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弥曼,为什么鼻孔不能是一个

本文目录一览

  • 1,为什么鼻孔不能是一个
  • 2,张弥曼的生平经历
  • 3,史前动物都有哪些
  • 4,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到底是锦州义县还是朝阳
  • 5,什么叫史前动物
  • 6,史前动物都有什么具体
  • 7,史前世界的动物都有什么
  • 8,两栖类的祖先
1,为什么鼻孔不能是一个长成一个不好看出气太慢容易死掉因为会呼吸不过来啊有个伴好过一个孤独因为两个好看也可以是一个,你可以让你的鼻孔剩下一个的.也许人们对氧气的需要太过重要吧,一个不行的话,那用嘴不是很不习惯吗,所以当你一个不透气的时候你可以用另一个...太阳的温度也不能使泥土里生成鱼类等东西 。十九世纪中叶,人们用实验证明,腐肉不能自然地生出蛆来 。蛆的... 我国科学工作者张弥曼“在对总鳍类鱼的鼻囊的分析中,她发现这种鱼没有内鼻孔,而没有内鼻孔就不能离开水... 为堵住一个而配备的
张弥曼,为什么鼻孔不能是一个


2,张弥曼的生平经历张弥曼1960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 。24岁的张弥曼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毕业回国从事古生物研究 。1966年,张弥曼曾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国家自然博物馆做过一年研究工作,1980年,她又在那里攻读博士学位,1982年,以出色的成绩获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她长期从事比较形态学、古鱼类学、古生态学等研究,对泥盆纪总鳍鱼类、肺鱼和陆生脊椎动物起源的研究颇有成果,并对传统理论提出了质疑,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在中新生代含油地质层鱼化石的研究中,探明了这一地质时期东亚鱼类区系统演替规律,为探讨东亚真骨鱼类的起源、演化和动物地理学提供了化石证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东部油田有关地层的时代及沉积环境的看法,在学术上和实际应用上都有重要价值 。1982年获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她于1986年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7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2年8月,她当选为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 。现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古生物学家,。博士生导师 。从事比较形态学、古鱼类学、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理学、 古生态学及生物进化论的研究 。对泥盆纪总鳍鱼类、肺鱼和陆生脊椎动物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所得出的结果,对传统的看法提出了质疑,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在中新生代含油地层鱼化石的研究中,探明了这一地质时期东亚鱼类区系演替规律,为探讨东亚真骨鱼类的起源、演化和动物地理学提供了化石证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东部油田的有关地层时代及沉积环境的看法,在学术上和实际应用上都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在我国云南东部距今4亿年前所形成的岩层中,发现了总鳍鱼类化石 。为了纪念我国古脊椎动物的奠基者杨钟健教授,给它起了名字叫杨氏鱼,它与扇鳍类有很多非常相同的地方 。按传统的看法,它应该具有内鼻孔 。我国著名古鱼类学家张弥曼教授,采用连续切片的方法,对杨氏鱼的吻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后发现:杨氏鱼的口腔没有内鼻孔 。在中国发现的总鳍鱼没有内鼻孔,那么,在外国发现的总鳍鱼是否真像前人所说那样有内鼻孔?她带着这个问题,先后对雅尔维克教授所作的切片重新作了观察,同时对英国、德国、法国所收藏的同类化石作了详细的研究 。她发现它们均与杨氏鱼相似 。在雅氏所描述的真掌鳍鱼的标志上,内鼻孔所在的部位并不完全,有的甚至没有保存下来 。因此,雅氏所画出来的图都是“复原”出来的,也就是说其真实性不强 。于是,人们对扇鳍鱼是否有内鼻孔这个问题打上了一个大问号 。四足动物用肺进行呼吸 。因此,它必须要有与外鼻孔相通的内鼻孔,这样才能使外面的空气)顺利地进入到肺,保证动物对氧气的需要 。张弥曼教授通过对我国云南杨氏鱼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否定了扇鳍鱼类有内鼻孔的传统看法,这样就从根本上动摇了总鳍鱼类是四足动物祖先的地位 。这是本世纪以来对这一传统的四足动物起源说的一次真正挑战,在全世界地质学界和古生物学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当然,要解决四足动物起源的问题,除了深入开展古鱼类学的研究外,现代生物学的研究也很关键 。如对现代四足动物的研究,对现代肺鱼和拉蒂迈鱼蛋白质分子序列的研究等,也许能提供一些更为重要的线索 。戴尔顿先生(Rex Dalton) 撰写的 《她迷上了化石》一文,文中报道了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的学术生涯 。《自然》杂志专文介绍科学家业绩的先例罕见,而专文介绍中国科学家个人,至少据笔者所知还是首次 。张弥曼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员,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古鱼类学家 。她曾任国际古生物学会主席,是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和英国林奈学会的荣誉会员 。下文根据《她迷上了化石》一文摘要编译而成,并更正了原文中个别不准确之处 。美国亚利桑那州麦萨城的沙漠环境,不太像是谈鱼论水的理想之地 。然而,去年秋天,来自世界各国的古生物学家们,聚集在那里的一个会议中心的讲演大厅里,欢庆和表彰一位终生研究古海洋和古鱼类的科学家的学术生涯 。由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举办的这一荣誉学术研讨会,旨在表彰中国最优秀的古生物学家之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前任所长张弥曼院士 。她的工作,已帮助澄清了生存于四亿年前的海洋里的鱼类和由其演化而来的呼吸空气的陆生动物之间的联系 。如今69岁的她,多年来在把鲜为人知的中国鱼化石引起科学界的关注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弥曼院士的学术生涯,远非是一帆风顺的 。由于她的祖国的政治风云变幻,伴随她的一系列成功,也曾面临过重重困难 。尽管如此,她对鱼化石研究的热情从未消减 。她在内陆亚利桑那州一家旅馆里接受采访时,笑着说:“我还在挖掘和采集鱼化石 。”张院士的父亲是优秀的生理学家,他希望女儿成为一名医生,但她对祖国的爱使她选择了学地质 。上世纪50年代初,她和一批有志青年一道进了北京地质学院学习,以期为祖国寻找矿产资源 。入学不久,她被选拔留苏,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 。回国后,被分配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65年,张弥曼院士又被选送到当时古生物学研究重镇之一的瑞典国家自然博物馆(斯德哥尔摩)留学 。当年从德国去瑞典国家自然博物馆作博士后的舒尔茨教授,回忆起跟张弥曼在一起的日子说:弥曼带去的从云南早泥盆纪地层中采集的鱼化石,对当时瑞典学派的鼻祖斯坦秀和雅维克等人所持的肺鱼和总鳍鱼系统发育关系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 。雅维克甚至于戏称其为“魔鬼般的鱼” 。可惜,不久国内“文革”开始,她于1967年初应招回国,使张弥曼院士的这一研究推迟了十多年 。当七十年代底她得以重回瑞典完成该项研究工作、并于八十年代初发表该项成果后,仍然给四足动物起源、古鱼类的形态学、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的研究领域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张弥曼院士目前的工作,聚焦于自白垩纪以来鱼化石群跨太平洋分布的格局;鱼群的跨太平洋分布在距今三千四百万年到五千六百万年的始新世时,达到了高峰 。其后,许多种类在亚洲绝灭,却在美洲得以幸存 。张院士说:“追寻这些鱼类的起源和分布,是非常令人兴奋的工作 。”瑞典国家自然博物馆的资深研究员沃德林教授,在张弥曼院士七十年代底重回瑞典留学时,也在那里读研究生 。他说:“她的不说过头话的作风使她的数据资料更可信 。她不会越出证据说话,她从不夸张 。因此,当她说什么的时候,你就信 。”张对中国古生物学的贡献得到了承认,1983~1990 年间,她连续担任了两届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所长 。她在任所长期间,积极改善研究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她历来诲人不倦、提携后进,总是把培养人才放在第一位,受到青年学生们的爱戴 。例如,她属下曾有一个研究生周忠和,起初是研究辽西热河生物群中的鱼化石的,后来在野外发现了鸟类化石 。于是,他向时任所长的张弥曼院士提出,改变研究方向 。在当时,这是犯忌的;但张从所里的工作需要和周的潜质等多方面考虑,便破例批准了 。现在,这位年轻人对热河生物群鸟化石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引起高度重视 。最初看起来似乎是很不起眼的研究转向,却为后来使中国成为古生物学研究的主力铺平了道路 。不久,世界各国顶尖的古生物学家都纷纷跑到中国来了 。虽然同行们经常谈论张的温和及热情的一面,可大家都知道她也有“铁血”和坚强的一面 。在采访过程中,每当采访人员问及她的成就时,她总是避而不谈,反而把成绩归功于她的学生和同事们 。幸运的是,她的学生和同事们将把研讨会上的论文结集出版,作为记录她的学术贡献的一种方式 。

推荐阅读