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举于海的原因有哪些 孙叔敖举于海典故什么意思


孙叔敖举于海的原因有哪些 孙叔敖举于海典故什么意思


西汉时期,太史公司马迁花了18年时间写下《史记》,在这个鸿篇巨著中,司马迁特地写了一篇《循吏列传》,所谓“循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清官、廉吏、爱护百姓的官员 。在司马迁心中,春秋名臣孙叔敖是第一“循吏”,因此,他把孙叔敖放在了《循吏列传》的第一位 。
历史上的孙叔敖,是楚国名相、擅长治水,而且充满智慧 。
孙叔敖,芈姓,蔿氏,名敖、字孙叔,楚国郢都人 。按照现在的习惯,他应该叫芈敖,只是后人习惯称之为孙叔敖 。
孙叔敖是楚国贵族出身,因为父亲曾获罪,他举荐迁到河南淮滨县境内,孟子在《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即《告子·下》)一文中记载“孙叔敖举于海”,实际上指的是孙叔敖曾隐居在淮滨附近 。孙叔敖年幼时,曾在山上看见过一条两头蛇 。按照当时的习俗,看到此蛇的人,必有灾难 。孙叔敖心想:我不幸看到此蛇,不能让别人也看到它,于是斩杀了这条蛇,埋在山丘之间 。后人为了纪念孙叔敖斩蛇,便把此处改名为“埋蛇岭”,至今仍存 。
孙叔敖擅长治水,他率领当地百姓兴修水利,灌溉农田 。因为有水利工程,周围的百姓纷纷迁到此地耕种 。孙叔敖兴修的水利工程名叫雩娄灌区(河南境内)和芍坡(安徽境内,今称之为安丰塘),在世界水利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因为孙叔敖一心为民,深受当地百姓拥戴 。后来,楚庄王下令在全国举荐贤才,孙叔敖被人举荐,担任令尹(相国) 。在此期间,孙叔敖改革法律,修筑城池,发展经济,楚国逐渐成为中原霸主 。
需要一提的是,孙叔敖从不把改革的负担加在百姓身上 。例如,楚庄王认为楚国的车子太小,建议通过法律的形式让全国百姓都造大车,被孙叔敖劝阻,因为他觉得这样会增加百姓负担 。楚庄王认为楚国的货币太小,应该改铸大币,强令百姓使用 。孙叔敖认为钱币的体积大小没有太大意义,只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废除了“大币” 。
除此之外,孙叔敖还是一位军事家,当年晋、楚大战,孙叔敖仅用30天的时间便火速打败了晋军,让楚国士气大振 。
孙叔敖功劳很大,但他非常谦逊,楚庄王多次赏赐孙叔敖封地、金钱,他都不要 。孙叔敖官居相国,家徒四壁,平时吃粗茶淡饭 。因为没有钱买粮食,他甚至要求儿子到山上挖野菜吃 。孙叔敖38岁那年积劳成疾,病死在任上,去世的时候,连棺材都买不起 。孙叔敖作为春秋名士、名臣、名相,他的品格,让后世官宦望尘莫及 。
【孙叔敖举于海的原因有哪些 孙叔敖举于海典故什么意思】孙叔敖在临终前,留下了一则“孙叔敖诫子”的故事,彰显了孙叔敖的智慧 。
《智囊全集》记载曰: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亟封我矣,吾不受也 。为我死,王则封汝 。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丘,若地不利而名甚恶,楚人鬼而越人禨,可长有者唯此也 。”
意思是:孙叔敖知道自己将要去世后,告诫他的儿子说:我生前,楚王多次封赏我,我都没要 。我死后,楚王肯定会封赏你 。若赐你金银财宝,你都不要,只要一块地就行 。楚国有一块地名叫寝丘,偏僻贫瘠,楚人把他当成鬼虫出没的地方,越人也认为这个地方不详 。若想让咱们的子孙后代长久,你只能选这块地 。
后来,孙叔敖去世,楚庄王果然要赏赐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不要其他东西,也不要其他的封地,坚持要寝丘之地 。楚庄王无奈,只好把孙叔敖的子孙封到寝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