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教育,梅州市梅江区教育局的网址是多少

1,梅州市梅江区教育局的网址是多少梅州市梅江区教育局: http://www.meijiang.gov.cn/sonweb/jiaoyu/

梅州教育,梅州市梅江区教育局的网址是多少


2,梅州的教育客家人是汉族的一个民系,一般认为这个民系始于宋朝 。据载:至南宋时候,寄居在福建汀、漳、宁化一带的客人,大量徙入梅州,到宋神宗时主户为5820户,客户为6548户,由此客家民系开始形成,并逐步发展壮大 。客家民系是高文化层次的民系,客家人祖居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中原,为客家祖先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梅州的客家先民,从中原“衣冠南迁”而来,大都出身于书香门第,长久以来延续着“耕读传家”的传统,历来文风鼎盛,崇文重教,英才辈出 。文化之乡的“文化”代表了客家文化的最高境界,包括精神、思想、居住、建筑、服饰、饮食、语言、文艺、教育、信仰、习俗等方面,其中最被推崇的当属教育:一是倡办教育;二是送子上学堂;三是英才辈出 。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方渐知梅州,尝谓:梅人无植产,特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 。”方渐是福建莆田县人,进士出身,于宋高宗绍兴年间来梅任州官 。可见早在宋代,梅州人就喜欢读书,且因“无植产”,靠读书而谋生,这种风气一直流传下来 。《乾隆嘉应州志》亦有记载:“士喜读书,多舌耕,虽穷困至老,不肯辍业 。”俗称不识字为“瞎眼”,故激励人们都想读书 。梅州科举最末一科进士杨沅著的《梅谚汇笺》里有一首极为流行的儿歌:“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冇老婆 。”人们认为不读书是没有出息的 。连贫家寡妇,也千辛万苦,积资供儿女读书 。倡办教育历史悠久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地方教育组织 。由最初的民办学馆,逐步变为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半民半官性质 。宋代以来,广东梅州书院林立、文风鼎盛,东山书院、蓝田书院、桂岭书院、兴宁墨池书院等均见证着梅州“文化之乡”的历史地位 。梅城最早的教育当追溯到900年前 。梅州书院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北宋年间 。据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记载,北宋梅州知州滕元发创立州学,开培育人才风气之先 。《宋史》记载:刘安世谪居梅州,在州城中创建了第一所书院(后世称之为元城书院),招徒讲学,开建了梅州书院之先河 。自清顺治至光绪五年(1879)止,梅城境内共有书院9间,分别为先贤书院、立诚书院、周溪书院、培风书院、义学书院、东山书院、培南书院、梅东书院、崇实书院,其中以东山书院最为称著 。光绪年间,梅城第一所新式小学于道前街创办;黄遵宪等人设立嘉应新学会议所,大力倡办新学;梁春在附城“耕耘小筑”创办女校;女诗人叶璧华创办懿德女校 。据不完全统计,至清末废科举前,梅州有书院24所、义学14所、社学20所、官学4所,私塾遍及城乡 。此外,梅州地区其它各区县均在较早时期广泛办学兴学,书院、学宫、学校等教育机构遍地开花 。较著名的学宫有:梅州学宫,兴宁学宫,长乐学宫,镇平学宫,大埔学宫等 。据史志记载,梅州地区南宋时即塾学遍布,明清时科甲兴盛,蜚声海内外 。据194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报告全国教育普查情况,梅县学校总数、学生人数名列全国两千多个县中的第二位 。改革开放以来,高考升学率稳居全省前列 。西学东渐风薰染、新学遍布梅水间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 。1866年,瑞士巴色传教会在长乐长布源坑开办梅州第一间西式小学,此后兴办新学渐成风气 。黄遵宪、何子渊、丘逢甲、温仲和等名流皆热衷于家乡教育事业 。何子渊创办雨南洞小学、同仁学校,广招四方学子 。黄遵宪辟人境庐为课堂,亲自讲授新学功课 。他创立嘉应兴学会议所,发表《敬告同乡诸君子》书 。各县有识之士纷纷响应,何子渊、萧惠长、罗师扬等人创办兴民学堂,丘逢甲创办镇平县立中学堂 。梅城务本、五华长乐、大埔乐群中学也相继开办 。辛亥革命后,梅州形成了官方、民间和教会三家办学局面 。1913年爆发了反对将梅州中学收归省办的“一 。三”学潮,原校长叶则愚、学生叶剑英等创办私立东山中学 。1923年美国人汲平如和地方人士黄慕罗等,创办了梅州历史上第一所高等院校嘉应大学 。1933年,陶行知派潘一尘到大埔百侯中学任校长,建立了“生活教育”园地 。张伟烈于1936年创办了百侯幼儿园,是我国最早的两所乡村幼儿园之一 。抗日战争后期,随着省政府东迁平远,国立中山大学、省立文理学院、私立广州大学、中华文化学院等大专院校先后迁来,梅州一时高校云集 。民国初在梅州传经20余年的法国天主教神父赖理查斯在《客法词典》中惊叹:“全境有六七百个村落,也就有六七百个学校,这真是一个骇人听闻的事实,按人口比例来说,不但全国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和它相比较,就是较之欧美各国也毫不逊色 。”1935年,广东省教育厅考查全省国民教育,梅县列居第一 。194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报告全国普及教育情况,江苏武进名列第一,梅县位居第二 。文风鼎盛、英才辈出《梅州院试》载:“自宋以来,代产伟人”,如“五科五解”、“一腹三翰院”、“三代四翰林”,更是有父子同进士、岭南第一才子宋湘、长乐武运开、八旬翰林、学霸韩山等的翘楚佳话 。以梅县(含梅江区、梅县区)为例,早在宋代就出了不少进士,有些还是一家子的 。如古成之与古宗悦为父子,古宗悦与古革为公孙,古革与古堇、古巩为弟兄,是同科进士,可谓四代五进士 。蔡若霖与蔡定夫为父子,与蔡蒙吉为公孙 。蒙吉为定夫之子,是为公孙三进士 。由此可知当时梅州文风之一斑 。明代饶相、饶舆龄父子进士,张文宝、张纲父子进士;清代李象元与子李端、孙李逢亨,不仅公孙三进士,且为公孙三翰院,大埔杨之徐与杨缵绪、杨演时、杨黼时是父子进士,且三子俱为翰林;其他父子、兄弟进士无法在此一一备述 。自宋至清末,仅梅县一县就有举人681人(仅清代有623人),举人中名列全省第一的解元就有李士淳、叶著、陈鹗荐、杨时行、梁念祖、宋湘、叶钧、李汝谦、李载熙等17人,考取的进士有112人,其中翰林有李士淳、李象元、陈鹗荐、邱玖华、宋湘、王利亨、李仲昭、李黼平、黄仲容、李载熙、温仲和等19人 。清乾隆,嘉庆年间,可说是梅州文风最盛之时,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恩科会试,广东全省中进士者仅11名,而梅县却占了5名;嘉庆3年(1798年)戌午科广东乡试,全省中举者88名,梅县占17名,其中李汝谦且为名列榜首的解元 。清状元吴鸿督学广东,盛赞梅州“人文为岭南冠” 。其中梅县是清代全国114个科举发达县之一,广东五个科举发达县之一 。隶属潮州府的大埔县(今属梅州市),文风之盛在潮州九属中首屈一指 。康熙二十七年(1688)戊辰科进士杨之徐,其三子杨缵绪、杨黼时、杨演时,分别在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科、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乾隆十年(1745)乙丑科中进士并选为翰林,与杨演时同科中进士的还有杨成梧、杨文振、陈可奇,杨缵烈则中明通榜进士 。乾隆二十六年(1763)广东学政据府试情况,将潮州府学25名额分拨各县,并作定例,结果大埔“统阅九县文卷,佳构之多,大埔称最”,将11名额拨给大埔,后来又按“人文最盛”的标准,学额增加15名,全县就有26名生员录取名额了 。大埔“一腹三翰院”与“同科五进士”两大盛事,与嘉应五属相提并论,并驾齐驱 。梅州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出版了《梅州进士录》一书,以详实的史料展现唐宋至明清千年间梅州市涌现的进士,描绘他们的生平、事功,为人们了解客家人崇文重教之风提供一个窗口 。《进士录》通过搜集提供了这样的数据:各类进士283名(文进士224人,武进士59人),其中会试殿试产生的正榜进士247名(含寄籍进士8名),钦赐进士15名,明通进士21名 。选翰林院学士33人,举人1654人,解元17人,廪生、贡生、秀才16479人 。清乾隆年间,嘉应州(今梅州)官王之正在署前树立“人文秀区”牌坊,以志本地人文之盛 。清中叶以来,造就了宋湘、丁日昌、何子渊、丘逢甲、黄遵宪、张弼士、叶剑英等一大批名人贤士;辛亥革命以来,梅州孕育了30名两院院士 、1名元帅、545名将军、228名大学校长(书记) 。伟大文学家郭沫若,1965年来梅州时,亦赋诗称赞梅州“人物由来第一流”。嘉应学院嘉应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本科大学,是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梅州市区 。因梅州在清朝时称为嘉应州,并于1924~1927年期间兴办了广东第一所地方大学---嘉应大学,学校故名嘉应学院 。学校设江北校区、江南校区、梅州师范分院校区和医学院校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