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之路怎么带战印,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 三 )


皇帝在外要盖章的时候 , 不像现在有印油 , 怎么能保证印章盖出来的时候有油?
中国的印章文化要追溯到商周时期了 , 随着科技的发展 , 印章也以不同形式存在了数千年 。而其中印油的存在也不超过1000年 , 那么古代皇帝要盖章 , 突然没有印油 , 怎么办呢?公章/私章在今天 , 印章分为公章和私章 ,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私章还极为流行 , 有别于公章的圆形外观 , 私章一般为正方形 , 在当时经常以印章来取代个人签字 。
但是因为私章伪造的成本太低 , 使得正方形私章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 在今天仍采取较难伪造的“签字”来签发文件 。事实上 , 私章的出现也是自明清以来 , 才因为技术的革新 , 才广泛为各文人骚客所采用 , 出现了各种盖章狂魔 , 其中尤以乾隆为罪 。在此之前 , 印章就是“公章” , 是不会轻易使用的 。印章的发展变迁春秋战国时期 , 造纸技术未开发 , 文字一般书写在竹简上 , 写完后卷成一筒封存或者发放 , 而封头的印泥就是那个时候的“印章” , 是胶泥一样的存在 , 用来保证文件的“绝密性” , 这块印泥就叫做“钤记” , 涵义和后来的“火漆”一样 。
这种钤记就不存在“印油”了 , 毕竟印泥可以随身携带 , 再不济也可以野外临时制作 , 只需要随身携带雕刻好的“印章”即可 。东汉改进了造纸术 , 文字得以被记录在纸上 , 因此在隋唐之时 , 出现了盖印 , 印油随之登上了历史舞台 。当时的印油通常是朱砂调和水 , 虽然易于辨别 , 但是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 , 盖印之后容易掉 , 通常是这边签发了一个文件 , 到了地方盖章都消失不见了 。
这个时候 , 火漆登上了历史舞台 , 取代了印泥 , 保障了公文的绝密性 。元代以后 , 印油进一步改进 , 用油调和朱砂形成的印泥 , 这种印章不会掉 , 而且随着技术的革新 , 越来越容易保存 , 最终在明清时期为广大文人所接纳 , 成为跟文房四宝一样的必须之物 , 以便在名胜古迹或者古书画上留下自己“到此一游”的印章 。所以 , 囿于“公章”的使用范围 , 古代通常皇帝签署需要盖印的文件 , 通常就是在皇宫中 , 压根不存在印油不足的情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