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更高级别的人工智能来说, 功耗和算力是两大“拦路虎” 。 卫星的载荷有限, 在太空中运行也很难得到大量的运行能源, 因此, 如何在低功耗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算力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
“天智一号”还搭载了云计算平台, 通过自主感知计算负载实现智能管理、调度计算资源, 在轨完成大部分数据处理工作, 省去了大量不必要的数据传输 。
目前人工智能的模型大多在地面上, 无法在天基进行, 仍旧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下传, 学习后将模型上传, 要进行反复地矫正、训练比较困难 。
但把地面上的超级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搬到天上, 难以实现, 主要是无法克服载重和功耗的问题 。 “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软件的方法, 针对更低功耗的芯片做算法上的‘翻译’, 让现在GPU(图形处理器)上跑的算法能直接在低功耗处理器上跑, 把人工智能算法搬到卫星上 。 这样就能在卫星上做更多的运算, 让卫星上的人工智能与地面的差距越来越小 。 ”赵军锁说 。
此外, 卫星系统的安全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 。 据报道, 美国卫星大会上,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表达了对智能卫星安全性的担忧 。
有代码的地方就会有可被攻击的漏洞 。 让卫星获得人工智能, 离不开系统、应用、算法、软件, 而这些都是通过代码实现的 。 无疑, 使用开源代码, 如果没有吃透、摸清, 很容易被攻击 。
因此确保卫星安全, 必须实现底层代码的自主可控 。
软件定义卫星联盟正在打造的SPUTNIX系统就是一个定制的系统, 在开源、开放的同时保证卫星系统的安全可靠 。
建设人工智能星座, 星间通信链路是关键
单个卫星实现人工智能之后, 才能进行人工智能星座的构建 。 当系统从一个变为一群, 星间的数据传输便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数据传递如何最迅速、算力分配如何最优等问题随之而来 。
在茫茫太空中, 彼此距离遥远的卫星发射的激光又如何能够抵达另一颗卫星的接收设备呢?
“两颗星之间的距离平均为数千公里, 并且会相对快速移动 。 ”关于星座间的联络, 行云航天公司副总经理杜利介绍, 两颗星之间完成建立联系的瞬间精准还只是第一步, 稳定地在严苛的太空环境下保持均一、持续的联系, 不掉线也对星间通信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
杜利介绍, 建立星间通信链路并保持链路稳定是一项最关键的技术 。 两颗卫星始终处于相对高速运动, 要成功建链并保持稳定需要瞄准、捕获和跟踪 。
“星间激光通信是极远距离、极弱信号的探测, 其技术难点来自于超远的距离、链路的动态变化和复杂的空间环境 。 ”杜利说, 由于距离超远, 星间可采用激光通信技术, 这就要求发展功率大、功耗低、线宽窄和温度稳定性好的激光器模块, 超高灵敏度的光电探测器, 以及高速光电转换器件 。
此外, 在星座系统规模上, 杜利提醒, 一般来说:如果单星质量在百十公斤以下、单一功能的卫星, 其投入成本不高, 几十、几百颗星座的投资、建设、运营还是可以承受的, 以好的商业模式长期运营也可以盈利;但如果单星质量到了吨级, 甚至数吨级, 其结构和功能往往比较复杂, 制造成本很高, 其星座系统的建设、运营、管理也很复杂, 整个系统投入像个天文数字, 一般很难用商业航天模式去解决, 此类商业航天项目通常获利困难, 不易成功 。
相关链接
智能卫星“天智一号”能做这些事
据悉, “天智一号”卫星的核心是一个小型高性能星载云计算平台, 支持有效载荷即插即用、应用软件按需加载, 可以通过上注不同的应用软件, 让卫星完成不同的任务 。 与传统卫星相比, “天智一号”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智能程度高, 卫星所获大部分数据处理均可在轨完成, 根据需要下传地面;二是卫星为开放型系统, 用户可以为卫星开发软件, 并可根据一定流程将开发的软件上注卫星, 开展在轨试验;三是卫星的实时状态, 普通大众可通过手机利用“追星APP”访问查询, 并与卫星互动, 甚至在“天智一号”空闲时指挥卫星在轨实时执行“太空自拍”等空间任务 。
推荐阅读
- 谁帮我从微观角度解释溶液的形成
- 人工智能让百年前老电影成4K高清片
- 自动驾驶之旅为何从出租车开始
- 打造新智能城市 百度与上海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未来已来?“脑机接口”或从科幻走进现实?
- 无人驾驶百花齐放,商业化场景在哪?
- 从乌镇“热词”看数字“热量”
- 人机协同投入实战 智能化战争或从实验室打响
- 从AI角度 央视告诉你“世界杯”电视怎么选?
- 日媒:中韩日欧的家用机器人“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