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清水潭是怎么来的,美丽的高邮清水潭( 二 )


为什么明皇帝下江南被史书认为是昏君,而满清皇帝多次下江南却被史书称为千古之君?
其实,不管是明朝皇帝下江南,还是清朝皇帝下江南,史书对其都持否定态度 。就连乾隆晚年也对自己六下江南进行了反思,并告诫军机章京吴熊光,让他监督后世皇帝不要学自己这么挥霍无度 。朕临御六十年,并无失德,惟六次南巡,劳民伤财,作无益,害有益,将来皇帝南巡,而汝不阻止,必无以对朕 。因此,并不存在所谓的史书对清朝皇帝下江南就高看一眼的说法 。
那么,既然史书上对明清皇帝下江南都是持否定态度,清朝皇帝又是如何从反面教材变成千古圣君的呢?这个就涉及到了“话语权”的概念 。什么叫话语权?举个例子 。电脑游戏和街机游戏都是电子游戏,当年都被舆论斥为毒害青少年的“电子海洛因” 。然而现如今,电脑游戏能登大雅之堂,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街机游戏却仍然是过街老鼠,直接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 。
二者的这种差异性,就是话语权的不同导致的结果 。众所周知,当年电脑是奢侈电子产品,最早的电脑游戏玩家中,不乏社会成功人士 。这些人跟主流舆论展开了论战,辩驳电脑游戏不是电子海洛因 。虽然论战的结果没有能够改变主流舆论,但是论战对普通人看待电脑游戏的观念产生了改变 。时至今日,电脑游戏也就被大众所接受了 。而街机游戏的玩家主要是几乎没有话语权小孩子,这帮小孩无法改编社会主流舆论对街机游戏的偏见,他们也就无改变街机游戏受歧视的局面 。
这就是掌握了“话语权”的厉害之处 。那么,明朝和清朝在现如今的待遇差距,就是这种话语权的缺失吗?答案很显然——确实如此 。年纪大一点的人应该有印象,其实在八十年代之前,我们国家的舆论对明清两朝的评价都不高 。但是从八十年代之后,当时一系列清宫戏说电视剧被搬上电视台后,清朝给世人的印象就变了 。这里说两个例子,一个是《戏说乾隆》,一个是《还珠格格》 。
这两部剧的皇帝都是乾隆,两部剧的主基调都是“嘻嘻哈哈” 。没有宫廷的暗黑,没有清朝的腐败,有的只是一种在清朝根本不存在的皇室温情 。这种虚构的玩意,对观众潜意识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的 。当观众的观念潜移默化后,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乾隆变成了一个超级大IP,其名号拥有了巨大的市场经济价值 。也就是说,当乾隆变得家喻户晓后,只要炒作乾隆,就天然有话题性,就天然能让大众对炒作产生兴趣 。
近些年关于乾隆的炒作,最成功的案例就是乾隆下江南游山玩水,吃到了无数好吃的小吃而赞不绝口 。试想一下,当乾隆这个超级大IP变成了小吃界的代言人,而且还不需要给他代言费的时候,他的形象是不是就必须要伟光正?是不是就不能被抹黑了?而明朝电视剧呢?锦衣卫、东厂、昏庸或者暴虐的皇帝、受冤枉的正直大臣,来来去去永远都是这四样 。
如此一来,大众对明朝也就没什么好印象了 。比如说近十几年拍摄的明朝影视剧,《江山美人》、《天下无双》、《龙凤店》、《正德演义》,其影视风格都是偏娱乐化,力图把明朝皇帝也打造成娱乐化的形象 。然而票房和收视率都很差,观众不买账 。当观众不买账,暗黑的印象日积月累,其结果就是明朝皇帝缺乏炒作点和话题性,其IP没有经济附加值,明朝皇帝自然也就没人包装了 。
其实在早期,明太祖朱元璋也有话题性,也是一个超级大IP,他跟乾隆、慈禧并称中国小吃界三大代言人 。但是当大众的观念被炒作影响后,朱元璋这个大IP也就没什么价值了 。举个例子,同样一盘北京烤鸭,“乾隆吃过的”和“朱元璋吃过的”,如果你是消费者,你更愿意为谁买单呢?所以,如果你要问乾隆皇帝下江南和正德皇帝下江南有什么区别,这里我可以明确的说,没有区别!都是劳民伤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