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每年端午都会有一项振奋人心的活动 , 那无非就是划龙舟了 。
【振奋人心的温州龙舟文化】随着一声声加油呐喊声 , 那气氛不用在现场应该就能感受到是怎么样的一种热闹了吧 。
本文为你介绍温州文化中的龙舟文化 , 快来一起了解吧!
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载:“竞渡起自越王勾践 。永嘉水乡用以祈赛 。”温州竞渡 , 至迟在宋时已很流行 。叶适诗:“一村一船遍一邦 , 处处旗脚争飞扬 , 祈年赛愿从其俗 , 禁断无益反为酷 。”可见温州一带的竞渡 , 渊源于古代越族龙图腾崇拜的祭祀活动 , 主要是用于祈求平安和丰收 。
在宋时 , 还不是纪念屈原 , 直到明清以后 , 才演变为专门纪念屈原的日子 。“一江竞渡胥寻乐 , 谁为汨罗三闾哭 。”(清石方洛《且瓯歌》)又有民歌云:“五月五日端午了 , 屈原饮恨汨罗汪 , 龙舟队队江中飞 , 要饮蒲酒保平安 。”
因此 , 浙南地区的龙舟起源其实跟屈原大夫并无联系 , 起源只是祭祀水神(龙 , 最初应该是蛇的形象) , 祈求风调雨顺 。五月初过后 , 浙南沿海马上就要迎来台风水灾 , 所以 , 老祖宗选在端午前这个时间划龙舟 , 是很有学问 。
到明时 , 端午龙舟竞渡仍很盛行 。“自城市都鄙里社丛祠 , 各置龙舟 , 每邻端午 , 好事都先捐私囊 , 或并或修 , 竞渡之日 , 偏掠祭户之姻亲 , 而补己所费 。聚众鼓噪 , 闻事劫夺者有之为之 , 姻亲者往往质当待索 , 罔敢或迟 。及其斗胜夺(纟采) , 少有不平 , 鼓(木世)相击 , 损伤肢体 , 甚之损命者有之 , 构隙兴讼 , 伤财害民 , 就与有(足俞)于斯哉 。”
(《岐海琐谈》)清时 , 斗龙舟更加广泛流行 。据清赵钧《过来语》记载:道光六年(1826)五月初四 , 瑞安县城端阳节的活动:“本岁闺月 , 龙舟甚多 , 兼之邑有采舡 , 游人更盛 。初四日 , 余与诸同人泛舟去拱瑞山看竞渡 , 士女四集 , 几至舟不可行……”
端午那日 , 在温州各地都有龙舟竞渡 , 并“悬赏夺标” , 俗称“划龙船”或“划斗龙” 。时间一般是五月初一前的开始 , 到初十左右结束 , 也有至月半者 , 平阳江南则是四月初一 。
温州各乡都有龙船 , 各庙宇设香官神 , 专管划龙船 。每逢端阳节 , 有些地方要做新龙船 , 四月初一就擂鼓开殿门 , 祭香官神 , 开始造船 。各地乡风一般都是五月初一才开殿门 , 祭神后即开划 , 俗叫“上水” , 龙船归去叫“收香” , 斗龙结束叫“散河”或“洗巷” , 并把河龙船翻转 , 次日再翻正 , 抬到庙中保存 , 还要祭时官神 , 相传这香官神是喜欢玩弄人的小儿神 。
所以俗语说青年人不安分 , 比喻香官 。在划龙船地区内 , 都要出龙船费用 , 请划龙船的人吃酒 , 还要放鞭炮 , 设祭迎接 , 叫“摆香案” 。龙船头各处大同小异 。有的在船身绘画龙鳞 , 头尾安置活动的龙头龙尾 , 形状较小 , 有的船身稍画上几笔龙鳞 , 亦无头无尾 , 但形状较大 。
推荐阅读
- 洛阳有哪些文化遗产?
- 秀美浙江,上虞地名的由来
- 冰墩墩是什么做的
- 具有哥特风格的中国建筑:广州骑楼
- 地名由来:牡丹江为什么叫牡丹江?
- 重庆大学有哪些学院,各学院的下属专业
- 宝云寺——感受历史的沧桑
- 一眼根本看不够的美景——伊春回龙湾
- 七台河名人,七台河出过的名人盘点
- 植树造林对保护环境的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