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试题,执行的执下面以个水是什么字( 三 )

【伤寒论试题,执行的执下面以个水是什么字】

伤寒论试题,执行的执下面以个水是什么字


4,如何背诵伤寒论应该考基础理论,从中药性,方剂,温病学,伤寒论,及黄帝内经选择性试题,有及格以上的成绩也算不错的医生了 。应该考基础理论,从中药性,方剂,温病学,伤寒论,及黄帝内经选择性试题,有及格以上的成绩也算不错的医生了 。伤寒论的六经,不需要后人乱七八糟的解释 。越解释越错,仲景说是啥就是啥 。六经辨证不是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包含气血,津液,脏腑,经络,邪气多少,寒热多少等等 。是生了病的人和病加在一起的综合体现 。六经辨证包含了经络辨证,单不能单纯用经络来代指六经辨证 。应该考基础理论,从中药性,方剂,温病学,伤寒论,及黄帝内经选择性试题,有及格以上的成绩也算不错的医生了 。伤寒论的六经,不需要后人乱七八糟的解释 。越解释越错,仲景说是啥就是啥 。六经辨证不是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包含气血,津液,脏腑,经络,邪气多少,寒热多少等等 。是生了病的人和病加在一起的综合体现 。六经辨证包含了经络辨证,单不能单纯用经络来代指六经辨证 。谢邀!《伤寒论》对少阳病的定义是:“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足少阳,胆经也 。受热则胆汁上溢而口苦,咽为肝胆经循行之途,故因热而干,目锐眦是胆经瞳子髎穴所在,故热而目眩 。少阳是指人之膜原,不里不外,在半表半里之间 。邪在中间,不能发汗,发汗则邪与外阳合而发热;不能攻里,攻里则邪与里阴合而寒 。故仲景用和法,即与邪和解之法 。方用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主药为柴胡、黄芩,一升一降 。一木一金,形成一个循环,让邪气在循环之中,阳从外出,阴从里逃,从而达到与邪和解而驱邪之目的 。又怕如此而损正气或正气不足以驱邪,而先补中气,用人参、生姜、甘草、大枣、半夏,提振脾阳补足正气,以利驱邪 。这是少阳证之正法,至于其他变证,医圣仲景区别不同证状,又有许多方子 。在此不多复述 。应该考基础理论,从中药性,方剂,温病学,伤寒论,及黄帝内经选择性试题,有及格以上的成绩也算不错的医生了 。伤寒论的六经,不需要后人乱七八糟的解释 。越解释越错,仲景说是啥就是啥 。六经辨证不是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包含气血,津液,脏腑,经络,邪气多少,寒热多少等等 。是生了病的人和病加在一起的综合体现 。六经辨证包含了经络辨证,单不能单纯用经络来代指六经辨证 。谢邀!《伤寒论》对少阳病的定义是:“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足少阳,胆经也 。受热则胆汁上溢而口苦,咽为肝胆经循行之途,故因热而干,目锐眦是胆经瞳子髎穴所在,故热而目眩 。少阳是指人之膜原,不里不外,在半表半里之间 。邪在中间,不能发汗,发汗则邪与外阳合而发热;不能攻里,攻里则邪与里阴合而寒 。故仲景用和法,即与邪和解之法 。方用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主药为柴胡、黄芩,一升一降 。一木一金,形成一个循环,让邪气在循环之中,阳从外出,阴从里逃,从而达到与邪和解而驱邪之目的 。又怕如此而损正气或正气不足以驱邪,而先补中气,用人参、生姜、甘草、大枣、半夏,提振脾阳补足正气,以利驱邪 。这是少阳证之正法,至于其他变证,医圣仲景区别不同证状,又有许多方子 。在此不多复述 。【仲景原文】??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108)【释疑解惑】??①怎样理解“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答:㈠张仲景既论“伤寒”,又论“腹满,谵语”的目的是突出辨病是表里兼证 。㈡辨识“伤寒”的临床意义有二,一是外邪侵袭而为太阳病,二是外邪乘机侵入于里,并加重里证 。㈢辨识“腹满”的病变证机是脾气壅滞,浊气不降 。㈣辨识“谵语”的病变证机是肝热扰心,心神不得所主 。㈤辨识“寸口脉浮而紧”的临床意义有二,一是太阳病主脉;二是肝乘脾主脉,欲明病变属性,必须脉证合参,一定不能局限于某1方面 。②怎样理解“肝乘脾”?答:㈠张仲景论“肝乘脾”的目的是突出辨表里兼证为主而演变为辨里证相兼为主,强调在动态变化中辨治病证 。㈡辨识“肝乘脾”的病变证机是肝热及脾,脾气壅滞 。③怎样理解“名曰纵,刺期门”?答:㈠辨识“名曰纵”,即肝木盛而克脾土,相克者,名曰纵 。㈡辨识“名曰纵,刺期门”的辨治精神有二,一是辨治肝病证,应当考虑肝脾之间的生理关系与病理变化,治当肝脾兼顾;二是肝病及脾,脾病有虚有实,虚者当补,实者当泻,泻既能用方药,又能用针刺,还能方药与针刺合用 。应该考基础理论,从中药性,方剂,温病学,伤寒论,及黄帝内经选择性试题,有及格以上的成绩也算不错的医生了 。伤寒论的六经,不需要后人乱七八糟的解释 。越解释越错,仲景说是啥就是啥 。六经辨证不是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包含气血,津液,脏腑,经络,邪气多少,寒热多少等等 。是生了病的人和病加在一起的综合体现 。六经辨证包含了经络辨证,单不能单纯用经络来代指六经辨证 。谢邀!《伤寒论》对少阳病的定义是:“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足少阳,胆经也 。受热则胆汁上溢而口苦,咽为肝胆经循行之途,故因热而干,目锐眦是胆经瞳子髎穴所在,故热而目眩 。少阳是指人之膜原,不里不外,在半表半里之间 。邪在中间,不能发汗,发汗则邪与外阳合而发热;不能攻里,攻里则邪与里阴合而寒 。故仲景用和法,即与邪和解之法 。方用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主药为柴胡、黄芩,一升一降 。一木一金,形成一个循环,让邪气在循环之中,阳从外出,阴从里逃,从而达到与邪和解而驱邪之目的 。又怕如此而损正气或正气不足以驱邪,而先补中气,用人参、生姜、甘草、大枣、半夏,提振脾阳补足正气,以利驱邪 。这是少阳证之正法,至于其他变证,医圣仲景区别不同证状,又有许多方子 。在此不多复述 。【仲景原文】??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108)【释疑解惑】??①怎样理解“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答:㈠张仲景既论“伤寒”,又论“腹满,谵语”的目的是突出辨病是表里兼证 。㈡辨识“伤寒”的临床意义有二,一是外邪侵袭而为太阳病,二是外邪乘机侵入于里,并加重里证 。㈢辨识“腹满”的病变证机是脾气壅滞,浊气不降 。㈣辨识“谵语”的病变证机是肝热扰心,心神不得所主 。㈤辨识“寸口脉浮而紧”的临床意义有二,一是太阳病主脉;二是肝乘脾主脉,欲明病变属性,必须脉证合参,一定不能局限于某1方面 。②怎样理解“肝乘脾”?答:㈠张仲景论“肝乘脾”的目的是突出辨表里兼证为主而演变为辨里证相兼为主,强调在动态变化中辨治病证 。㈡辨识“肝乘脾”的病变证机是肝热及脾,脾气壅滞 。③怎样理解“名曰纵,刺期门”?答:㈠辨识“名曰纵”,即肝木盛而克脾土,相克者,名曰纵 。㈡辨识“名曰纵,刺期门”的辨治精神有二,一是辨治肝病证,应当考虑肝脾之间的生理关系与病理变化,治当肝脾兼顾;二是肝病及脾,脾病有虚有实,虚者当补,实者当泻,泻既能用方药,又能用针刺,还能方药与针刺合用 。天人合一,因为人是生活在天地之间的,天地之间的规律影响着和规范着我们,最简单的例子 。白天活动晚上睡觉,这是自然规律对我们的影响和规范,按着这个规律生活我们才比较健康 。如果非要违反它,我们就很难受进而身体就衰弱下去 。这个欲解时你可以理解为地球和太阳(相对的太阳不动)的运动对我们的影响 。因为它是时间段嘛,正好各个时间段地球(也可以说是我们)和太阳的位置是不同的,所以有这样的影响 。应该考基础理论,从中药性,方剂,温病学,伤寒论,及黄帝内经选择性试题,有及格以上的成绩也算不错的医生了 。伤寒论的六经,不需要后人乱七八糟的解释 。越解释越错,仲景说是啥就是啥 。六经辨证不是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包含气血,津液,脏腑,经络,邪气多少,寒热多少等等 。是生了病的人和病加在一起的综合体现 。六经辨证包含了经络辨证,单不能单纯用经络来代指六经辨证 。谢邀!《伤寒论》对少阳病的定义是:“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足少阳,胆经也 。受热则胆汁上溢而口苦,咽为肝胆经循行之途,故因热而干,目锐眦是胆经瞳子髎穴所在,故热而目眩 。少阳是指人之膜原,不里不外,在半表半里之间 。邪在中间,不能发汗,发汗则邪与外阳合而发热;不能攻里,攻里则邪与里阴合而寒 。故仲景用和法,即与邪和解之法 。方用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主药为柴胡、黄芩,一升一降 。一木一金,形成一个循环,让邪气在循环之中,阳从外出,阴从里逃,从而达到与邪和解而驱邪之目的 。又怕如此而损正气或正气不足以驱邪,而先补中气,用人参、生姜、甘草、大枣、半夏,提振脾阳补足正气,以利驱邪 。这是少阳证之正法,至于其他变证,医圣仲景区别不同证状,又有许多方子 。在此不多复述 。【仲景原文】??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108)【释疑解惑】??①怎样理解“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答:㈠张仲景既论“伤寒”,又论“腹满,谵语”的目的是突出辨病是表里兼证 。㈡辨识“伤寒”的临床意义有二,一是外邪侵袭而为太阳病,二是外邪乘机侵入于里,并加重里证 。㈢辨识“腹满”的病变证机是脾气壅滞,浊气不降 。㈣辨识“谵语”的病变证机是肝热扰心,心神不得所主 。㈤辨识“寸口脉浮而紧”的临床意义有二,一是太阳病主脉;二是肝乘脾主脉,欲明病变属性,必须脉证合参,一定不能局限于某1方面 。②怎样理解“肝乘脾”?答:㈠张仲景论“肝乘脾”的目的是突出辨表里兼证为主而演变为辨里证相兼为主,强调在动态变化中辨治病证 。㈡辨识“肝乘脾”的病变证机是肝热及脾,脾气壅滞 。③怎样理解“名曰纵,刺期门”?答:㈠辨识“名曰纵”,即肝木盛而克脾土,相克者,名曰纵 。㈡辨识“名曰纵,刺期门”的辨治精神有二,一是辨治肝病证,应当考虑肝脾之间的生理关系与病理变化,治当肝脾兼顾;二是肝病及脾,脾病有虚有实,虚者当补,实者当泻,泻既能用方药,又能用针刺,还能方药与针刺合用 。天人合一,因为人是生活在天地之间的,天地之间的规律影响着和规范着我们,最简单的例子 。白天活动晚上睡觉,这是自然规律对我们的影响和规范,按着这个规律生活我们才比较健康 。如果非要违反它,我们就很难受进而身体就衰弱下去 。这个欲解时你可以理解为地球和太阳(相对的太阳不动)的运动对我们的影响 。因为它是时间段嘛,正好各个时间段地球(也可以说是我们)和太阳的位置是不同的,所以有这样的影响 。如何背诵《伤寒论》,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是将《伤寒论》全篇一字不落背诵,伤寒六经字字如同金科玉律,如果能完全背诵,境界就已经提升到另一个更高的档次 。初时背诵《伤寒论》,我就想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咿呀学语,一个条文背上三十遍,五十遍,没有一定的数量 。对于《伤寒论》的写作手法更是深恶痛绝,完全没有规律可言,而且字句也不押韵合辙,背起来可谓是相当吃力 。它不像《黄帝内经》文辞华丽,深和韵律,《伤寒论》朴实无华,这给背诵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当初背诵《伤寒论》每天晚上选出最清醒的两个小时或者更多,选择一个僻静场所,一边沉浸在黑夜中,一遍沉浸在经典中 。不必拿一本书故作样式,带来不必要的恭维,我背书的时候往往是一部手机,没有多余的东西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会相当痛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你会发现心情很平和,到点心中就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我要去背书了 。背诵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只能一遍一遍加深印象,庆幸我还有点背诵的功底,从小就喜欢古文古诗,由此可见童子功是多么有用的一个东西 。坚持在背诵《伤寒论》中是一个关键词,没有坚持就会半途而废,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因为艰难困苦,挡住了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 。由于有了《伤寒论》背诵的基础,再加上坚持,一年内我就背熟了《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当然其中还有许多其它的内容 。因此背诵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有恒心,铁杵也可以磨成针 。5,活字印刷版的伤寒论是否值钱 我感觉应当看看什么时候的东西,我记得好像有比例的,如果按照图书馆遗失书本赔款来算 。我有个1959年的方书,如果在图书馆则是按照当时价格的1500倍赔款,当然也不贵,600出头文物啊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6,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典型试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A.医古文B.中医基础理论C.中医临床医学D.中医预防医学E.中国医学史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A.中国B.日本C.印度D.埃及E.古希腊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难经》D.《神农本草经》E.《温疫论》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A.《伤寒论》B.《金匮要略》C.《黄帝内经》D.《神农本草经》E.《难经》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A.《黄帝内经》B.《难经》C.《神农本草经》D.《伤寒杂病论》E.《小儿药证直诀》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黄帝内经》D.《千金要方》E.《神农本草经》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新修本草》D.《难经》E.《医学纲目》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新修本草》D.《难经》E.《千金要方》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B.《难经》C.《诸病源候论》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E.《温病条辨》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巢元方B.华佗C.张仲景D.陈无择E.扁鹊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A.叶天士B.张从正C.刘完素D.朱丹溪E.李杲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A.李杲B.李中梓C.吴又可D.张子和E.王清任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A.叶天士B.李东垣C.李中梓D.张介宾E.朱丹溪14.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A.朱震亨B.李东垣C.张从正D.刘完素E.吴鞠通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A.李中梓B.朱丹溪C.李东垣D.张介宾E.赵献可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A.刘完素B.张子和C.李东垣D.朱丹溪E.张介宾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A.李中梓B.赵献可C.张介宾D.李东垣E.朱震亨18.《温疫论》的作者是:A.叶天士B.吴鞠通C.薛生白D.王孟英E.吴又可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A.吴鞠通B.吴有性C.王孟英D.叶天士E.薛生白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A.叶天士B.吴鞠通C.薛生白D.王孟英E.余师愚21.提倡中西汇通的医家是:A.吴有性B.王清任C.张锡纯D.李中梓E.王孟英22.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A.心D.肺C.脾D.肝E.肾23.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A.命门B.脑C.五脏D.六腑E.经络24.重视解剖,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A.叶天士B.王叔和C.张介宾D.王清任E.李杲25.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A.病B.症C.体征D.证E.病因(二)B型题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论》D.《金匮要略》E.《神农本草经》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B.《医宗金鉴》C.《证治准绳》D.《医学纲目》E.《千金要方》4.清代国家组织编写的著作是:5.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王肯堂所著者为:6.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陈梦雷主编者为: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B.“春善病鼽衄”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D.东南湿热,西北燥寒E.“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7.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8.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9.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三)D型题1.秋冬气候寒凉,人体在生理上可反映为:A.江南地区,人体腠理多稀疏B.北方地区,人体腠理多致密C.阴盛则寒D.皮肤致密,少汗多尿E.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2.人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体现是:A.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B.社会的进步C.人和社会关系密切D.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E.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3.古人探求生命奥秘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采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A.宏观观察法B.微观观察法C.直接观察法D.试探法E.整体观察法(四)X型题1.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特征是:A.治未病B.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C.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D.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E.以精气血津液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2.明代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A.李中梓B.张景岳C.赵献可D.吴又可E.王肯堂3.温病学理论源于:A.《温疫论》B.《三因极一病证方沦》C.《内经》D.《伤寒杂病论》E.《难经》4.常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是:A.《难经》B.《内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干金要方》5.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包括:A.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B.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C.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D.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E.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6.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在:A. 形神一体观B.五脏一体观C.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D.“病在上者下取之” E.“从阴引阳,从阳引阴”7.中医的“证”包括:A.病变的过程B.病变的原因C.病变的部位D.病变的性质E.邪正的关系8.哪些著作的成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A.《诸病源候论》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难经》E.《神农本草经》二、填空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是。2.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3.《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和。4.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由代医家等编著 。5.温病学理论源于、、等书 。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7.中医学包括、、三部分 。8.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有、、、四大方面 。9.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多呈旦、昼、夕、夜。10.是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 。11.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为主宰,为中心的整体;同时认为人和以及有密切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2.人体自身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两大方面 。13.人身之“三宝”中,精为,气为,神为。三、判断题1.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 。()2.中医认识治疗疾病,着眼于辨证而不辨病 。()3.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属于整体观念的范畴 。()4.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 。()5.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6.秦医医和提出了“六气病源说” 。()7.人身之“三宝”即精、气、神。()四、名词术语解释1.中医学2.整体观念3.百骸4.人气5.证6.辨证论治7.同病异治8.异病同治9.五脏一体观10.形神一体观五、简答题1.何谓中医学理论体系?其特征是什么?2.《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要成就是什么?3.《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4.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5.简述形与神各自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6.何谓中医基础理论?其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那些?7.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主要可概括为几个方面?8.现代中医学理论发展的特点是什么?9.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如何?10. 简述辨证的具体内容 。11.辨证与论治有何联系?六、论述题1.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何指导意义?2.病、症、证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3.你对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如何认识的?4.试述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5.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6.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7.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8.如何理解辨证与辨病的关系?试 题 答 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B2.A3.B4.C5.D6.E7.A8.A9.C10.D11.C12.D13.B14.A15.B16.D17.A18.E19.D20.B21.C22.A23.C24.D25.D(二)B型题1.D2.C3.E4.B5.C6.A7.C8.A9.B(三)D型题1.DE2.AC3.CE(四)X型题1.BCDE2.BC3.CDE4.ABCD5.BCD6.ABCDE7.BCDE8.BCDE二、填空题1.《黄帝内经》2.《脉经》3.《伤寒论》《金匮要略》4.隋巢元方5.《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6.整体观念辨证论治7.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中医临床医学8.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医药知识的积累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9.慧安加甚10.辨证论治11.心五脏自然界社会环境12.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13.基础动力主宰三、判断题1.×2.×3.√4.√5.√6.√7.√四、名词术词解释1. 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整体观念又叫统一整体观,即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3.骸,泛指骨骼 。百骸,指全身骨骼 。4.指人体具有生机的阳气 。5.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由症状和体征构成,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 。6.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7.指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亦异 。8.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9.五脏一体观,即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的五个生理系统,是完整统一的整体 。10.形神一体观,又称“形与神俱” 。指形体与精神相互依附,不可分割,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神必依附于形而存在 。7,请问我的症状是风寒感冒吗恶寒 怕冷 高烧 无汗 浑身酸痛 咽喉肿痛 风寒郁而化热 。伤寒论云: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大青龙汤主之 。遂拟:麻黄12g桂枝6g杏仁10g生枣9g大枣6枚生石膏30g炙甘草6g寒痰咯中医是属风寒感冒 。8,伤寒用西医怎样治疗中医说的伤寒和西医说的伤寒不是同一种疾病 。中医里,广义的伤寒是指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的伤寒是指外感风寒之邪的疾病 。西医说的伤寒是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你说这个问题怎么回答?中医的伤寒用西医治疗还真不知道从何说起 。O(∩_∩)O~如果是西医说的伤寒,那好办,一般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 。9,张仲景的吴茱萸汤是什么药方 东汉末年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到的吴茱萸汤组成: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 。一日三次 。现在用法: 吴茱萸9克 人参9克 生姜18克 大枣4枚【用法】上四味,以水1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日服三次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用于脾胃虚寒或肝经寒气上逆,而见吞酸嘈杂,或头顶痛、干呕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沉迟者 。编辑本段主治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 。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本方适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 。)10,求助解答一份关于 伤寒论 的试题 继续医学教育 选择:C\B\C\A\D\BB\D\B\A\C\DC\A\C\A\A\DC\DABE\ABD\AE\AC\ADE填空:气逆欲吐;桂枝汤;头痛;不渴者;胃家实;蒸蒸而振、发热汗出;炙甘草汤;心下逆满、沉紧;弦细、浮缓;蛔厥、久利;脉细欲绝 。简答题:1、所谓“蓄血”指蓄血证,蓄血证始载《伤寒论》,是指邪热与瘀血互结于下焦,以少腹拘急疼痛,神志异常(如狂或发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者 。由太阳之邪化热内传与瘀血相结 ,称为太阳蓄血证 ;由阳明邪热与瘀血互结 ,称为阳明蓄血证 。2、六经病,如为两经病或三经病虽同时出现,最后却归入一经之中,则称其为并病 。张璐玉曰:并病者,一阳经病未罢,又加一经证见,二经连贯为病也 。常见的有:太阳阳明并病、太阳少阳并病、少阳阳明并病、三阳并病等 。3、伤寒的涵义:“伤寒”有广义于狭义之分 。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统称,即《素问·热论》所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难经》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即是指广义的伤寒 。狭义的伤寒,是专指外感风寒之邪,就是论中所述的伤寒、中风 。“伤寒有五”中的伤寒,即指广义的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即指侠义的伤寒 。《伤寒论》虽以伤寒为名,但在“太阳论”中又分别论述了伤寒、中风、温病等病证,故认为《伤寒论》之伤寒为广义之伤寒 。但从全书看,仍是以侠义伤寒为主 。11,伤寒论考试试题1.根据《伤寒论》原文,下列脉象中具有复言病机意义的是:A.阴阳俱紧B.阳浮而阴弱C.阴阳俱浮D.汗出与否2.对于麻黄汤来说,下列煎服法哪项是错误的:A.温覆取微汗B.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C.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D.禁生冷、油腻、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3.麻杏石甘汤证与葛根芩连汤证主要的鉴别点是:A.前者以喘为主证,后者以下利为主证B.前者脉数,后者脉促C.前者汗出而喘,后者喘不汗出D.前者无大热,后者身大热4.茯苓四逆汤证的主要病机是:A.肾阳虚B.气液亏损C.阴阳俱虚,阳虚为主D.阴阳俱虚,阴液不足5.下列证候中,哪项是太阳蓄水证的辨证要点:A.心下痞B.烦渴欲饮水C.发热恶寒,汗出头痛,脉浮数D.小便不利6.下列十枣汤的煎服法和注意事项中,哪项是错误的?A.若下后病不除者,即刻加服半钱B.先煮肥大枣10枚,去渣,纳药末C.芫花、大戟、甘遂分别捣为散D.平旦温服之,强人一钱匕,瘦人半钱7.太阳病的头痛是:A.头项强痛B.头顶胀痛C.两侧头痛D.以上都不是8.患者恶寒发热头痛,项背拘急不舒,无汗,鼻塞流青涕,周身酸楚不适,纳减,食后欲呕,小便清,苔白,脉浮 。治宜:A.麻黄汤B.桂枝加葛根汤C.葛根汤D.大青龙汤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的病机是:A.表病误下,外证不解,气逆于肺B.汗下后,邪气内传,热壅于肺C.风寒束表,肺气不宣D.外有风寒,内有郁热10.根据原文,下列证候除哪项外,均可在大陷胸汤证中出现?A.脉浮滑B.舌上燥而渴C.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D.日晡所小有潮热11.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的治法是:A.温经扶阳B.扶阳益阴C.回阳益阴D.助阳解表12.原文“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其中“胸有寒”是指:A.胸中有寒饮B.胸膈有寒痰C.胸膈有痰饮D.胸受寒邪13.伤寒论中的风温是指:A.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的病证B.太阳温病误用辛温发汗的变证C.里热炽盛,津液受伤证D.阴伤火炽,热动肝风证14.患者素有喘疾,近日受寒后,微发热恶风寒,咳嗽气喘,微汗,舌淡苔白,脉浮微弱,考虑给予:A.桂枝汤B.小青龙汤C.桂枝麻黄各半汤D.桂枝加厚朴杏子汤15.桃核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A.桃核、桂枝、大黄、芒硝、炙甘草B.桃核、桂枝、大黄、厚朴、枳实C.桃核、桂枝、大黄、芒硝、厚朴D.桃核、桂枝、大黄、芒硝、枳实16.桂枝甘草汤的主证是:A.心中悸而烦B.心下悸,头眩,身瞤动C.心下悸,欲得按D.脉结代,心动悸17.旋复代赭汤证的临床证候是:A.心下痞硬,噫气不除B.心下痞硬而满,呕吐,干噫食臭C.腹中痛,心下痞硬,欲呕吐,肠鸣下利D.心下痞,噫气不除,呕吐痰涎,头眩,脉弦紧18.十枣汤为峻剂,如果见到下列哪项症状,即当禁用?A.下利B.恶寒C.干呕D.头痛19.太阳伤寒、中风的鉴别要点,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有无“或已发热”B.恶寒与否C.恶风与否D.汗出与否20.桂枝加附子汤证,“小便难”的病机是:A.阳虚汗漏,湿邪留滞B.阳虚汗漏,津液不足C.阳虚汗漏,水饮内停D.阳气虚衰,气化不利2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治宜:A.解其表,表解里自和B.温其里,里和表自解C.先解表,后温其里D.先温里,后解其表22.抵当汤方的药物组成是:A.水蛭、虻虫、桃仁、大黄B.水蛭、虻虫、桃仁、芒硝C.水蛭、虻虫、大黄、枳实、桃仁D.水蛭、虻虫、大黄、芒硝、甘草23.下列证候,可以考虑使用栀子豉汤的是:A.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B.心烦不得眠,小便不利C.烦热,胸中窒D.烦躁,无汗,脉浮24.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悬饮证的主证之一?A.日晡所小有潮热B.下利呕逆C.胸胁疼痛D.心下痞硬25.太阳病的主要病机是:A.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B.风寒外袭,卫外不固,营不内守C.风寒外袭,营卫不和,正邪交争D.寒邪侵袭,营卫不和,其病在表26.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证的用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B.温服令一时许,汗出如水流漓C.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D.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27.五苓散证之“消渴”的病机是:A.发汗太过,耗伤津液,胃中干燥B.外邪入里化热,伤津耗液C.水热互结,热伤阴液D.水停下焦,气不化津,津不上承28.患者,男,24岁 。咳嗽已月余,现仍无汗,鼻塞清涕,偶感胸痛,咳而微喘,痰白质稀量多,口干而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滑,脉浮弦,宜选用:A.麻黄汤B.桂枝加厚朴杏子汤C.小青龙汤D.大青龙汤29.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治法是:A.温运脾阳,理气消食B.温运脾阳,宽中消满C.温运脾阳,和胃降逆D.温运脾阳,益气补中30.瓜蒂散方的药物组成是:A.一味瓜蒂为散B.瓜蒂、赤小豆C.瓜蒂、赤小豆、香豉D.瓜蒂、香豉1B,2B,3A,4C,5D,6A7A,8C,9B,10D,11B,12C13B,14D,15A,16C,17A,18B19D,20B,21D,22A,23C,24A25C,26B,27D,28C,29B,30C下面的没有答案,你不知道的我可以再给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的区别要点是()A.恶寒与否 B.头痛与否C.汗出与否 D.发热与否2.“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治疗宜用()A.大青龙汤 B.小柴胡汤C.柴胡桂枝汤 D.先刺风池、风府,再与桂枝汤3.据原文,“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治宜()A.桂枝新加汤 B.四逆汤C.附子汤 D.先予四逆汤,再予桂枝汤4.“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治宜()A.黄连阿胶汤 B.五苓散C.真武汤 D.栀子豉汤5.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的病机是()A.表证误下,外证未解,肺气上逆 B.风寒外束,肺气失宣C.汗下后,邪气内传,热壅于肺 D.外有风寒,内有郁热6.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下利”机理是()A.太阳病误下,风寒化热下迫阳明大肠B.太阳病误下,脾胃阳气受伤,运化失职,寒湿下注C.太阳与阳明合病,表热内迫阳明大肠D.少阳与阳明合病,邪热内结阳明7.干姜附子汤证的“烦躁”的机理是()A.阴盛格阳,虚阳上扰 B.阳衰阴盛,虚阳欲脱C.阳衰阴盛,虚阳抗争 D.阴盛格阳,虚阳欲脱8.小结胸病的治法是()A.泻热逐水 B.泻热破结C.清热涤痰 D.清热化痰开结9.瓜蒂散证的主症是()A.心下痞硬而满,引胁下痛 B.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C.心下痞硬而满,日下利数十行 D.心下逆满,气上冲胸10.以原文为据,太阳病误治伤津转属阳明的主要特点为()A.胃中燥烦实,大便难 B.不更衣,内实,大便难C.身大热,大汗出,谵语,小便不利D.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11.原文“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治疗当用()A.白虎汤 B.大承气汤C.白虎加人参汤 D.小承气汤12.“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的病机是()A.阳明热盛,腑气不通,津不上承 B.燥屎内结,腑气不降,浊阴上逆C.热盛伤阴,阴液不足,阳无所恋 D.邪热深伏,耗伤肾阴,精不上注13.原文“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其无汗的机理是()A.阳明中寒,欲作固瘕 B.湿热郁滞,汗不得泄C.久虚之体,津液不足,无以化汗 D.外有寒邪,阳气怫郁,不能发泄14.少阳病治疗得法,多表解里和而愈 。若失治、误治伤阳,其预后为()A.传入太阴之脏 B.传入阳明之腑C.传入太阳病 D.尚有变成结胸及气血耗伤证15.原文:“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其“目眩”之机理是()A.水饮中阻,清阳阻遏 B.阳虚水泛,水阻清阳C.里热上扰清阳 D.少阳木火之气循经上扰清窍16.大柴胡汤证下利的特点是()A.下利并见谵语 B.利遂不止,必见喘而汗出C.下利并见呕吐,心中痞硬 D.下利下重,必见渴欲饮水17.宜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的证候是()A.心下支结,微呕,支节烦疼 B.胸胁满微结,渴而不呕,小便不利C.往来寒热,不呕,渴喜热饮 D.发热恶寒,下利,心下痞18.原文:“妇人中风,发热恶寒,……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其“实”是指()A.肝气郁结 B.气分实热C.血分实热 D.阳明里实19.通脉四逆汤的主症是()A.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无热恶寒,不呕不渴无表证B.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C.不利,脉沉微,但欲寐,手足厥逆,面色赤D.恶寒蜷卧,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心烦20.白通加猪胆汁汤证的病机是()A.阳衰阴盛重极,阳亡阴竭,阳药被阴邪格拒B.心肾阳衰,阴寒内盛,正气被郁C.心肾阳衰,阴寒内盛,虚阳上浮D.心肾阳衰,阴寒内盛,阴阳格拒21.真武汤的药物组成是()A.茯苓、生姜、白术、附子、芍药 B.茯苓、干姜、白术、附子、人参C.茯苓、附子、干姜、白术、泽泻 D.茯苓、附子、干姜、白术、桂枝22.少阴病“下厥上竭”系指()A.上吐下泄不止 B.阴盛于下,格阳于上C.阳亡于下,阴竭于上 D.肾气绝于下,肺气脱于上23.“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的主要病机是()A.寒邪化热,由阴转阳 B.阳气来复,阴寒渐退C.吐利伤津,阴竭阳越 D.里虚寒盛,表犹未解24.厥阴病提纲证中“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的机理是()A.厥阴之脉挟胃,木火循经上扰 B.厥阴之脉挟胃,胃热上扰C.胆气郁结,三焦失枢,胆火上扰 D.胆气郁结,胆火循经上扰25.病者遍身皆冷,四肢厥冷,躁动无有安时,脉微,可诊断为()A.四逆汤证 B.血虚寒厥证C.脏厥证 D.蛔厥证26.六经病总的治则是()A.扶正祛邪 B.汗吐下和温清补消C.和胃气 D.扶阳气,存阴液27.桂枝加芍药汤证中“腹满时痛”的机理是()A.脾虚湿阻,气机不利,阳气时通时闭B.误下脾伤而气滞络瘀,气血不通C.误下邪陷,寒痰互结胸膈,波及全腹D.发汗后,脾虚失运,痰湿壅滞,气机不通28.以下太阴病向愈的脉症中,错误的是()A.脉阳微阴涩而长 B.暴烦下利,日十余行C.脾家实,下利止 D.至七八日,大便硬29.关于霍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病机是胃肠功能紊乱,清浊相干,升降失常B.不属外感伤寒病C.临床特点是病起于顷刻之间,吐泻交作,挥霍撩乱D.以慢性发作,上吐下泻为临床表现30.下列方剂的药物组成有错误的是()A.通脉四逆汤:生附子、干姜、炙甘草B.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生附子、干姜、炙甘草、猪胆汁、人尿C.四逆加人参汤:生附子、干姜、炙甘草、人参D.白通加猪胆汁汤:生附子、干姜、葱白、猪胆汁、人尿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麻黄汤的禁忌有()A.咽喉干燥 B.淋家C.恶风无汗 D.经常失血E.发热恶寒而喘32.以八纲辨证分析,小青龙汤证属()A.表证 B.里证C.寒证 D.热证E.虚证33.桃核承气汤证与抵当汤证的相同点有()A.神志症状 B.小便自利C.少腹症状 D.发黄E.下血34.苓桂甘枣汤证与桂枝加桂汤证的主要区别是()A.前者心阳虚;后者心肾阳虚 B.前者水气动于下;后者寒气冲于上C.前者脐下悸;后者心中悸 D.前者欲作奔豚;后者已发奔豚E.前者无表病;后者表病“核起而赤”35.小建中汤证的症状有()A.阳脉涩,阴脉弦 B.心中悸而烦C.心中悸而惊 D.腹中急痛E.心下急,郁郁微烦36.大黄黄连泻心汤煎法当用“麻沸汤渍之”是因为()A.取其气轻扬 B.以利清上部无形之邪热C.大黄不宜久煎 D.不欲其味之重浊E.不至于通腑泻下37.太阳与阳明合病可见到()A.项背强几几 B.喘而胸满C.下利 D.不下利但呕E.烦渴不止38.下列可致阳明病身有汗这一症状的病机是()A.阳明病湿热内蕴 B.阳明病热盛于经C.三阳合病,邪偏阳明 D.阳明里实,里热蒸腾E.阳明中寒,欲作固瘕39.调胃承气汤的服法有()A.少少温服之 B.分温再服C.温顿服之 D.分温三服E.温凉后取服40.阳明病热入血室,其症可见()A.但头汗出 B.大便色黑C.少腹急结 D.谵语E.下血41.小柴胡汤证中“呕”的机理可以是()A.少阳胆热犯胃 B.脏腑相连,木乘土C.正邪分争于胁下 D.邪犯少阳、胆气郁结E.少阳三焦水道失调而水停,水邪犯胃42.胸胁满一症可见于()A.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B.黄芩汤证C.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D.柴胡桂枝汤证E.小柴胡汤证43.原文:“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 。”表明()A.阴血不足 B.病情向愈C.病情恶化 D.病传三阴E.少阳之邪渐衰而欲愈44.少阴病提纲证的脉症有()A.脉微细 B.脉沉细C.四肢厥逆 D.但欲寐E.心烦45.下列关于黄连阿胶汤证的病机,错误的有()A.邪入少阴,从阴化寒 B.心火上炎,不能下温肾水C.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 D.心火独亢于上,肾阳亏虚E.热灼真阴,肾水不能上济心火46.猪苓汤证可见()A.下利 B.心烦不得眠C.小便不利 D.咳而呕渴E.脉浮发热47.下列有关少阴病三急下证与阳明病三急下证的比较,错误的是()A.少阴三急下证,是论少阴之阴被燥热所灼,有亡阴津竭之势时,以大承气汤急下存阴B.阳明三急下证,是论阳明腑实证病势急,发展快,有劫伤少阴真阴之势时,以大承气汤 急下存阴C.少阴三急下证,是从腑热灼伤脏肾而论D.阳明三急下证,是从脏阴被腑热耗伤而论E.二者实际上所下者均为阳明之燥热,所存者皆属少阴之真阴48.外感热病的传变主要决定于()A.正气的强弱 B.邪气的轻重C.治疗的当否 D.病邪的性质E.病程的长短49.太阴脾病的成因有()A.中阳素虚,寒湿内停B.脾虚湿停,寒邪直中 C.三阳病失治、误治、损伤脾阳致寒湿内停D.少阴阳衰,火不生土E.厥阴病转出太阳50.竹叶石膏汤与白虎加人参汤比较,其说法合理的有()A.前方主治余热未清,气阴两伤;后方主治里热炽盛,气津两伤B.前方以竹叶、石膏清热除烦;后方以知母、石膏清阳明之热C.前方因伤津重,故人参用量大于后方D.前方清热之力较后方弱E.前方清药先煎再内粳米同煎;后方诸药与粳米同煎三、原文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51.寒实结胸,无热证者,_________________ 。52.阳明之为病,_________________是也 。53.少阴病,_________________,手足逆冷,_________________者,吴茱萸汤主之 。54.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_________________,或腹中痛,或_________________者,四逆散主之 。55.“太阴当发身黄,若_________________者,不能发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56.根据《伤寒论》原文,芍药甘草汤证最显其病理特点的表现是什么?57.下利而小便不利,当考虑什么因素?应如何处理?58.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除柴胡、龙骨、牡蛎外,还有哪些组成药物?59.简述少阴病表里同病一般的治疗方法 。60. 太阴病本证与桂枝加芍药汤证均有腹痛,两者应如何鉴别?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6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和小青龙汤的适应症有哪些相同之处?临床上如何区别运用?试述其机理 。62.试述当归四逆汤证的病机、主症及治疗方药 。六、病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63.某男,14岁 。患者一周前不明原因出现身、目、尿黄,小便如浓茶色,伴倦怠乏力,恶心欲吐,厌油腻,纳呆,腹微胀,大便二日未行,口苦口干,胁肋不适 。既往无类似发作史 。查:体温37.5℃,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肝脾肋下一指,轻触痛,质软边圆钝,表面光滑 。肝脾叩击痛阳性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450u,谷草转氨酶150u,黄疸总数395u 。请写出:(1)诊断(《伤寒论》方证名或病证名);(2)辨证分析;(3)治法;(4)方剂;(5)处方 。50.竹叶石膏汤与白虎加人参汤比较,其说法合理的有( )A.前方主治余热未清,气阴两伤;后方主治里热炽盛,气津两伤B.前方以竹叶、石膏清热除烦;后方以知母、石膏清阳明之热C.前方因伤津重,故人参用量大于后方D.前方清热之力较后方弱E.前方清药先煎再内粳米同煎;后方诸药与粳米同煎三、原文填空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51.寒实结胸,无热证者,_________________ 。52.阳明之为病,_________________是也 。53.少阴病,_________________,手足逆冷,_________________者,吴茱萸汤主之 。54.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_________________,或腹中痛,或_________________者,四逆散主之 。55.“太阴当发身黄,若_________________者,不能发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56.根据《伤寒论》原文,芍药甘草汤证最显其病理特点的表现是什么?57.下利而小便不利,当考虑什么因素?应如何处理?58.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除柴胡、龙骨、牡蛎外,还有哪些组成药物?59.简述少阴病表里同病一般的治疗方法 。60. 太阴病本证与桂枝加芍药汤证均有腹痛,两者应如何鉴别?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6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和小青龙汤的适应症有哪些相同之处?临床上如何区别运用?试述其机理 。62.试述当归四逆汤证的病机、主症及治疗方药 。六、病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 小题,10 分)63.某男,14 岁 。患者一周前不明原因出现身、目、尿黄,小便如浓茶色,伴倦怠乏力,恶心欲吐,厌油腻,纳呆,腹微胀,大便二日未行,口苦口干,胁肋不适 。既往无类似发作史 。查:体温37.5℃,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肝脾肋下一指,轻触痛,质软边圆钝,表面光滑 。肝脾叩击痛阳性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450u,谷草转氨酶150u,黄疸总数395u 。请写出:(1)诊断(《伤寒论》方证名或病证名);(2)辨证分析;(3)治法;(4)方剂;(5)处方 。我们都是考练习册上的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