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什么是省形字( 二 )


最早的「橐囊」是甘肃武威磨咀子古墓群,出土汉魏时代的「无底布囊」和「有底的草橐」:「无底布囊」在女墓主的头旁边,可能是放置比较私人的东西:出土的「草合」装的是食材,有底的「草橐」似乎是装食物的,正如《诗经》说的「乃裹糇粮,于橐于囊」 。草袋装食物可以保温,今天即便是农村还有一种草窠用来装食物保温:图引自:陈贤儒. (1960). 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发掘. 考古(9), 15-28.敦煌魏晋壁画中的「包包」都有底,有些形制就是古代文献中描述「橐」,有些跟今天的包包一样:唐朝「爆款包」,跟今天已经很相似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的唐朝包包实物,(注:来自微博,无法核实真假)「无底之袋」需要「绑束两端」才能装物品,所以古人「绑束两端的袋囊」之形,表达「束口、束缚」的「束」字:「束」、「東」也是同源字,古无翘舌音,二者上古音也是通的,二者的区别是:「东」字多一笔表示「袋囊有物」 。
「束」是「绑束两端的空袋囊」 。现在我们知道,本字「东(束)」被借走以后,以「袋囊」之形为基础符号,孳乳派生了一系列的后起字「橐、囊、?、?」,意义都很相近,就是囊袋的不同叫法 。其古文字都是像「布袋有物之形」,有些干脆用声符表示所装的物体,起到「既形亦声」的作用 。「橐」是「有底之袋,袋中有物」之形,表示物体的笔画改为声符「石」,古无翘舌音,「石、橐」音近 。
「?」,念piao2,是「囊」的异体字,甲骨文用「一点」像「囊中有物」之形,金文改为声符「缶」:古无轻唇音,「缶」上古音在滂母,读音有点像「剖」,所以能表音 。汉字「?」也是也训为「橐」,读作「hun」,可能是动词「捆」的初文 。《说文》:?,橐也 。从束,圂聲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
《墨子·备穴》:具炉橐,橐以牛皮「橐龠」或者「炉橐」就是先秦时代用牛皮做的橐袋子当做鼓风机使用:后来慢慢改进的「皮囊鼓风机」:后来加上轮子,将圆周运动变为直线运动,这就有点意思的,懂机械的都知道,这就是汽车发动机上的连杆飞轮装置反过来的 。所以,李约瑟对这个机器评价很高:图引自:中国数字科技馆http://b2museum.cdstm.cn/ancmach/machine/jb_31.html所以,还是那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出土文献一直都能证实或者证伪传世文献,这就是「二重证据法」的厉害之处,也是考据学最有意思的地方:不管什么事物,哪怕一句熟语、一个字,追根溯源都有意想不到的有趣点 。
甲骨文“每”字看起来下部分像人,中上部像草,是什么造字含义?

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什么是省形字


感谢小秘书邀请 。甲骨文中的“每”字,在为数不少的甲骨上可见 。其上部,不是“艹”,应该也不是“屮(chè)”,而是“加笄于发之形”;下面是“母”或“女” 。甲骨文中的“每”,是同源分化字,不是后来所说的会意或指事字;甲骨文中的“每”仍带有“母体字”的含义,但有了更多新意 。一,在甲骨文中,“每”字下面为“女”的更多,仅在“三期甲一九0八”等少数甲骨上为“母” 。
徐中舒先生说:“从女从母无别,其上像加笄于发之形” 。这大约是因为“母”字是从“女”字分化而来——许慎说,母字像两手抱着孩子,或者像人乳 。二,于省吾先生认为,“母”和“女”是同源分化字;“每”和“母”也是同源分化字 。他说:“每字的造字本义,系于母字的上部附加一个??画,作为指事字的标志,而仍因母字以为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