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部队机关秩序,浅谈如何加强团队管理( 三 )


如此杜聿明就成为了留在徐州的“第一指挥官”,兵权在握,刘峙只沦为了战场外的“技术指导” 。这么干后果也很严重,由于杜聿明的指挥部、剿总直属部队(光军官教导大队就有13个)都跟随第二兵团一起行动,所以李弥和孙元良都故意切断了与杜聿明的直接联络,各自闷头跑路 。撤至孟集时,杜聿明惊讶地发现,第十三兵团的第9军已经跟他的直属部队行军队列撞在了一起,而这个军本来是应该担负后卫掩护任务的 。
杜聿明勃然大怒,冲着军长黄淑叫喊:“你们为什么和指挥部走在一起?你们的司令官到底在哪里?谁叫你们提前撤退的?马上带部队回去占领原掩护阵地”!同时用第9军的电话联系上了李弥,质问他:“为什么不执行命令?为什么不和指挥部联系”?李弥一推六二五,说不知道指挥部在哪里,也没有接到任何命令 。在第一次决定突围后,同样切断与指挥部联系的还有第十六兵团司令孙元良,本来杜聿明已经临时改变主意决定固守,然而孙元良却单方面下令突围,结果该兵团迅速溃散,大部被歼,残部7000余人被杜聿明分编入邱清泉和李弥兵团,也就是说,被包围在陈官庄之后,蒋军实际只剩下第二和第十三两个兵团,第十六兵团已经不复存在 。
杜聿明并没有指定指挥官的顺位继承人选,因为没有必要,在陈官庄包围圈里的176000余名蒋军中,第二兵团至少拥有120000人以上(撤退途中略有损失,但补充了些孙元良的兵,又组织难民增建了独立旅),几乎占到总兵力的六成多 。一旦杜聿明这个“第一指挥官”出现意外,接掌指挥权的一定是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 。实际上在淮海战役后期,邱清泉依仗人多枪多,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绑架”了杜聿明,无论是接到停止跑路转身救黄维的“空中来信”,还是来回变卦的突围行动,杜聿明都不得不主要征求邱清泉的意见,这也是蒋军的顽疾:谁兵多谁就有话语权,至于指挥序列则是随意可以破坏的 。
甚至于在全速南撤的第一阶段,邱清泉为了救援被围的第五军第45师,固执地命令整个兵团停下来回援,杜聿明亦无可奈何 。而邱清泉倒是指定了第二兵团参谋长李汉萍少将为继任人,尽管是心腹,但他没有选择手下任何一名军长仍然非常奇怪,足见“邱疯子”在覆灭前已经惊慌失措了 。华野对陈官庄发动总攻后,1949年1月9日下午,杜聿明即率领少数随从,与邱清泉一起从指挥部、第二兵团部所在的陈官庄,跑到了两里之外的陈庄(注意不是陈官庄),因为这里是第五军的军部所在地 。
显而易见,蒋军的最高指挥官一般会选择置身于最精锐最嫡系的部队之中,借此保障人身安全和对部队的有效指挥,同时由军事主官指定接手人,杜聿明、邱清泉、李汉萍等人最后也是从第五军军部所在地的陈庄试图突围的 。但是在人民解放军的严密包围下,几个人很快就被冲散了,邱清泉战场毙命,杜聿明和李汉萍分别被俘,不过既然全军覆灭了,也就不存在谁来继承指挥权的问题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