鲐背之年是多少岁?


鲐背之年是多少岁?


鲐背之年是古人九十岁的别称 。《尔雅·释诂》曰:“鲐背,寿也 。”意思是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之纹为高寿之征 。
我国古代对特定的年龄有这样的称谓:20岁为弱冠 , 30岁为而立,40岁为不惑,50岁为知天命 , 60岁为花甲 , 70岁为古?。?80岁为杖朝,90岁为鲐背,100岁为期颐 。
人生七十古来稀 。在以往中国人的概念里,人活到七十就算高寿了,但到了香港才发现 , 这里的人70岁还在踢足球 , 80岁还在登山,90岁还在游海呢 。在香港的各类社团活动中,总能看到90多岁长者活跃的身影 。
鲐背之年简介
鲐 , 原指鲐鱼 。由于老年人背部的褶皱如同鲐鱼的斑纹 , 因而引申为高寿老人之意 。值得注意的是 , 鲐背并非指鲐鱼的背部 , 而是指背部像鲐鱼(的老人),进而泛指老人 。
该用法出自《诗经·大雅·行苇》,另见于《愈膏肓疾赋》《东门行寄陈氏》等文 。此外,辞书《尔雅·释诂》《扬子·方言》《说文解字》均对这一用法有所解释,尤其《释名·释长幼》一篇 , 明确指出,九十曰鲐背 。
鲐背之年(1)、鲐背之年,古人九十岁的别称,泛指长寿老人 。其相邻的两个年龄段是(1)耄耋之年「八、九十岁」;(2)期颐之年「百岁」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 , 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 , “台”与,“鲐”通用 。《尔雅·释诂》:“鲐背,寿也 。”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
(2)、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 。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 。又人到暮年 , 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鲐tái〈名〉鲐鱼,也称鲭、油筒鱼、青花鱼 [chub mackerel] 。见于大多数暖海区的小型鲭科鱼(Pneumatopphorus grex) 。背青腹白,体侧上部有深蓝色波状条纹 。生活在海中,黄海、渤海盛产 。如:鲐文(鲐鱼样的斑纹)代称老年人 [old man] 。
(3)、鲐背之年的排列序位:幼学之年.10岁、舞勺之年.13岁、志学之年.15岁、(单髻.及髻.抓髻.)而立.壮室之年.30岁、强仕之年.春秋鼎盛.40岁、艾老.服官政.50、岁杖乡之年.耆年.60岁、杖国之年.致仕之年.70、岁杖朝之年.80岁、齯齿.鲐背.冻梨.黄发.90岁 。
(4)、中国传统医学文献裏 , 关于「天年」(人类自然的年寿)的记载------如黄帝《素问.上古天真论》道:「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经.天年》三度提到人的天年为「百岁」,还说「人之寿百岁而死」;又如《尚书.洪范篇》以百二十岁为寿-----推算人的自然年龄在一百至一百二十岁间,此与现代科学的测算大致相符,说明人类的自然寿命,是可以活到鲐背之年的 。
【鲐背之年是多少岁?】(5)、李雯《蓼斋后集》中的诗《东门行寄陈氏》云:“出东门,草萋萋 。行入门,泪交颐 。在山玉与石,在水鹤与鹈 。与君为兄弟,各各相分携 。南风何■■,君在高山头;北风何烈烈,余沉海水底 。高山流云自卷舒,海水扬泥不可履 。乔松亦有枝 , 落叶亦有秦 。结交金石固 , 不知浮与沉 。君奉鲐背老母,余悲父骨三年尘 。君顾黄口小儿,余羞三尺章子今成人 。闻君誓天,余愧无颜,愿复善保南山南;闻君恸哭,余声不读,愿复善保北山北 。悲哉复悲哉,不附青云生 。死当同蒿莱 。知君未忍相决绝 , 呼天叩地明所怀 。(李雯(公元1608年——1647年) , 字舒章 , 江南青浦(今上海)人 。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举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