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二 )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3,如何理解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说到分配观不能不提剩余价值 。那么,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呢?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给了我们比较明确的表述 。那就是剩余价值是由资本(不变资本)+劳动力(可变资本)共同创造的 。既然是共同创造的剩余价值,理应把剩余价值由劳动者与资本方共同分配才更趋于合理 。也许有些学者会提出质疑:“资本方已经支付了劳动者的工资和奖金,劳动者已经得到了劳动报酬,如果再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这对资本方公平吗?”我们来打个比方,假如说我有一个公司,拥有一台机器,雇佣一个员工 。公司每年创造十万元的利润,都由我来享有 。为什么我要享有全部的利润呢?因为我独资购买了机器,所以我要独自享有利润 。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十万员的利润不光是由一台机器创造的 。它是由员工所付出的“劳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我拥有的“机器”共同创造的 。所以利润也应当共享 。至于支付劳动者的工资,笔者以为这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我们不能不给劳动者支付工资 。因劳动者付出了“劳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而我发给他的工资是用于支付劳动者由于“劳动”而产生的费用 。就好比你想让劳动者为你工作,你就不能让他们光着身子、饿着肚子、住着露天地、天天跑步二十里为你打工 。你必须提供给他的衣食住行等相关费用 。它是维持一个人生存最基本的条件 。它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跟剩余价值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我们把劳动者付出的“劳动”视同资本家购买的“机器”,也就是劳动者出“劳动”资本家出“机器”合作生产产品 。那么你给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就等同与你给机器接通的电能而付出的电费,你给劳动者支付的医疗费等同于你给设备支付的维修费,你给劳动者支付的养老保险金等同于你给设备支付的折旧费 。由此可见——员工的工资必不可少,即便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也要保证参与合作的员工吃饱穿暖 。并具有一定的支付能力 。以此来适应这个社会 。工资是成本的一部分 。并不是利润的一部分 。所以利润的分配也必不可少,确保他得到属于他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 。我们知道,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资本方所付出的“资金”共同创造的 。资本方有什么理由把属于劳动者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独自占有呢?每一台机器都有属于它的主人 。它的主人拥有机器的所有权 。(宪法赋予的)所以机器的主人有权享有由“机器”(资本)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每一份“劳动”都有属于他的主人 。他的主人“劳动者”拥有他所付出“劳动量”的绝对所有权 。所以“劳动者”有权享有由“劳动量”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劳动者从出生、求学、到成长,哪一分钱是由资本方支付的?就算你全额支付了劳动者的成长和学习费用,你也不能剥夺劳动者应当享有的权利与自由 。(宪法赋予的) 因此 ,资本方不具有对劳动者的绝对所有权 。也就不能拿走由属于“劳动者”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 。劳动者和资本方是合同关系,是合作关系 。劳动者和资本方的主体都是人,同样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 。拥有同样的权利(分配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不存在资本方拥有劳动者所有权的问题 。所以资本方也就不能合理合法的拿走由劳动者创造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付出的劳动量(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资本家所付出的资本共同创造的” 。劳动者和资本家是自然人,是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的 。只有劳动者付出“劳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资本家付出“资本”,(机器、厂房等)才有可能产生利润 。劳动者付出的“劳动”等同于资本家付出的“资本” 。劳动者不付出“劳动”,资本家不付出“资本”,两个人在一起就能产生“剩余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劳动者”不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主体,“资本家”也不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主体 。只有“劳动量”才是同“资本”一样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主体 。劳动者是享有由于付出“劳动量”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的主体 。在这里“劳动者”和“劳动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劳动者”是自然人,是和“资本家”(自然人)的法律地位平等的 。“劳动量”是指付出劳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多少 。“劳动量”的多与少也同时意味着创造“剩余价值”的多与少 。很难想象:“只有“资本”而没有“劳动量”的参与,或是只有“劳动量”而没有“资本”的参与能产生剩余价值”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付出的劳动量与资本家所付出的资本共同创造的” 。而并非是由“劳动者”(自然人)或是“资本家”(自然人)创造了剩余价值 。因为“劳动者”是 劳动行为(劳动量)的绝对所有人,所以“劳动者”对由劳动行为(劳动量)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拥有绝对所有权 。又因为“资本家”是“资本”的绝对所有人,所以“资本家”对由“资本”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拥有绝对所有权 。希望可以帮到你哦O(∩_∩)O~剩余价值要在生产中创造出来,还要在流通过程中才能实现 。经过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实现剩余价值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工人的劳动日是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总和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通过延长工作日,从而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马克思指出:“象其它一切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方式一样,机器是要使商品便宜,是要缩短工人为自己所费的工作日部分,以便延长他无偿地给予资本家的工作日部分 。机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 。”现实中,资本家有时赚钱有时赔钱,有的赚钱,有的赔钱,总起来讲,还是赚的时候多 。那么,其所赚究竟从何而来呢?弄清楚这一问题,关键是要了解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即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作为劳动过程,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物质产品的活动,这是人类社会劳动的共性的一面 。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被资本家所占有,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更是作为价值增殖过程而彰显其本色 。资本家的投入,一部分购买了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另一部分购买了劳动力 。这两部分在生产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的产品,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 。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 。而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远高于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从而形成了剩余价值,使得一般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 。马克思指出:“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由此可见: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这就是资本家发财的秘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