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技术,美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死亡33年的动物( 二 )


卵细胞在试管中不断地分裂成为胚胎 , 最后将胚胎植入到第三只雌性绵羊的子宫内代孕 , 最终产下了克隆羊多莉 。其实从多莉出现后 , 科学家们并没有停止对克隆技术的研究 , 1998年 , 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成功克隆了小鼠;2000年1月 , 一只雌性克隆猕猴Tetra成功诞生 , 2000年3月和8月 , 分别有5只和1只苏格兰小猪成功被克隆;2001年两头克隆牛Alpha和Beta诞生;2013年 , 日本一个科研小组从老鼠尾巴中取得一滴鲜血 , 成功克隆出了老鼠;2013年1月 , 我国台湾成功克隆出了迷你猪;2017年11月 , 世界上首个细胞克隆猴“中中”在我国科学院成功被克隆 。
一个月之后 , 第二只克隆猴“华华”诞生 。(下图为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由此可见 , 在多莉羊死后(2003年) , 科学家们对动物的克隆并没有停止 , 而且逐渐地在向着灵长类动物的方向发展 , 换句话说 , 克隆的动物离人越来越近 。既然这样 , 为何我们很少听到克隆的消息呢?这就来到了我们今天说的重点:克隆的利与弊 。克隆的利与弊我们之所以在多莉羊死后就很少听到克隆的消息了 , 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稀奇 。
克隆羊是第一种成功克隆的哺乳动物 , 这是一次科学的巨大飞跃 , 而且人本身就是哺乳动物 , 所以当时多莉产生必然会吸引世界的目光 。但是随着后来 , 越来越多的哺乳动物被克隆 , 这种稀有性就越来越低了 。第二就是克隆的弊端了 。随着克隆技术逐渐的为人所知 , 人们也逐渐的看到了克隆技术背后的弊端 , 这也是引不起太多人关注的原因之一 。
下面我们详细地来说一下 , 克隆的弊端 。其实动物的克隆技术是在植物克隆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延伸出来的 , 而植物的克隆是利大于弊的 , 因为这样能够从单一植株体内获得大量与该植株完全一样的子代 , 举个例子 , 这棵玉米非常的高产 , 那么就可以用这个技术来获得大量的具有高产性状的个体 。但是 , 用在动物身上 , 我个人觉得是弊大于利的 。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四个主要原因:第一:成功率 。克隆技术对于植物来说是比较简单的 , 因为植物的基因比动物要简单很多 。我们以多莉为例 , 多莉羊的诞生表面上看很简单 , 但其实它是一起培育的277个胚胎中 , 唯一一个成功克隆的 。在01年的克隆牛实验中 , 成功的个体只是9000个实验体中的少数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 , 克隆技术的失败率高达97% 。
因此 , 克隆动物的成功率很低 , 这会消耗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 显然是不划算的 。第二:基因 。克隆成功的动物 , 其基因与母体完全相同 , 这对于自然界中的动物来说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 因为物种讲究的是基因多样性 , 举个例子 , 拿这个技术去拯救快要灭绝的动物 , 这样的结果就是随着第一代的死亡 , 之后的动物基因几乎都是一样的了 , 这种基因一样的物种 , 活着与灭绝的区别就不是很大了 。
而对于人工饲养下的动物 , 上面的成本和成功率就已经将其否定了 。而且克隆技术出现的个体往往具备与母体同年龄的特点 , 尤其是患病的基因 , 就像多莉一样 , 它6岁时就患上了老年羊才会患有的关节炎 。因此 , 基因多样性较差 , 易患病等特点 , 也是克隆的一大弊端 。第三:可持续性 。如果一个物种的克隆能够一直这样复制或者繁殖下去还是有很大的价值的 , 比如一个物种仅剩了几只 , 那么就可以一直保留着它们 , 等到科学发展到可以解决基因多样性时就可以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