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与三国时代的信息传播,出师表属于什么应用文

什么所谓的“千古第一奇文”,什么“文笔没有独到之处”,作为曾经教过语文的老师,我都快被这种无知的问题气死了 。不知道题主何来文笔没有独到之处的说法?看看陆游、文天祥这些人是怎么评价《出师表》的?一、文以载道《出师表》可以说通篇就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为什么与《出师表》合称二表的《荐祢衡表》远不如《出师表》有名?
主要还是因为祢衡的名气不够大 。并且,孔融的这篇《荐祢衡表》也忒言过其实 。很多人知道祢衡,只是由于读了《三国演义》,知道有这么一段“击鼓骂曹” 。祢衡的一生相当短暂,成就乏善可陈 。除了击鼓骂曹以外,没有显露出什么才华能力,只给留下“骄傲”这么一个印象罢了 。祢衡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并没有人看到 。他没有名气,这是《荐祢衡表》也不够出名的原因之一 。
《荐祢衡表》文辞华美,但是用来形容祢衡,实在是夸过头了,读起来都很尴尬 。孔融说祢衡“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馀”,飞辩骋辞、溢气坌涌也就罢了,就当是真有这么回事 。但是“解疑释结、临敌有馀”这两条,祢衡哪里配?更不要说孔融还拿祢衡与贾谊、终军相比 。祢衡是个什么东西,也敢比贾谊?孔融把祢衡夸得要成仙似的,孔融又是个什么东西?就他们这一票人,他们的水平就在那摆着,就算是商业互吹,这么不要脸,也未免过分了 。
——倒是有一条说得对 。贾谊、终军,再加上祢衡,没一个活得长久,不知这算不算让梨小儿的一语成谶 。任用了祢衡,就能“龙跃天衢,振翼云汉,扬声紫微,垂光虹蜺”?拿祢衡当原子弹了?《荐祢衡表》辞藻华丽,但是内容尴尬得一匹 。而文人们去读一篇文章,除了欣赏辞藻以外,评价这篇文章好不好,也要看它的内容是否合理 。让梨小儿的《荐祢衡表》,问题就在于嘴里放炮放得过了头 。
感觉诸葛亮的《出师表》在文笔上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为何会被称为千古第一奇文?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我要强调一下,这个问题的逻辑完全是错误的 。什么所谓的“千古第一奇文”,什么“文笔没有独到之处”,作为曾经教过语文的老师,我都快被这种无知的问题气死了 。首先,《出师表》并不是所谓的千古第一奇文 。而是堂堂正正公开给蜀汉皇帝上书的表文,何来民间猎奇心理的奇文一说?其次,自从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准备北伐,上书刘禅以来,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出师表》都是文人写作文章的典范,忠臣上书劝谏的典范,大臣自述心志的典范 。
无论从文章立意,格式,用情,文笔,《出师表》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精品,这也是两千年后依然出现在语文课本上的原因 。不知道题主何来文笔没有独到之处的说法?看看陆游、文天祥这些人是怎么评价《出师表》的?一、文以载道《出师表》可以说通篇就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八个字可以说是诸葛亮的道 。三国之后,这八个字甚至成为各个朝代文臣武将行为的典范 。
哪怕是敌对势力,在这一点上也都没人说一句诸葛亮的不是 。《出师表》里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不厌其烦的教导刘禅要用怎样的人,远离怎样的人?蜀汉大臣中谁的才能可以负责哪一方面?诸葛亮要北伐的意义何在?是个人读完《出师表》都会为诸葛亮这种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而一心恢复汉室的忠心而感动 。二、情真意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多次追溯当日刘备和自己探讨天下大势,追究汉朝天下大乱的原因,根本就出在汉桓帝、汉灵帝的昏庸无道上 。诸葛亮此时提出,就是希望能为后来者戒,希望刘禅可以继承刘备的雄风,而不是成为桓灵二帝这样的昏庸之主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