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听个一首歌的时间 世界上最动听的歌( 二 )


从用户规模来看 , 2020年中国在线音乐市场用户人数近7亿 , 网络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 。行业总规模持续增长 , 2019年中国音乐产业总规模已达3950.96亿元 , 其中以数字音乐、音乐版权、音乐演出等为主的产业核心层保持高速增长 。收入渠道方面 , 除了流媒体平台 , 线上音乐直播、音乐短视频、线下演出也成为音乐人重要的收入组成部分 。收入总数也在增加 , 据《2020中国音乐人报告》 , 过半数的音乐人的音乐收入较上一年有所增长 , 其中19%的音乐人收入同比增长50% 。
垂类音乐几乎一年一个风口 , 民谣、说唱、电音、国风、乐队文化轮掀风潮 , 每个垂类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 。能够发表作品 , 被称作“音乐人”的数量变多 , 据腾讯音乐人的统计:四年间注册音乐人数量翻了3倍 , 学生音乐人占比上涨近10% , 女性音乐人占比近4成 , 95后总占比超6成 。
但如果完全从市场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 也有偏颇 。“完蛋”有多重含义 , 一是传播的广度 , 能否像从前形成所有人唱同一首歌的局面 , 显然是不能了 。二是行业的繁荣程度 , 从以上各种数据来看相当不错 。三是作品的质量 , 这个虽然各花入各眼 , 但背后的根本问题是:你觉得音乐是快消品还是奢侈品?是用来承载其它东西的工具 , 还是当你想逃避现实时奔向的另一个世界?
态度的不同决定看事情的角度 。如果觉得歌只是BGM , 或者偶像周边 , 和偶像的代言品地位相当(更风雅一点) , 是跳舞时的配乐 , 那就没必要关心完蛋不完蛋的问题 。AI都能作曲了 , 源源不断地创造出“还不错”的歌并不难 。“我饮过风咽过沙/浪子无钱逛酒家/闻琵琶谁人画/不再春风如寒鸦”(《浪子闲话》) , 歌词是不通的 , 写词的人大概也没想过要通 , 只想模糊追求一种感觉 。不管是“伤感”“沧桑”还是“国风” , 逻辑不通音乐凑 , 反正唱在嘴里图个氛围 。配乐可以“咚次哒次” , 手机播放音质所剩无几 。
只会喷“完蛋了”的人是值得嘲讽 。他们跟不上时代还摆出审美高人一等的姿势 , 自己不去另寻渠道找到好音乐 , 空怀旧不消费 , 说难听点就是遗老心态 。但他们也并非全部讲错 。作为快消品的音乐 , 品质确实很差 。它们就像资本市场追逐的赛道和故事 , 不求隽永只求新鲜 。资本永远烫手 , 钱必须找地方投出去 。谁的故事讲得好 , 谁的故事节奏动人心弦 , 就投给谁捧它上天 。如果音乐行业也这么操作 , 自然会影响到一部分创作者的心态 。BGM和广场舞配乐要什么永久 , 老一辈执念的打动人心不再重要 。说起来 , 李宗盛前几年写《山丘》赌气说的“我就是要写一首歌让你哭” , 听时觉得幼稚 , 现在想 , 却是他那一代词曲作者最后的倔强 。
从前大家是抱着手作奢侈品 , 或者至少是耐用品的心态来创作歌曲 。更赤诚的创作者什么都不想 , 只凭胸口一团火 , 有东西要倾吐才写歌唱歌 。现在 , 有标准和门槛的传统音乐行业快瓦解 , 行业出现诸多圈层 , 标准、目的不一 , 彼此壁垒分明 。
短视频热歌是一个池子 , 从业者以做新饮料的心态投入其中 , 拼数量搏渠道 。心知肚明一款产品的生命周期只有一、二、三年 , 可一旦成功能带起一个品牌 , 值得大手笔下注 。
另外的一些池子里 , 华语音乐并没有完蛋 。如果不知道听什么 , 最简单的办法是关注本地最好的Live House , 看他们在推广什么音乐 , 买票去听几次现场 , 会发现一个新世界 。这个世界自成一体 , 和资本、厂牌的联系松散 , 里面有很多可爱的音乐人在按照自己的标准努力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