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什么湖工程,江西赣州一条湖泊

如今,这仍是赣州城里日常排放污水的主要通道,不能不让人叹服!福寿沟古代城市地下排水工程,是刘彝带领赣州人民历经10年建造的惠民工程,是古代城市建设中富有创造性的综合工程 。刘彝与赣州古城史料记载,在宋朝之前,江西赣州城(以前称为虔州)也常年饱受水患 。
【赣州什么湖工程,江西赣州一条湖泊】赣州福寿沟是谁建造的?

赣州什么湖工程,江西赣州一条湖泊


北宋汴梁城的排水系统是非常发达的,据《宋史?河渠志》记载,地面明渠有“八字水口”:“内外八厢创制八字水口,通流雨水入渠甚利”;地下暗渠也四通八达:“汴都地广平,赖沟渠以行水潦” 。而赣州的福寿沟是在宋代建设的,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今日我们有幸见识到宋神宗熙宁年间,知赣州的刘彝主持修造了赣州城的地下暗渠,成为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宋代地下排水系统 。
刘彝(1017—1086) 字执中,福州(今福建省长乐县)人 。刘若思之子 。北宋著名水利专家 。在任地方长官时,刘彝治簿书,恤孤寡,作陂池,教种植,平赋役,抑奸猾,凡所以惠民者无不至 。当地人记载他的业绩,称他为“治理的典范” 。后来,他调任直史馆,掌修国史 。不久,任桂州(今广西桂林)知州 。北宋前期由于未放弃统一交趾国的目标,将两国贸易限制在极为不便的廉州和钦州如洪寨 。
两国都从国家安全考虑,限制贸易发展,贸易规模有限 。熙宁战争时,交趾掩袭邕、钦、廉三州,刘彝受牵连定罪降为均州团练副使,安置随州 。又除名为民,编隶涪州,徙襄州 。公元1087年,刘彝因为“善治水”,被召还京师任“都水丞”,这一职位相当于今天的水利部副部长 。他还曾给后人留下一句名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
其著《七经中义》百七十卷,《明善集》三十卷,《居阳集》三十卷 。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绍圣初(1097),福州郡守立五位先生祠于庙学,刘彝为其中一人,即最早树立为乡贤之一 。(《八闽通志》《宋史》有传) 。打开福寿沟古地图,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在龟型的赣州古城图上,南北向一个清晰可见地一个古篆体“寿”字型结构下水道平布在其上,东西向也是一个古篆体“福”字型结构下水道平布在其上 。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受古代城市风水学文化的影响,因主要线路走向形似古篆体“福寿”二字,故沟因形而命名 。刘彝与赣州古城史料记载,在宋朝之前,江西赣州城(以前称为虔州)也常年饱受水患 。赣州是风水故乡,因风水宗师杨救贫为当年唐末虔州刺史卢光稠扩城做规划,留下了可圈可点的生态文明建筑作品 。但由于扩城工程浩大、城西北地势低洼及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建设的不合理等原因,此后的一、两百年中,赣州城人民屡屡遭受洪涝灾害的侵袭,老百姓苦不堪言 。
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1077年),刘彝在此任知州,规划并修建了赣州城区的街道 。他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实地踏勘,比较科学地提出了根据城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特点,以州前大街(今文清路)为排水分界线,西北部以寿沟,东南部以福沟命名 。福寿沟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其精巧的坡度和断面设计,还能保证排水沟内水流有足够冲力,冲走泥沙 。
为防江水倒灌入城,刘彝还根据水力学原理,在福寿沟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患顿息” 。刘彝既从城市环保的角度,从城市地理位置,山形地势上因势利导,把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成集城市污水、雨水排放、城市诸多池塘蓄水调节雨水流量、调节城市环境空气湿度、池塘停积淤泥、减少排水沟的淤积、池塘养鱼、淤泥作为有机肥料用来种菜的生态环保循环链系统;又从城市风水学的角度,把福寿二沟线路走向设计成古篆体之形,“纵横纡析,或伏或见”,作为赣州龟形城的龟背纹嵌在龟背上,充分地考虑了赣州城的永固,广大人民的福祗,寄托了他的美好愿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