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什么是省形字

汉字「?」也是也训为「橐」,读作「hun」,可能是动词「捆」的初文 。二,于省吾先生认为,“母”和“女”是同源分化字;“每”和“母”也是同源分化字 。「橐」的实物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袋子呢?《说文》中「橐、囊」是互训的:《说文》:橐,囊也 。比如甲骨文中的“每”,在编号“存二.七四四”的甲骨上,仍然是“母”的含义;但在“粹一一九五”甲骨上,则是“悔”的含义;在“甲六四一”和“甲三五九三”的甲骨上,是“晦”的含义 。
汉字繁体字“東”的本义是什么?如何表示东方呢?

汉字为什么是方块字,什么是省形字


汉字「東」的字形,的确给人很困惑,怎么表示「东方」的意思呢?如果一个字从字形上说不通,就要考虑从「字音」着手,则能涣然冰释,不要以字形强解 。------------------------------------------------------------------------那就先说结论:汉字「東」取像自上古的「旅行箱」 。
古人也要走亲访友、远游出行,要带换洗衣服,路远的可能还要带点干粮食物,古人用什么装这些东西?我想读者应该在古装电视中都看过,类似一块布做成包袱,搭在肩部上,社会我小燕子哥镇楼:其实,小燕子这种类似这种包袱一样的东西,先秦称为:橐(tuó)囊(náng) 。所以,汉字「东」是一个假借字,「东」的本义就是「橐」:「东」为「橐」之本字,「东、橐」上古音相通:旁纽双声,对转叠韵 。
(音韵术语,意思就是二者读音相同或者相近就行了) 。汉语中「东方」的意义太过于抽象,无法造字,就假借同音字「东」来表示 。假借义「东方」霸占了本字「东」,本义「包袱、布囊」就另造「橐」字表示 。(造古代的训诂学中,古人称之为:「鸠占鹊巢,假义夺正义」) 。东汉的许慎《说文》的解释是「东,动也」,并引用官溥说法是:「从日,在木中」《说文》:东,动也 。
从木 。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日在木中,徐徐上升,一轮红日东升之貌,将「东」释为「动」,很合理!清人段玉裁注解接着补充:「日在木中」为「東」,「日在木上」为「杲」,「日在木下」为「杳」 。看起来无懈可击,可信度非常高,比汽车维修员带扳手踢足球还合理!但甲骨文和金文一出,我们知道许大官人和我玉裁哥都错了,而且错得离谱,纯粹的望文生义:汉字「东」的演变脉络图:殷周的甲骨文和金文:所以,「東」字正是象形「袋有物而绑束两端」之形,「橐」之本字,被「借走不归还」而已 。
汉字「东」虽然在出土的古文献中未见表示本义,可见这个假借非常早 。但是从汉字的初文:「重」,可以看出来——「重」字从「人」负「东」」:取像于「人背负橐袋」之形,这个象形「沉重」的意思不言而喻 。西周金文「人」与「東」变成上下结构,共「中竖」笔划,为小篆字形所本,楷书「重」则承袭小篆 。「橐」的实物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袋子呢?《说文》中 「橐、囊」是互训的:《说文》:橐,囊也 。
《说文》:囊,橐也 。这就是典型的「循环解释」,「橐、囊」我都不是认识的话,就一头雾水了 。对汉字追本溯源,我们就要从最古老的经传文献寻找线索:《诗·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 。毛传:小曰橐,大曰囊 。郑玄笺:乃裹粮食于囊橐之中 。《左传·宣公二年》:……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战国策·秦策一》:负书担橐 。
高诱注:「无底曰囊,有底曰橐 。」从古人经传文献可以看出,先秦、秦汉的袋子有有两种,可以放置物品:书本、衣物,也可以放食物,有「大、小」之别和「有底、无底」之别——「小而有底」曰「橐」;「大而无底」曰「囊」 。细讲要要引证经传,那就很长了,失去了本文的主旨,因为主要是讲汉字「东」,如果有兴趣可以百度去读这篇文章:黄金贵. (1994). 「囊、橐」辨释.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57-58.因为是布和皮革制品,并没有先秦时代实物出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