通 , 儒家思想有原则 , 但也要考虑具体情况 , 采取权宜措施 , 古语叫做“守经达权” 。“经”就是常 , 遵守基本原则 , “权”就是变 , 能够通达变化的意思 。有个人叫淳于髡的 , 故意跑来问孟子 , 如果嫂嫂掉到水里去了 , 做小叔子的能不能伸手去救她?今天我们会觉得这个问题很荒谬 , 但是古时有严格的规矩 , 男女授受不亲 。
一边是“授受不亲” , 一边是“要不要救人” , 怎么办呢?孟子对淳于髡说 , 如果你不拉她 , 真是豺狼一般 , 太狠心了 , 眼看人要淹死了 , 即使不认识的女子也该对她伸出援手 , 何况自己的亲人 。绝不能不救!淳于髡就说 , 现在天下的人都沉在水里了 , 你怎么不伸手援救呢?意思是要孟子出来做官帮助百姓 。孟子回答 , 天下的人都沉在水里 , 要用“道”来救 , 难道想用我的手去救天下人吗?一个人的力量有限 , 但“道”是可以救更多人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