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放假安排,中秋节法定节假日是多少天

1,中秋节法定节假日是多少天 3天 中秋放假安排:9月22日至24日放假,共3天 。19日(周日)、25日(周六)上班【中秋节放假安排,中秋节法定节假日是多少天】

中秋节放假安排,中秋节法定节假日是多少天


2,今年中秋国庆放假安排2021年新出炉的中秋国家放假通知来啦!依然惯例是中秋三天,国庆七天 。中秋休息9月19、9月20、9月21三天 。国庆休息10月1日到10月7日共7天 。但万变不离其宗的调休套路也来了…9月18日周六上班,用于调休中秋节 。而9月26日周日和10月9日周六用于调休国庆节的假期 。中和一看,哎?中秋没放,国庆秒变5天的同时,三个星期变单休 。但作为社畜打工人的我们,会放弃吗???绝对不会!【拼假指南】收好拼假指南,可让短假变暑假!中秋虽然不好拼假,但有年假的同志在9月18日当天使用一天年假,中秋就变4天了,没有年假也可以请假休息,也是四天,但这样会扣工资 。中秋4天感觉也没休息什么,请移步国庆七天变十天小长假表演现场 。10月10日是周日,会正常放假,中间被8号和9号相隔,和7天假期遥遥相望 。方案一:8号、9号休年假,带薪休假最为致命,轻轻松松10天长假 。出游可以避开1到3号人流高峰,错峰出行,可以提高出行体验的同时,抢票还好抢 。方案二:不满一年没有年假的打工人,又不想请假扣钱的话,平时有加班的可以集中调休在8和9号 。方案三:没有年假,没有办法调加班的,可以首选病假,虽然操作有点复杂,但带薪80%休假也是可以接受的嘛 。除此之外,想要10天假期的同学就只能请假啦,但想想连续10天假也可以接受,休息好了,才能工作好!还有一种情况:在这疫情期间接受居家办公的公司,也可以在8号和9号申请两天的居家办公 。虽然在家也要工作,但有时候人需要的就是在家的感觉嘛~【出游防疫指南】尽量避开疫情严重区域:台湾、江苏、云南、河南、上海、湖南、广东 。尤其需要注意这么几个城市:南京、台湾、郑州,现存确诊人数多,且一直存在新增 。哪些地区不打疫苗,出行会受阻?浙江、江苏、江西等部分市县均发布出行双码并查——「健康码」+「疫苗接种码」,乘高铁和飞机并不受阻,只需要健康码绿码,但到这些城市的公共区域,比如博物馆、商场、电影院都需要双码并查 。而有些地区没有发布明确声明的地区,出行前订酒店需询问客服,当地是否要求双码 。在出行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①最好选择自驾游、国内游;②出入火车站、机场随时携带消毒湿巾,全程正确佩戴口罩;③进入宾馆,开门窗通风至少20分钟,妥善保留旅行票据信息,以备查询;④去景区提前预约,自觉排队,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⑤购物时,尽量使用移动支付
中秋节放假安排,中秋节法定节假日是多少天


3,中秋节国庆节放假通知来了9月1012日10月17日放假你有哪些规划和安排今年的中秋节是9月21日,法定休息日就是一天的时间;因为18日是星期六,原本是休息的日子,现在将这一天调为上班日,就相当于双休日顺延一天 。所以调整为19、20日两天放假抵双休,这样就变成了19、20、21为中秋放假休息日 。如果把日期调整为20、21和22日这三天,那么前一个双休日就要连续上班,加上之前的五天,就相当于一周没有休息日;而过完中秋节刚刚上两天班又要双休,容易造成休息时间不均匀,工作计划也要做大的调整 。所以,还是19、20和21日作为休息日比较合理 。也有人要问,如此一来,过完节第二天就要上班,道路较远的就赶不回来了,岂不是耽误正常上班吗?这个也好解释: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地都在严防严控,不支持远距离出行,以防有突发情况出现 。因为各地不时的还有零星感染者出现 。所以,离老家父母较远者,可提早电话告知问安,向父母亲友详细说明情况,相信老人家自然也会谅解这一切 。针对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必须特殊对待,不能因小失大,还是应顾全大局为重 。今年的中秋节是9月21日,法定休息日就是一天的时间;因为18日是星期六,原本是休息的日子,现在将这一天调为上班日,就相当于双休日顺延一天 。所以调整为19、20日两天放假抵双休,这样就变成了19、20、21为中秋放假休息日 。如果把日期调整为20、21和22日这三天,那么前一个双休日就要连续上班,加上之前的五天,就相当于一周没有休息日;而过完中秋节刚刚上两天班又要双休,容易造成休息时间不均匀,工作计划也要做大的调整 。所以,还是19、20和21日作为休息日比较合理 。也有人要问,如此一来,过完节第二天就要上班,道路较远的就赶不回来了,岂不是耽误正常上班吗?这个也好解释: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地都在严防严控,不支持远距离出行,以防有突发情况出现 。因为各地不时的还有零星感染者出现 。所以,离老家父母较远者,可提早电话告知问安,向父母亲友详细说明情况,相信老人家自然也会谅解这一切 。针对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必须特殊对待,不能因小失大,还是应顾全大局为重 。看疫情再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